回覆列表
  • 1 # 末路文學

    貫穿《論語》整本書的核心是“仁”。那麼“仁”是什麼?

    “仁”是倫理學中人類社會生活的最高道德標準,是社會生活中人與人的和諧狀態,不是仁慈、仁德、仁愛、善良等具體的個人道德。在《論語》中多次提到“仁”,但都有不同的內涵。如: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靜。”“仁”便是仁德;又如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這裡的仁是豁達的胸襟,意思是:仁義的人,先付出艱難的努力,不計較獲得的結果,就可以是仁;“克己復禮為仁”“仁”是指對自我的約束,是自律。

    如果人類社會生活達到了“仁”這種道德標準,就會實現孔子理想的社會政治狀態。《論語》也闡釋了孔子的社會政治理想。孔子的社會政治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一種安定和諧的社會狀態,就如《禮記·禮運》大同章所描繪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實現“仁”這種人類社會生活的最高道德標準的方式便是“禮”。“禮”是實現“仁”的方法論,是“周禮”。他不是指具體的禮節、禮儀等含義,而是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詳實的道德行為。包括: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等等。概括起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為。因此,孔子極其重視“孝”“悌”,因為“孝”“悌”是作為人最基本的道德行為,一個人只有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才能去尊重,善待別人,才能實現他所謂的”仁“。“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 2 # 寂語堂齋

    《論語》中貫穿整本書的是就象孔子自己說的,吾道一以貫之。

    那麼這個一是什麼?這個一就是人,就是從古到今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從他那個時代以前的古人是怎麼做人的,又是怎麼處事的,我們春秋戰國時期應該怎麼做人、怎麼處事?這個人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中生活的人,不是虛無飄渺的鬼神,所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不研究物,不研究自然界,不象老子那樣專門研究自然界,孔子專門研究人,最終人是由生命組成的,人要是死了也就不成為人了,那麼這個生命是什麼呢?就是先天的根基,所以《論語》最後的一句話就是對人最好的總結,這句話就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那麼人活在這個現實社會最終目的是什麼?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做什麼?這就是把吾道一以貫之進行了引申和細化,一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孔子讓人們按照他所說的君子文化修身,讓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論語》全篇中列出了那麼多君子,最終都是為了修身,讓人人都成為君子不要變成小人,社會就美好了。比如《論語》憲問篇14. 42子路問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這就是修身的宗旨,修身最終的目的就是以安百姓。

    齊家,孔子那個時代人們是以家族方式存在於社會中進行生活和生產的,家族的穩定對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做為孔子來講研究人不能不研究家族。那麼孔子是用什麼方法來穩定這個家族?孔子用的方法就是孝道,也就是孝弟。比如《論語》學而篇1. 2有子日: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作亂者,未之有也。只要人人都講孝弟,人們就不會犯上作亂,那麼這個家族就穩定了,孔子用的是孝弟來穩定家族,並沒有說過什麼三綱五常,三綱五常是漢朝董仲舒把孔子的思想給擴大化了,缺少了仁愛的一面,這就違背了孔子的思想,就象《論語》裡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是用仁愛來穩定家族,並非極端的誰是誰綱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不是中庸之道。

    治國平天下。治國和平天下是一個意思,每個國家都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那麼天下就太平了。孔子推崇以德治國,比如《論語》為政篇2. 1子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推崇以德治國呢?孔子是讓民心誠悅服,真正的信服。比如《論語》為政篇2. 3子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德禮治國,人們犯錯誤了就會感到可恥,不僅能很快的改正錯誤還能心誠悅服。然後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最終是讓人們信服。《論語》裡很多篇章說的都是與從政有關的事,而且孔子很多弟子都是當了大官的,這都歸功於孔子教育的結果。

    總之,《論語》中貫穿整本書的就是人,怎麼做人,怎麼處事,做人的最終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3 # 掃迪森

    從黃帝到姜太公和周文王,傳統哲學思想始終是“強不掩弱,眾不暴寡,以民為本,以道生法,貴柔守雌,謙恭自律,清淨樸實,實事求是”。老子的學生計然稱之為黃老思想。

    周武王死後,周公旦攝政,進行思想變革,突出“君權天授”的觀念。並編寫《禮記》,制定官吏制度和強調君臣禮儀來鞏固君權。

    儒家思想從而誕生,周公為儒家元聖。在周公的政治影響力下,儒家成為正統思想。中國傳統思想變複雜了。

    孔子傳承周公的思想,以夢遇周公為殊榮!所以貫穿《論語》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宣揚禮教來鞏固“君權天授”的理念。

    所以孔子強調法先王,尊聖賢,學古人,興禮教。具體是效法文王的仁政和德政。尊崇和學習周公的禮教和堯舜的仁義。

    這是把原本簡單的制度敢複雜了。把原本是注重平常心和自律的思想轉變成諸多繁文縟節,尊聖賢,敬權威,復古而不鼓勵創新的複雜體制。

    所以在春秋時代儒家思想就被姜太公的齊國黃老思想給比下去了!孔子本人也被晏子碾壓!不得齊景公所青睞。

  • 4 # 形而下的哲思

    “仁”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大概是學術界取得的一個共識。在《論語》裡,“禮”出現了75次,而“仁”多達108次,僅僅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仁”無疑是最為孔子所看重的價值概念。這種數字式的粗略統計當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相對於108次的“仁”來說,75次的“禮”沒有絕對優勢,但毋庸置疑,相比於《論語》裡其他概念,“禮”仍然具有絕對的優勢。從孟子的“四端”說將“仁”賦予人的道德實踐的先驗性到宋明理學把“仁”視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道德形而上學本體地位,顯然“仁”作為孔子的核心思想歷來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和發揮,而與孟子齊名的非常重視“禮”外在規範性的荀子則在歷史中揹負了沉重的包袱。那麼,同樣顯得十分重要的“禮”何以在孔子以後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式微,“禮”又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如果揭開歷史的重重迷霧努力去尋找其真相的話,從思想發展的現實來看,“禮”在孔子思想的成書和發展過程中則比“仁”更具原始意義。

    如果說“仁”是孔子所特別賦予的價值理念的話,根據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為學原則,“禮”則是孔子所遵循的物件。《論語》中孔子一直在感喟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無禮可循的社會現實: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八佾》

    孔子對於“夏禮”和“殷禮”是非常熟悉的,而對於“禮”的學習一方面是孔子一生“信而好古”的物件,如孔子“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另一方面,“禮”成了孔子思想的起點。

    孔子以前的“禮”是天子乃至貴族的專屬權利,是溝通天子和民眾的橋樑,體現著天子執掌國家政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但尚未落實到個體生命的自覺上,換言之,是與個人沒有多大關係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就是對這一現象的真實寫照。但在《論語》裡,孔子卻悄悄地改變了這個局面,將君主貴族的特權轉化為每個人內心的自覺。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自然要淡化“禮”的階級性和儀式性,凸顯它的主體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禮”也是由人來施行的,於是孔子成功把外在的規範轉化為內在的施“禮”的主體的自覺,從而降低了“禮”的“門檻”,使“禮”更接近每個人的內心,成為內在的道德責任而非外在的禮教束縛。這個轉化使“禮”一下子由士大夫把持的屬於特權階層的專屬權利變成每個人都應該去遵循的道德責任和情感寄託,這無疑是對之前的“禮”的一個極大的突破和超越,“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無物的“天之經,地之義”,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活生生的禮儀規範和為人處世的原則。“禮”在孔子那裡獲得了重生。

    實際上在孔子那裡,“仁”——注重內在的心理原則和“禮”——注重外在的規範約束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和諧統一:“仁”是“禮”的根據,而“禮”是“仁”的體現,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這個統一體的背後卻隱藏著內在的矛盾,這個矛盾被此後的孟子和荀子所凸顯:孟子顯然更加強調孔子的心理原則,將“仁”的心理學基礎與“性”、“天”直接聯絡起來,從而使“仁”獲得了先驗的道德心理基礎,這一發揮直接影響到了後來的宋明理學;荀子則從現實人性的趨利避害的角度出發,更加強調“禮”的外在規範。由此孔子的“依仁成禮”和“設禮顯仁”成為此後儒學發展的兩個趨向,二者相互對立,相互衝突,共同左右了儒學的發展。

    這就是《論語》從“禮”到“仁”的過渡中孔子核心思想的展現。

  • 5 # 如海25

    《論語》共二十章,近萬字,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對話,但歸納起來主要講的處世之道,對待學習的態度,還有如何治理國家等內容。而貫穿整本書的是中心思思想是“仁”,“仁者愛人”就是一個人要有愛心。孔子讚揚的古之聖賢都是仁者,他宣揚的“仁,義,禮,智,信”也把“仁”放在首位。孔子認為有愛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人!

  • 6 # y村夫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行仁的基礎是“孝悌”,推及是“忠恕”。克己復禮是孔子為了維護封建最高統治者,要求人們服從周天子的統治。

  • 7 # 行走探索

    正在看南懷瑾講《論語》,看了一大半,還沒有看完。

    《論語》貫穿全文的主線應該是仁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講到顏回,安貧樂道……從春秋時期到現在,深深地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中中國人的特別個性。

    這種個性,在中華民族遭受災難時,可以團結一心,戰勝苦難。

  • 8 # 有德司契

    “克己復禮為仁”就是儒家學說的政治核心。即只有剋制自己的本性,恃守這(具有尊卑貴賤等級的)封建專制的禮制制度的人,才是仁義之人。

    但老子反對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即實行這封建專制的禮制,只會導致虛偽狡詐的盛行,並是造成社會動亂不斷的罪魁禍首。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老子這一預言的無比正確性!

  • 9 # 半痴不顛

    君子二字是《論語》全篇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幾乎每一篇論語都會有君子二字出現,足可見其的重要。事實上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君子之道。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當其衝的始終是君子之道。在孔子的價值體系裡,一個人首先成為一個君子而後才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要成為君子,則要具備“仁”和“禮”。換言之,一個人只有同時具備了“仁”和“禮”才能算是君子。

  • 10 # 小劉談心事

    論語整本書說了很多,我覺得能夠貫穿整本書的在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把所學的東西落實到生活中能夠常常產生喜悅之情,就是古人說的孔顏之樂,整部論語都是教我們如何把孔子理論方法落實到生活中並獲得快樂的方法,這是整部書的精華之所在。

  • 11 # 昭烈名臣

    《論語》是一本語言集,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後,每個人回憶一下老師當年都說過哪些話,然後由弟子們編撰而成的怎麼一本書。

    這種語錄體的文章,本來就是東一句,西一句的,很難有明確的主題思想,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矛盾的話。

    語錄體而且還是弟子們回憶的語錄體,本來就是非常凌亂的,而且當時的人們也並不把論語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幾年來出土的竹簡已經能夠明顯的看出來這個問題,五經都是用大竹簡寫的,論語這類書目,都是用小竹簡寫的。

    由此可見,在先秦和漢代,論語是作為一本非常普通的書出現的,那麼後來為什麼論語的地位越來越高的。

    主要是因為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很自然的水漲船高論語的地位也跟著高了氣來,但是你不管有多高,也無法改變論語是一本小書,是一門可有可無的書。

    讀經典不能跪著讀,但凡是把論語碰上天的,都是跪著讀書造成的,孔子生前最重視的是自己編訂的那些書,也根本不是什麼論語。

    綜合上面的論述,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論語是一本語錄集,是孔子的弟子東一句西一句回憶而成的,所以不可能有一以貫之的思想,你要非常找出來說這就是孔子的一貫思想,也能找的出來的,只不過那就偏離論語本身太遠了。

    讀經典不能跪著讀,要站起來讀,正視及經典才是對經典最好的傳承。

    說這麼多可不是貶低論語,論語的確是一本好書,尤其是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比起其他儒家經典,論語是最簡單易懂的。

  • 12 # 猛哥厲史

    《論語》沒有貫穿整本書的東西。

    因為儒學沒有科學的學術定義、完整的知識體系,連最核心的名詞都沒有準確的定義,只是些碎片化的語錄、拍腦門的想法,表現在《論語》中就是很多說法自相矛盾,表現在實踐中就是言行不一,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

    比如:子一會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也就是說孔子好古,克己復禮,就是返古。

    子一會又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就是孔子說:“愚昧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於現在的時代卻一心想回復到古代去。這樣做,災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你到底好古,還是反古,你自己能自圓其說不?

    再如(《論語·子路篇》)子貢問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孔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口稱要尊卑有序,敬畏大人、為尊者諱,但從他被魯定公和三桓們唾棄丟了大夫之位後,滿口怨言,抨擊魯國朝臣是篼筲之徒,就這胸懷氣量,有何臉說別人“斗筲”?說好的“不遷怒”呢?別人都不行,就你孔丘好?

    一句話把同時代所有從政者都否定了,就這你都沒被抓,還敢說自己的時代“禮崩樂壞”?別不知足了!

  • 13 # wlzy2016

    按照孔子的說法,如果可以有一字行之終身的話就是“恕”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就是寬以待人。引申的話就是“仁”,統治者要施仁政,百姓父慈子孝,這樣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但這個“恕”能夠一輩子都做到的沒有幾個人。

    《衛靈公第十五》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未在緬甸擔任要職的昂山素季卻在緬甸實際掌握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