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小兒腋下體溫一般為36~37攝氏度,當運動、哭鬧、室溫過高等時體溫可暫時升高,有時高達37.5~38攝氏度.如果體溫一直持續在37.5~38攝氏度或更高的話就可以診斷為低熱或高熱等,而且精神不振、哭鬧、嗜睡等就應該引起注意,也就是要考慮是否看醫生了。一般正常小兒早、中、晚的體溫波動範圍不超1攝氏度。腋表、口表、肛表所測體溫依次相差0。5攝氏度,腋表最低,肛表最高。肛溫:(正常值為37.5度)口溫:(正常值為37度)腋溫:(正常值36.5度)如果沒夾好,所量溫度往往失去準頭,所以準確性較差。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通常是指人體口腔溫度超過37.5℃以上肛溫大於38℃或1天中體溫波動超過1.0℃~1.2℃即可認為發熱。發熱可分為低熱(37.5℃~38℃);中度發熱(38℃~39℃);高熱(39.1℃~40.4℃);超高熱(>40.5℃)。按發熱型別又可分為稽留熱(每日溫差不>1℃)、弛張熱(38℃~40℃每日溫差≥2℃)、間歇熱(相隔數日再發熱)和不規則熱。
正常小兒腋下體溫一般為36~37攝氏度,當運動、哭鬧、室溫過高等時體溫可暫時升高,有時高達37.5~38攝氏度.如果體溫一直持續在37.5~38攝氏度或更高的話就可以診斷為低熱或高熱等,而且精神不振、哭鬧、嗜睡等就應該引起注意,也就是要考慮是否看醫生了。一般正常小兒早、中、晚的體溫波動範圍不超1攝氏度。腋表、口表、肛表所測體溫依次相差0。5攝氏度,腋表最低,肛表最高。肛溫:(正常值為37.5度)口溫:(正常值為37度)腋溫:(正常值36.5度)如果沒夾好,所量溫度往往失去準頭,所以準確性較差。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通常是指人體口腔溫度超過37.5℃以上肛溫大於38℃或1天中體溫波動超過1.0℃~1.2℃即可認為發熱。發熱可分為低熱(37.5℃~38℃);中度發熱(38℃~39℃);高熱(39.1℃~40.4℃);超高熱(>40.5℃)。按發熱型別又可分為稽留熱(每日溫差不>1℃)、弛張熱(38℃~40℃每日溫差≥2℃)、間歇熱(相隔數日再發熱)和不規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