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平均查詢長度,一般考試會考雜湊表的,因為其他的更簡單。
對於含有n個數據元素的查詢表,查詢成功的平均查詢長度為:ASL=∑PiCi(i=1,2,3,…,n)。其中:Pi為查詢表中第i個數據元素的機率,Ci為找到第i個數據元素時已經比較過的次數。
已知一個待雜湊儲存的線性表為(38,25,74,63,52,48),雜湊函式為H(k)=kmod7,若採用線性探測的開放地址法處理衝突,則平均查詢長度為:
ASL=p1c1+p2c2+p3c3+.......
也可以表示為
ASL=1/n(c1+c2+c3+....)
其中c是每個數查詢的次數
按照H(K)=kmod7得:
38----1
25----1
74----2
63----1
52----4
48----3
所以ASL=1/6(1+1+2+1+4+3)=2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平均查詢長度,一般考試會考雜湊表的,因為其他的更簡單。
對於含有n個數據元素的查詢表,查詢成功的平均查詢長度為:ASL=∑PiCi(i=1,2,3,…,n)。其中:Pi為查詢表中第i個數據元素的機率,Ci為找到第i個數據元素時已經比較過的次數。
已知一個待雜湊儲存的線性表為(38,25,74,63,52,48),雜湊函式為H(k)=kmod7,若採用線性探測的開放地址法處理衝突,則平均查詢長度為:
ASL=p1c1+p2c2+p3c3+.......
也可以表示為
ASL=1/n(c1+c2+c3+....)
其中c是每個數查詢的次數
按照H(K)=kmod7得:
38----1
25----1
74----2
63----1
52----4
48----3
所以ASL=1/6(1+1+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