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高度的車架尺寸一定要適合你的身材。
適合騎乘者以身高為準,約為14英寸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為155-170公分、18英寸為170以上,至於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儘量尋找 20英寸以上的單車。
如果偏大或過小,都會影響你的騎行姿勢,導致你騎車要比別人費勁,並且長時間還可能會導致運動傷害。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如果你經常上山下坡,那麼車架尺寸就應該偏小點,如果你只用於平路騎行,那麼車架尺寸稍大點也沒關係。但是,車架尺寸選擇的經驗應該是”寧小勿大“。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不可能去量身訂做一個車車,也不可能利用複雜的公式去換算什麼,但是車架尺寸的幾個重要引數還是要掌握的。
C-T值肯定比C-C值大,而這個值除以2.54,就是車架的尺寸(英寸)。 現在問題來了,有的廠家用C-T,有的廠家用C-C,這就麻煩了,搞得我們新手是一頭霧水。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車架尺寸還有個最重要的引數是上管長度和把立的長度,當然,要初學者懂這個多也有點費勁,好在立管長度和上管長度有個對應,不會太離譜,因為初學者搞清楚立管長度和身高(重要的是腿長)的關係也還不錯,對於山地車來說,車架尺寸基本不會選錯。
座椅高度的車架尺寸一定要適合你的身材。
適合騎乘者以身高為準,約為14英寸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為155-170公分、18英寸為170以上,至於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儘量尋找 20英寸以上的單車。
如果偏大或過小,都會影響你的騎行姿勢,導致你騎車要比別人費勁,並且長時間還可能會導致運動傷害。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如果你經常上山下坡,那麼車架尺寸就應該偏小點,如果你只用於平路騎行,那麼車架尺寸稍大點也沒關係。但是,車架尺寸選擇的經驗應該是”寧小勿大“。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不可能去量身訂做一個車車,也不可能利用複雜的公式去換算什麼,但是車架尺寸的幾個重要引數還是要掌握的。
C-T值肯定比C-C值大,而這個值除以2.54,就是車架的尺寸(英寸)。 現在問題來了,有的廠家用C-T,有的廠家用C-C,這就麻煩了,搞得我們新手是一頭霧水。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車架尺寸還有個最重要的引數是上管長度和把立的長度,當然,要初學者懂這個多也有點費勁,好在立管長度和上管長度有個對應,不會太離譜,因為初學者搞清楚立管長度和身高(重要的是腿長)的關係也還不錯,對於山地車來說,車架尺寸基本不會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