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柴門聞犬吠666
-
2 # 漢水長流
秦皇漢武都是華夏民族的千古一帝,二人都是因出帝王之家而繼位,統治期間奮發有為開拓創新,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精彩篇章。秦始皇和漢武帝畢竟身處不在同一個時代,所以很難分出伯仲,但就歷史貢獻而言,秦始皇稱尊;如果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及對後世的影響看,漢武帝為大。
歷史證明,秦始皇比前輩更優秀。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10年的時間,攻滅了南韓、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這裡的大一統,不僅僅是地域概念上的統一,還包括國家政治、經濟制度統一,因為秦朝之前,中國還存在3個王朝,即夏朝、商朝、周朝。但是夏朝、商朝、周朝只實現了地域上的統一,在國家政治制度依然處於分裂狀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中央層面上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能夠高效地處理和管理國家大事;在地方上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此後,秦始皇並沒有停止開疆拓土的步伐。
首先,秦始皇派國尉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征伐嶺南。嶺南在古代是百越族世居之地。相當於現在廣東省、廣西省、海南省全境,以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面積在50萬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屠睢的軍事行動沒有取得成功。秦始皇隨即派遣任囂和趙佗率領大軍攻打嶺南,經過4年血戰,終於將將嶺南一帶圈進秦朝的地盤。
秦始皇在嶺南設定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並不斷向嶺南移民。這些中原移民帶去了先進文化和農業、手工業技術,讓當時相對閉塞、落後的嶺南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漸跟上了中原的節拍。
其次,秦始皇在征伐嶺南後,又把目光投向北方。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正在崛起,並屢屢南侵,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這之前,秦始皇早就想收拾匈奴了,苦於正在跟六國爭鬥不已,沒法分身。現在,六國和嶺南都已搞定,終於輪到匈奴了。
公元前214年春天,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卻700餘里,使其南下不敢牧馬。
此後,秦始皇志得意滿,以為天下皆運於掌中,於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嚴刑竣法,繩治於民。修築萬里長城丶阿房宮殿,竭盡民力,二世而亡。
回顧漢初的情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險些當了匈奴的俘虜。白登慘敗,使後幾十年統治階級談匈色變,來自北方的危協成為漢王朝的心腹大患。屈辱的和親只能換來轉舜即逝的和平。狠永遠改變不了吃肉的天性。不是漢滅它,就是它滅漢,只是時間早晚而己。正是在這種歷史情況下,漢武大帝發出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怒吼。在位五十四年,北擊匈奴近五十年,徹底解決了邊患,從此,匈奴淡出了歷史舞臺。
圖為漢武大帝
漢匈戰爭是中國歷史的扭點,雖然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難以為繼的國力,但從長遠看是苦在當代,功在千秋。有付出,才有收穫。如果當年漢武大帝贏不了這場戰爭,其後果,現在的中國可能就是歐州諸國林立的情形。
通過漢武大帝的雄才大略,漢代版圖在秦朝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倍半。秦始皇統一文字,漢武帝則完成一個民族思想的統一,從此誕生了國家認同,民族大義成為維繫政權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
那個時代是昂揚向上丶人才輩出,文化燦爛的大一統時代。衛青、霍去病丶李廣、史馬遷、司馬相如、桑弘羊、霍光、李延年等等,不一而足,都對後世產生過重大影響。漢武大帝的文治武功登峰造極。
漢武帝晚年的所犯的錯誤同秦始皇一樣,這是那個時代所有帝王難以克服的瓶頸。漢武帝最後認識到了。輪臺罪己詔,使大漢王朝轉危為安。
漢武大帝相比秦始皇眼界要寬廣一些,漢武帝從來不是從長城以內看中國的。
因此,綜合二人作為及影響看,覺得漢武帝更出色。
-
3 # 文彬先生
這個問題很有趣,值得一答。學習中國文化,繞不開秦漢。研究中國歷史,繞不開始皇帝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我不是歷史學家,只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解讀,供大家參考。略談幾點,拋磚引玉。
1.論歷史貢獻,二人各有千秋。始皇帝最大的貢獻是給華夏民族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文明。破除分封制,創立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車同軌,人同倫。開創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中國歷史三千年皆行秦制”是最好的說明。而漢武帝最大的貢獻就是平匈奴,拓疆土,通西域,重新盤整中國文化。
2.論個人能力,始皇帝還是略高一籌。嬴政幼年繼位,親政後殺嫪毐、剪除丞相呂不韋、興水利,修秦道,御匈奴,滅六國,政令出於一人。勤政的程度,歷史帝王少見。也正是過於透支,才造成英年早逝。相比於秦始皇,劉徹的處境要好很多,主要的任務就是平匈奴。個人生活也比嬴政滋潤許多。
3.論繼承的遺產,劉徹要比嬴政好很多。戰國紛爭三百多年,嬴政繼承的也只是七雄之一,還有六大強國。而劉徹繼承的是一統的大漢江山。用通俗話說,嬴政是開創者,劉徹只是繼承者。
所以,從以上三點來看,始皇帝還是更厲害一些。所以,儘管後世非議很多錢,但始皇帝的歷史地位還是要高些。
回覆列表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皇帝,由於他們身上有許多相同的特點,經常被人們拿來類比,也被人們習慣性的成為“秦皇漢武”。那麼,他們身上有哪些相同或者相似之處呢?
秦始皇后來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在地方設立郡縣制,郡守和縣令由朝廷直接任免,這樣就保證了皇帝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避免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架空天子和朝廷的弊端。郡縣制也為秦朝之後所有的王朝所沿用,可見秦朝在國家統一方面對後世中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之深。
漢武帝上臺以後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讓封國把領土再次分封,以削弱各分封王國的勢力,並且通過削爵奪地廢除王國的強硬手段消除了封國的威脅,之後還實行刺史制度,由刺史代表中央對地方郡守等官員進行監督,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
又徙去大批刑徒還鼓勵一般民眾移居邊地開發北疆。秦始皇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漢武帝利用衛青霍去病在漠北打敗單于率領的匈奴部隊。使得匈奴人西遷,不敢再大規模的入侵中原,基本上消除了來自匈奴的威脅,有力的維護了邊境的穩定和國土的完整。
第四,秦始皇和漢武帝在統一全國經濟上採取的措施也都影響深遠。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促進了全國經濟的交流,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頒佈鹽鐵令,加強了中央對財政的控制。
總之,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雄才大略,手段強硬,有大作為的皇帝,在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思想統一和擴大疆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把他們二人併成為“秦皇漢武”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麼秦始皇和漢武帝究竟誰對後世的影響更大呢?
統一六國之後,建立秦朝,自創“皇帝”之稱,他就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即秦始皇,因為六國時期,各種文字,貨幣,計量單位,讓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無論交流,貿易等等方面都極為的不便,因此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度量衡,這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大的。除此之外,他還推行了多種政策,典章法制,什麼採用郡縣制推行中央集權,什麼車同軌,書同文,可以說中國之後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都受到了他影響。
當然,秦始皇也有一些措施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極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暴虐的,比如焚書坑儒,讓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的璀璨文化遺失無數,又比如修建了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這些都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是秦朝加速滅亡的原因。但是光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這些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影響巨大,君不見,長城今日就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我們再來看看漢武帝的文治方面。漢武帝的思想是具有前沿性的,他提出的很多政策也是極大地影響了後世。他曾3次改革幣制,增加了國庫的收入;首創“年號”記年,在此之前,帝王記年只有年數沒有年號,從他在公元前140年就是“建元元年”;設立察舉制選拔官員,取代了先秦時期的世襲制;釋出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加強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創辦太學以培養人才;將鹽鐵和鑄造錢幣權收歸國家,進一步加強了統治;開闢了絲綢之路,擴大漢朝在世界的影響力。
在武功方面來說,大家都知道秦滅六國才完成的大統一,但是這個功勞不能完全算在秦始皇頭上,因為秦國在此之前是付出了很多代的努力的,秦始皇算是最後的執刀人,當然要是秦始皇是個草包,那肯定也不可能滅掉六國。除了滅六國之外,秦始皇還修建靈渠,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了奪取河套地區,修建長城用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綜上來看,漢武帝在武功方面其實和秦始皇相比,並不差。但是綜合來看,秦始皇時期還留下了很多的東西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兵馬俑,秦始皇墓等等。有關專家也指出了,雖然秦始皇墓還沒有開啟,但是如果將來技術達到了,一旦開啟,裡面的東西說不定還會顛覆很多現在對於先秦,春秋戰國甚至之前的歷史文化等等方面的看法,還原真實的歷史。所以秦始皇對後世的影響應該是要比漢武帝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