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侃侃港歷史
-
2 # 劉德玄
抖音說諸葛亮是管後勤的運糧官,對這種結論我不能完全否認,但是這種觀點太過片面,很人明顯是知道了一點點與常識不同的事情就拿出來吸眼球,俗話是:“滿罐子不響,半罐子咣噹”,這種人大概就是這種心理。
首先,這些人為什麼做出這樣的結論?
劉備在世時,每次出戰,領兵的大多數是自己,自己才是三軍主帥,最多分兵給關羽,兩路並進,所以在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很少能夠獨自領兵,而且劉備喜歡的謀士是龐統和法正,打西川是龐統給定的計策,打漢中是法正之謀,夷陵之戰劉備甚至沒有帶出名的謀士,這三場蜀漢政權最重要的戰役都沒有諸葛亮的身影,諸葛亮只是坐鎮後方,管管錢糧賦稅。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如果僅僅根據司馬懿的評價,來評價諸葛亮,有失偏頗。司馬懿在對陣諸葛亮的時候,並沒有必勝的把握,這種貶低諸葛亮而抬高自己的話,又怎麼能完全當做事實?
所以,許多人在知道諸葛亮沒有《三國演義》裡寫的那麼神之後,馬上就換了一種態度,恨不得說諸葛亮連村口殺豬的都不如。但是又有幾個是真的瞭解過諸葛亮呢?
我們看看諸葛亮在蜀漢政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角色!
1.戰略大師,這個是不可否認的。諸葛亮負責後勤不假,但是諸葛亮從出山開始就給劉備定了三分天下的基調,這種讓人豁然開朗的戰略分析難道配不上戰略大師的稱號嗎?不能因為諸葛亮負責過後勤事務,就念念不忘,韓信也做過執戟郎,是否能說韓信就是一個看門的而已?
2.外交官,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主要體現在與東吳的聯盟上。赤壁之戰,就是諸葛亮做的說客,夷陵之敗後,也是諸葛亮穩定了大局,重新改善了與東吳的外交關係,使得兩家合力對抗曹魏。諸葛亮外交才能是基於對戰略方向的把控,我們可以認為是戰略的延伸。
3.行政首長,許多人認為行政首長就是坐在衙門裡管管錢糧,這是很大的誤區,行政事務在戰爭年代就沒有負責軍事的將領那麼耀眼,所以諸葛亮最精於行政事務的處理,被很多人認為是沒用!蕭何也是劉邦的行政長官,但從來沒人說蕭何就是一個運糧官。為什麼這樣?因為《三國演義》太神了,在大家傳統的眼光裡諸葛亮是無所不能,但是實際上,諸葛亮也有自己擅長和偏弱的領域,這就造成了反差,許多人道聽途說了一些事情就輕易地下了結論“諸葛亮只是個負責後勤的運糧官!”的確很反傳統,的確很吸引眼球,也的確可笑!
行政長官負責的事情包括了糧草運輸,而這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另外還要負責各種勢力之間的外交關係,與東吳的戰略聯盟,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自己領地內部的事務管理,
負責內部的賦稅徵收--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還包括法律,禮儀的制定,人事的任免,內部關係的協調。諸葛亮負責益州的法律制定,制度的建立,還有各種勢力之間的協調,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法正睚眥必報,而諸葛亮為了協調益州勢力而選擇了容忍,但是法正後面也有所收斂。
如果說一個管後勤的運糧官能做這麼多的事,那他也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運糧官!
4.軍事行動的策劃,雖然在劉備生前諸葛亮很少參與軍事行動,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參與。長阪坡之行有諸葛亮的參與;龐統死後,諸葛亮率領張飛,趙雲溯流而上支援劉備,這是諸葛亮第一次獨立帶兵。而在劉備死後,整個蜀漢政權都交由諸葛亮掌管,後面的軍事行動都是由諸葛亮發起,諸葛亮也死在征戰的過程中。
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所以,全面的瞭解下諸葛亮,就能輕輕鬆鬆反擊這種論調,希望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獨立的觀點,而不是被媒體輿論領著走。
-
3 # 歷史檔案館
很多人說,諸葛亮在劉生前沒有實戰經驗,他就是個管後勤的。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麼?要知道諸葛亮迅速平定了南中叛亂,如果這次他第一次統兵,莫非他是軍事天才不成?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先主自葭萌關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記載: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
根據這三段記載,我們可以大致還原出當時的情景:劉備命令諸葛亮入川支援,諸葛亮與張飛兵分二路入川,其中諸葛亮與趙雲一路,張飛單獨一路。諸葛亮與趙雲到達江州以後,諸葛亮又讓趙雲分兵沿著漢水到漢陽。至此三路分兵,最終三路進展都很順利,成功在成都會師,與劉備一起包圍了成都。
除了得知諸葛亮兵分三路以外,我們還可以得出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諸葛亮是這三路大軍的總指揮,趙雲傳中直接提到了諸葛亮率領張飛和趙雲,以及命令趙雲分兵去另一條進攻線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益州之戰時,諸葛亮不僅親自率領過軍隊,他還是荊州援軍的總指揮!如此,說諸葛亮在劉備生前就是個管後勤的,根本沒帶過兵的謠言,可以終止了。
諸葛亮第一次統兵是在益州之戰麼?筆者認為並不是的。假如諸葛亮在益州之戰前沒有統領過軍隊,劉備是斷然不敢把入益州支援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的,雖然說實戰經驗也是在戰場中逐步練出來的,軍事才能也是在戰場中逐步領悟出來的,很少有人是天生的軍事家。孫權派遣陸遜擔任大都督與劉備對抗,劉備對陸遜十分輕視,認為東吳無人,陸遜夷陵之戰一戰成名,似乎是突然冒出來的一匹黑馬。
可是鮮有人知的是,陸遜在與劉備交戰之前,曾經多次參與剿滅境內少數民族叛亂的戰爭,已經積累了實戰經驗。這種生死攸關的大事情,劉備可不敢用來給諸葛亮練習實戰經驗。當時軍師龐統陣亡,劉備軍不到一萬人孤軍深入,兵力和補給都已經陷入嚴重困難,局勢已經十分嚴峻,如果不是諸葛亮早就有帶兵經驗,並且顯露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劉備是斷然不敢讓他帶兵支援的。
很多人都認為赤壁之戰是周瑜打贏的,根本沒有劉備諸葛亮什麼事。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卻記載稱: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曹操本人則根本不承認赤壁之戰是敗在周瑜手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中稱:昔赤壁之役,遭離疫氣,燒船自還,非周瑜水軍所能挫也。
-
4 # 逃亦皇皇的歷史沙龍
這麼說無非是想黑丞相地位不重要或是能力不足,然而卻暴露了自己不明白戰爭中足食足兵的意義。
掌管後勤的主官必須有排面:劉邦曾論功曰:“諸君知獵乎?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群臣皆不敢言。鎮守後方、主管後勤的蕭何是“功人”,其他人都是“功狗”。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又曰: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戰爭拼的其實是國力,是後勤,軍糧不足,甲兵不完,拿什麼和敵人戰鬥,官渡之戰的勝負手就在袁紹後勤被斷,結果全線崩盤。前期劉備讓諸葛亮當這個大管家足顯對孔明的重視,想以此來黑丞相不行,真是貽笑大方。
丞相自己領兵也是特別注意糧草的運輸,為此又是強割魏國小麥又是發明木牛流馬,就是為了保證自己軍糧的供應,這個計那個計在史書裡記載的固然好看,但沒有後勤補給,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還有啊,後勤只是諸葛亮所管的一項職責罷了,從軍師中郎將到軍師將軍再到丞相,他最重要的職責始終是作為劉備的左膀右臂規劃劉備集團的前進方向的。
-
5 # 本草百曉生
諸葛亮是管後勤的?
請跟百曉生,好好翻翻正史《三國志》。
建安二十六年(221),諸葛亮已是位極人臣,被封為丞相錄尚書事。
建安十六年(212),諸葛亮從荊州調回成都,讓天府之國成為真正的“天府”,“足食足兵”。
也就是說,諸葛亮確實管了十三年的後勤工作,讓蜀漢兵多糧草足。
但自從劉備讓他擔任丞相,領錄書尚事。諸葛亮的工作,早就不止管糧草,促經濟那麼簡單!
丞相在秦漢時,可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說白了就是無所不管,什麼官員升遷賞罰,領導朝廷商議,諮詢百官,國家治安等麻煩事。反正非常忙,事很多。
錄書尚事又是什麼?
錄書尚事起初官很小,相當於皇帝的祕書,後權重節節攀升,常代表皇帝行事,如西漢大權臣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領尚書事。常常太尉領尚書事,曹操輔政漢獻帝劉協,領的就是“錄書尚事”。
簡言之,錄尚書事代表的天子的權威,屬於權重,但位不尊的職位!
-
6 # 與生活交朋友
這種話最多開玩笑的時候說說,不可當真。諸葛亮是蜀漢丞相,不是運糧官。諸葛亮在後方只是沒有參與前線的戰爭,劉備在前線指揮作戰,那益州所有的事情都歸 諸葛亮管,運糧官自然也在諸葛亮的管轄範圍之內。
三國時候,有很多人都提出了戰略。很多人都喜歡去爭論那些戰略的優劣,很顯然是爭不出結果的。甚至有人會認為龐統的戰略比諸葛亮的牛,那簡直是胡說八道。一個人厲不厲害,戰略牛不牛,不是靠打廣告吹出來的。
一個人厲不厲害,首先得活下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提出的戰略牛不牛,不是靠打嘴仗去壓制別人,而是需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戰略方針。諸葛亮一輩子都在為《隆中對》奮鬥,即使中途出現了幾個坑隊友,他也從沒放棄過,實現了三分天下的目標。恢復漢室最終是有心無力,抱憾而終。
魯肅也是在努力實施自己的戰略方針,只可惜命短,很快就死了,戰略破產。龐統,周瑜還沒開始實施自己的戰略,就已經死了。未實施的戰略又怎麼去和實施過的戰略爭高下呢?戰場形式都是瞬息萬變,更別說天下形勢。諸葛亮《隆中對》時不會想到中間會出關羽,劉備這種意外。周瑜,龐統的死本就是他們的戰略中出現的意外。
劉備拿下益州後,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劉備負責前線,諸葛亮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可能因為諸葛亮留守後方的原因,諸葛亮就成了運糧官了。
劉備只管在前線打仗,沒兵沒糧了,直接找諸葛亮要。諸葛亮又不是聚寶盆,兵源,錢糧,物資他都要想辦法弄,並不是成都有現成的,他直接運到前線就行了。諸葛亮還有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穩定後方,防止內亂。
要想後方安穩,又要足食足兵,諸葛亮就得保證政治清明,約束官員,遵守禮法,安撫百姓,大力發展經濟,讓百姓有能力交稅,安心服役。諸葛亮是在治國,不是在運糧。
假設黃忠堅決不降被殺,也就沒有了後來名震天下的黃忠。有時候對手默默無名,並不代表他們沒能力。
後來諸葛亮北伐中原,當然,最後都沒有成功,於是被人詬病不懂軍事。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都深得要領。一個能被對手敬佩,被後世軍事家崇拜的人,其實也不需用更多的語言去證明諸葛亮是軍事家。畢竟我們這些紙上談兵的人,說的也不算,沒有任何意義。
諸葛亮改良連弩,發明木流牛馬,以自己的發明創造提高蜀軍的戰鬥能力。寫的《出師表》,《誡子書》流傳千古。諸葛亮就是被丞相職位耽誤的發明家,散文家。如果不忙的話,或許能出更多佳作。
諸葛亮雖然沒有《三國演義》那麼神,無所不能,但絕不代表諸葛亮僅僅是個運糧官。一個人如果能被神話,一定不是平凡人。一個人不是好人,並不能說明他就是個壞人。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個人節操,為人處世,治國才能都勝人一籌。諸葛亮能成為智慧的化身,也正是因為後世對他的肯定。
-
7 # 兔子愛吃甜甜圈
諸葛亮真正掌兵權是在劉備駕崩以後,《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陳壽的《三國志》並未記載劉備奪荊州,入蜀之戰以及漢中大戰是由諸葛亮參與謀劃的。劉備奪荊州諸葛亮是後勤總管,入蜀之戰前期是龐統,後期是各個名將的戰爭,漢中大戰謀士是法正,而諸葛亮還是負責後勤。夷陵之戰諸葛亮在成都也沒參與,所以說諸葛亮真正掌兵是在劉備去世以後,第一次獨立戰爭規劃是徵南中。
-
8 # 讀書觀影話江湖
現在很多人“反諸葛亮”,不認為他有多優秀,甚至說他只是一個管後勤的運糧官,其實這些無可厚非,不必爭論,諸葛亮的的確確是管後勤的呀,他不僅管運糧,還管籌備糧草器械,還管軍事排程,還管戰略謀劃,在劉備生前,他是一個總參謀、總監,劉備死後,他以總監職位,代行Quattroporte職責,所有重任一肩挑。他是一個運糧官,但他不是一個單純的運糧官。
不想承認諸葛亮優秀其實無傷大雅,隨便拉低自己智商那就有點犯傻了。
回覆列表
如果你對諸葛亮的認識來自於《三國志》,而不是來自三國演義或者大v營銷號的洗腦文,那麼你也會覺得,劉備時期的諸葛亮,就是一個主管後勤工作的官員。當然,運糧官的說法不準確,後勤工作不止這一項,況且後勤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從史料上看,劉備打仗很少帶諸葛亮,謀劃軍略不問諸葛亮,打下來領土讓諸葛亮管理……那諸葛亮的工作內容,豈不就是後勤啊?所以這個表述沒有大問題。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 ,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 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 、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
就這些內容,你感受一下。
諸葛亮來劉備這裡上班,幹了十五年,記錄下來,寫進傳記的事蹟為:
撮合吳蜀聯盟、給劉備管後勤、參與佔領益州的戰爭、勸劉備當皇帝。
沒了,就這點。
我再貼一下《三國志-先主傳》在這段時間的記載。
【十二月,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權遣使雲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從之,權果輟計。遷觀為別駕從事。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別駕從事蜀郡張鬆說璋曰:“曹公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憂之而未有計。”鬆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璋然之,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前後賂遺以巨億計,正因陳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鬆令法正白先主,及謀臣龐統進說,便可於會所襲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倉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明年,曹公徵孫權,權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脣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乃從璋求萬兵及資,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張鬆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鬆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鬆,嫌隙始構矣。璋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先主進軍圍雒;時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領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遣黃權將兵迎張魯,張魯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數數犯暴巴界。先主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於瓦口,破張郃等,收兵還南鄭。先主亦還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成都,皆為曹公軍所沒。先主次於陽平關,與淵、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軍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後面太長了,很多內容都與稱帝有關,又臭又長就不貼了。沒貼的內容包括失荊州、稱帝、敗夷陵等,偶有提及諸葛亮,多與人事任免有關。
在這裡,諸葛亮計入史書的事蹟為:
勸劉備打襄陽(未採納)、出使東吳、參與佔領益州、勸劉備當皇帝。
與《諸葛亮傳》基本一致。
不難看出,諸葛亮加入蜀漢集團後,集團的重大軍事及戰略行動,諸葛亮的存在感是不高的,更多的時候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個時期的諸葛亮,給人的感覺,基本就是一個負責後勤工作的文官。所以抖音的這個總結,戲謔是有的,但是也不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