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華昶
大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官為禮部右侍郎的程敏政與大學士李東陽共同主持會考,程敏政學識淵博,自以為難題能考出人才,出的題非常冷僻,刁鑽古怪,其中第三題“問策題”是從一本古書《退齋記》中摘出來的,士子大多不通曉,無從下筆,叫苦連天。偏偏有兩份考卷答得順暢,切中題意,令程敏政非常滿意,猜測作者就是自己得意門生蘇州解元唐伯虎和江陰舉人徐經,(李東陽複閱後發現程敏政稱讚的卷子其實不是唐寅和徐經的)。唐伯虎也是多次公開表示第一非我莫屬。
有一位言官(給事中)叫華昶,抓住了徐經、唐伯虎張揚舉動和主考官程敏政的高度誇獎,給孝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彈劾程敏政受賄並將試題洩露給唐伯虎和徐經,並說程敏政內定唐、程二人為本科會元、亞元。繼華昶後又有一批言官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洩題事件在應試考生中反響很大,使考生大失所望,對朝廷多有怨言,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明孝宗下詔程敏政不得再閱卷,命另一主考李東陽會同其他考官複查,結果形成一場“科場洩題案”,四個當事人有三個,即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都被投入監獄,受到嚴重的傷害。
據說是華昶
大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官為禮部右侍郎的程敏政與大學士李東陽共同主持會考,程敏政學識淵博,自以為難題能考出人才,出的題非常冷僻,刁鑽古怪,其中第三題“問策題”是從一本古書《退齋記》中摘出來的,士子大多不通曉,無從下筆,叫苦連天。偏偏有兩份考卷答得順暢,切中題意,令程敏政非常滿意,猜測作者就是自己得意門生蘇州解元唐伯虎和江陰舉人徐經,(李東陽複閱後發現程敏政稱讚的卷子其實不是唐寅和徐經的)。唐伯虎也是多次公開表示第一非我莫屬。
有一位言官(給事中)叫華昶,抓住了徐經、唐伯虎張揚舉動和主考官程敏政的高度誇獎,給孝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彈劾程敏政受賄並將試題洩露給唐伯虎和徐經,並說程敏政內定唐、程二人為本科會元、亞元。繼華昶後又有一批言官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洩題事件在應試考生中反響很大,使考生大失所望,對朝廷多有怨言,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明孝宗下詔程敏政不得再閱卷,命另一主考李東陽會同其他考官複查,結果形成一場“科場洩題案”,四個當事人有三個,即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都被投入監獄,受到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