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之意
-
2 # 小島知風
鄔思道是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和同名電視劇中主要人物,在原著小說中鄔思道智近於妖,是類似於諸葛亮的人物,而且還不求名利,當雍正順利繼位後,鄔思道卻能急流勇退。
小說裡鄔思道自始至終沒有什麼在財用上比較拮据的日子,離開雍正之後更有出手闊綽地賞賜隨從的情節,而此時他連正式的工作都沒有。可見他不需要領什麼薪水就可以自行解決經濟問題。歸根究底,即便他不跟從雍正,他可以保證自己當個安閒恬適的富家翁。
所以小說中鄔思道所追求的,並不在於物質生活,而是更高層面的東西。
名利場凶險萬狀,刀光劍影,風雨冰霜;侍從在恩威莫測的胤禛身側,更是隨狼伴虎,安危難測,但鄔思道投身其中,可見他是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雍正,有益於大清的人。
鄔思道吃了兩杯酒,臉上泛出紅光,舒適地向後一躺,閉目搖頭道:“你們不要恨田文鏡,我謝他還來不及呢!也不要安慰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裡頭的事情,不但你們,田文鏡也是不知道的,世上知道我的,只有皇上,怡親王和李衛。我不能說破,‘說破英雄驚煞人’!你們只要懂得,我是累極了的人,根本就不想在名利場中混!好歹嘛,我家有良田三百頃,產業十萬,滿逍遙的——這一回田文鏡算是替皇上撒手放了我,真是如蒙大赦!”
——《雍正王朝》
歷史上的鄔思道可沒有小說和電視劇中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可能並未參與幫助雍正九子奪嫡。
因為歷史上的鄔思道只是雍正得力助手河南巡撫田文鏡的師爺。
而田文鏡出任河南巡撫是在雍正登基之後,所以說在雍正登基前,雍正和田文鏡可能都不認識鄔思道。
鄔思道之所以能作為一個師爺在青史留名,主要在於他對田文鏡的影響力確實很大,他的文采非常好,田文鏡在河南執行雍正的新政改革是非常依賴於鄔思道的幫助。
後來雍正給田文鏡回覆奏摺時都會問一句“朕安好,鄔先生安否”,雍正就這麼一句奏摺上的回覆問候,也讓鄔思道在青史留名。
據晚清民國時期文人李嶽瑞所著《春冰室野乘》記載:當初田文鏡與雍正的舅舅隆科多不和,正是鄔思道幫助田文鏡揣摩雍正意圖鬥倒了盛極一時的隆科多。
鄔思道和田文鏡日久也會產生摩擦,後來田文鏡逐漸與鄔思道不和,鄔思道於是憤而辭職。
後來田文鏡寫奏摺屢次不合雍正意思,外加上雍正也知道鄔思道的存在,所以雍正就明白鄔思道可能離開田文鏡了,於是故意在奏摺中經常向田文鏡詢問鄔思道近況。
結果鄔思道這回大擺譜,張口找田文鏡要每天五十兩銀子的報酬。
即便如此高價,為官清廉的田文鏡依然咬著牙將鄔思道聘請回來,田文鏡寧可不給家人錢花也要供養鄔思道,於是鄔思道聲名日盛。
田文鏡去世後,各地督撫紛紛尋找鄔思道,想聘請他來自府上入幕,但是大家都找不到鄔思道。
據後來民間傳聞鄔思道在田文鏡死後則被雍正重金聘請到北京皇宮中做了皇帝的幕僚。
之後雍正去世,鄔思道寓居北京,最後在乾隆初年去世。
歷史上的鄔思道其實是“紹興師爺”的代表人物鄔思道就是清代“紹興師爺”中的代表人物,在清代各地官員聘請師爺代為處理公務可以說是一大政治特點。
所以說清代一個朝代全國師爺總數都至少得有2萬人之多,可以說這個師爺團隊可並不亞於官僚團隊。
在清代浙江紹興不止盛產紹興老酒,“紹興師爺”也是紹興地區一大特色。
紹興因為經濟富庶,文風盛行,所以湧現出了很多讀書人,但是大量的讀書人也不是都能通過科舉步入仕途,同時又不甘心在老家窩一輩子,所以這些人便退而求其次,進入官員的幕府,施展抱負。
-
3 # 小崔讀書說事
題主所問:鄔思道為了雍正忙前忙後,什麼也沒落下?其實不然,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一、首先,咱們從鄔思道的出場聊起,這個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
這件事要從康熙年間的南闈科場舞弊案說起,鄔思道本來才高八斗,識窮天下之人,是無錫有名的大才子,府試鄉試連戰連捷,中秀才舉人都是頭名。康熙三十六年他應試南京春闈,三場下來,時文、策論、詩賦均做得花團錦簇一般。考完後他自認為就算不在三甲,怎麼著也能穩穩當當的考個前十名。
左丘明有眼無珠,不辨黑黃卻認家兄!
趙子龍一身是膽,但見孔方即是乃父!
無錫書生鄔思道謹贈!
事情終於鬧到讓康熙知道了,康熙盛怒之下,康熙眉梢一挑,只說了句:“鄔思道好一筆字!”
他大鬧一場揚長而去,苦得江南巡撫因拿不到他這個“正犯”被連降兩級,左、趙二人革職罷官“永不敘用”——官司直打到紫禁城當今天子康熙御前,明珠、索額圖兩大權相都差點吃掛落。因此,朝廷嚴令各省緝拿他這個鬧事的“正犯”。
二、鄔思道第二次出場是在康熙四十六年,這次他遇到了他為之忙前忙後的胤禛,這時的胤禛還是四爺呢!
鄔思道在外逃亡十年時間歷經磨難,而且兩腿在逃亡的路上被水匪給打折了,他從此成了人們口中的“鄔瘸子”!
此人正是胤禛,但此時,戴鐸和胤禛並沒有對鄔思道表明胤禛的身份,只說是京城皇商!胤禛早聽過鄔思道的才名,而且胤禛喜歡收用一些落難的奇人異士,胤禛邀請鄔思道一起把酒言談,鄔思道也對這個年輕人有所好感,就答應去了,言談之間說到天下事兒,胤禛對鄔思道的見解很是驚訝,想把鄔思道收入門下。
到了京城,找到她表姐家才得知,原來她已經嫁人了,嫁給了一個叫黨逢恩的人,此人是和金玉澤都是“八爺黨”的人,鄔思道投親不成,反而在言談之間得罪了金玉澤和黨逢恩,差點被滅口,辛苦他的續姑姑以前對他很有好感,半夜告知他,那兩人要害他,並給了他一些細軟讓他逃走。
三、鄔思道助胤禛奪嫡之路可謂凶險異常,但在和胤禛相處的過程中,也知道了胤禛是怎樣的一個主君,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他也早就想好了明哲保身之道!
投入胤禛門下之後,鄔思道不但給胤禛出謀劃策,而且還教出了一個後來的帝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十全寶寶乾隆!這期間,鄔思道對康熙的帝王心術分析的可謂淋漓精緻,胤禛又愛又怕,心想事成之後要收拾掉這個瘸子,而鄔思道呢,早就知道他是什麼人了。
允祥哈哈大笑說:“先生真是先天下憂而憂!我再告訴你,今兒在養心殿萬歲親口對我說,先生有輔相之才,只干礙著沒職份,所以開恩科,特簡先生進翰林侍讀,然後轉上書房。宣麻拜相,還有比這更喜的麼?”
鄔思道神情似乎有點呆滯,古怪地一笑說道:“算是的吧——十三爺今晚喜上眉梢,給我報喜是一宗兒,恐怕你自己有喜事才是真的。說出來,叫我也歡喜歡喜!”“都喜。”允祥掩飾不住得意的神情,向後一靠伸展了一下,“其實是早已知道的了。萬歲說元旦日晉封我親王,世襲罔替!王不王無所謂,這個‘世襲罔替’難得!”鄔思道一雙眸子在燈下晶瑩生光,沉靜地一笑,說道:“鐵帽子王,兒孫永永無既。好嘛!連你加上一共九位了。”
胤祥說“你今晚怎麼了,這麼不陰不陽的?”
“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鄔思道彷彿不勝其寒,緊緊抱著銅手爐,聲音低沉嘶啞。“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鄔思道語氣冷峻得令人發抖,接著又說“你沒勘透世情。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
胤祥說 “我不信!今日四哥還說,決不做鳥盡弓藏的事!”
鄔思道陰冷地一笑:“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性音和粘竿處十幾個最心腹的,專一替四爺辦祕密差使的恐怕就要被滅口了”!
二人正言談之間,雍正來了,話題就此打住,雍正此時已是皇帝,他想找鄔思道聊聊,結果鄔思道先開口了。他告訴雍正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
胤禛回過頭來,臉上已是掛了一層嚴霜一樣冷峻,卻不吱聲,幽幽望著鄔思道。
“臣原是犯罪之人,這是二忌。”鄔思道道,“康熙三十六年臣為孝廉,應天府試,率五百舉人抬財神大鬧貢院,此事震動朝野,天下皆知。雖說是激於義憤,到底是觸了國法,先帝曾連下詔旨捕拿,臣又潛逃在外。為憎恨吏治黑暗,臣又入京,擇主而事。萬歲如今功成名就,即起用臣輔在帝側。在臣原是罪餘欽犯,在君又幹礙聖祖當初原意,用此不忠之臣致於臣下議萬歲為不孝之君,這是二不可用。”
胤禛聽得悚然動容,不覺坐了下去,撫膝沉吟道:“只是可惜了你。”
“這正是第三忌。”鄔思道見他動了心,舒了一口氣,又道:“臣雖然薄有小才,卻是陰謀為體。萬歲龍日天表春華懋德光明正大。這就是忌!臣在萬歲僭邸蒙恩十餘年,顧問侍從,無不聽之言,無不從之計,無數驚濤駭浪之中早已殫精竭慮耗盡心力,譬如已經熬幹了的藥渣,萬歲何堪再用?倘若萬歲念思道忠貞不貳之心,放臣還山,沐浴聖化之中,舞鶴昇平之世,在萬歲為全始全終之主,在臣為明哲知理之臣,傳之後世,亦為一段風雲際會佳話。萬歲若不允臣之所請,臣今夜就仰藥自盡,不傷聖人知人之明!”說著,淚水已走珠般滾落出來。
雍正聽完後,不覺動容,他原本打算在晚上除掉鄔思道以及給他祕密辦事的人。但從鄔思道的言語之間得知,鄔思道這番言語,其實已表明永不從政,永不洩密,想起十幾年知遇之交,朝夕贊襄,吟詩論文,這些情分也難一古腦兒付諸東流。便不忍除掉鄔思道了,但也沒有完全放鬆對鄔思道的監視,於是放他中隱隱於市了。最後還是十全寶寶說情,終於放他歸山林了,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結語:總之是他二人相輔相成,互相成就,鄔思道幫助胤禛走上了至尊之位,反過來胤禛也成就了鄔思道輔助帝王的理想抱負!鄔思道本無心做官,不能說他什麼也沒落下!
-
4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雍正,圖的並不是功名利祿,他為的是天下蒼生能夠得到一個真正拯民於水火的好皇帝。
在成功輔佐雍正繼位成功後,從鄔思道的人生理想上來衡量,他可以說是得償所願,毫無遺憾,夫復何求呢?而且,即便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鄔思道輔佐胤禛,最後得到的並不少。
比起任何功名利祿,最重要的其實是生命。如果沒了生命,任何功名利祿都是一場空。縱觀歷史,多少功臣在輔佐君主完成大業後,沒有全身而退,最終只能橫死在君主不斷膨脹的猜忌心上。而鄔思道呢,他雖然沒有得到所謂的功名利祿,但卻全身而退,在剩下的人生歲月裡有一口安生飯吃,這就很不容易了。
鄔思道本是康熙朝的欽犯,因為他寫了揭露科舉考試黑幕的文章,才有了十年之久的牢獄之災。而他之所以能夠走出監獄,還是雍正想聘他為西席先生,才讓年羹堯想辦法把他從監獄裡弄了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鄔思道是因為有機會輔佐雍正,才擺脫了罪臣的身份,雍正是鄔思道的恩人。
鄔思道被迫半隱之際,胤祥前來相送。可能是知道鄔思道與秋月曾兩情相悅,臨別之際,為表歉意,才送給了他一個長相酷似秋月的使喚丫頭,名叫如月。雖然說雍正把如月贈給鄔思道,有監視他的需要,但其實也考慮到了鄔思道老來寂寞的情感需求,算是對他多年勞苦功高的一個回報。除此之外,鄔思道從田文鏡幕府連夜逃出,除了帶走了如月,還順便拿了田文鏡四千兩銀子的幕酬,這應該也是得到了雍正的默許,算是雍正變相給他的晚年留下了一點資金上的保障。
-
5 # 華哥雜談
還有一個特點,這一類人往往精神境界極高,物質需求卻極低,當實現了個人理想後,基本上隱身了。歷史上典型的人物有戰國時候的越國大夫范蠡、秦末漢初的張良、明朝的姚廣孝,他們輔佐那些時代英才鼎定天下後,放棄一切功名利祿而云遊天下,終身不再致仕,消失於歷史的傳說中。
雍正用心讓鄔思道死心沓地跟從,確實也對他言聽計從,鄔思道用了10多年的時間,幫助雍正從不起眼的親王,成為康熙面前的紅人,最終得以登極大位。
《雍正王朝》中,”九龍奪嫡“逾演逾烈時,很多皇子不顧清朝的安危,不管百姓的死活,無時不想著個人爭權奪利。雖然雍正登基過程中手段並非都是光明正大,然而他卻是皇子中唯一為了清朝的人。西北發生叛亂,八阿哥一黨為了把軍權搶到手裡,故意通過控制糧草,讓前線六萬大軍全軍履沒,大西北岌岌可危。這種以危害國家安全謀私利的行為,讓知道內情的人極為心寒和震驚。
遵義會議前,周恩來同志是黨和軍隊的創始人之一,長期是黨內領袖和掌握實權的最高領導者。然而,當他遇到了真正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時,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周恩來同志主動讓出了最高領導者的地位,一心一意地輔佐毛主席直到最後一刻。
-
6 # 過去即歷史
其實歷史上的鄔先生是師爺,腿也有殘疾,是別人的智囊;但不是雍正的智囊,而是田文鏡的智囊;
既然說《雍正王朝》,就順著她說吧。
網路配圖
鄔思道感念雍正的救命之恩,雍正要他幫自己奪嫡,也是給了自己才華施展的舞臺。就答應了雍正。這就好像劉備對諸葛亮,諸葛亮幫助劉備同樣也沒得到什麼,反而把自己累死了。諸葛亮常說是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士為知己者死,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網路配圖
鄔思道的確是毫無保留的幫助雍正奪嫡,成功後鄔思道就決定退出,因為這是最好的歸宿。鄔思道很明白自己當初答應就是奪嫡這個任務,完成之後,啥也不要。在雍正看來,鄔思道是自己登上皇位的大功臣,可是鄔思道知道自己的見不得光的事太多了。雍正不會留他,只有賜他一死。鄔思道在與十三爺告別的時候就說,以前給四爺半祕密事情的人,恐怕要遭殃;就是這個意思。
網路配圖
鄔思道在進入四爺府的那一刻,就已經看好了自己的退路;不為別的,只為感念四爺救命之恩,助其奪嫡是回報;鄔思道這個人擺明了:我這輩子不想欠人什麼。助你奪嫡,只是你幫助過我,不圖別的。
-
7 # 沒有早戀的老校友
飛黃騰達是不行,衣食無憂還是能做到。鄔先生本來是有罪之人,不管是什麼罪,他在坐牢,所以,雍正不能用他,這個他自己也說過。主要是清朝以孝行天下,雍正用了他當官,就是否認康熙,那就是不孝,皇上是世人的楷模,所以不能幹不忠不孝的人。所以自己主動提出,比給皇上出難題好得多。看看他的幕酬,8000兩一年。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知道能不能到100兩。估計難,一品大員的俸祿是200兩一年,縣官一年才幾十兩,因為太低,才出現的養廉銀製度,一省的巡撫一年也不過2.30000兩,所以,鄔先生的生活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
8 # 婉析歷史
鄔思道滿腹經綸一身才華本來已經快要被淹沒在茫茫人海里面了,而這時候是胤禛及時給了鄔思道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讓鄔思道的計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且在鄔思道的次次指導之下胤禛才得以順利的通過康熙爺一步步考核最後奪嫡成功,看著胤禛已經登上了權利的巔峰,鄔思道此生的才華以及抱負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鄔思道還求什麼呢?
再者於天下蒼生計雍正一生致力於改革並且全方位替百姓著想,這樣一位為國為民不怕得罪官員的好皇帝登基,鄔思道心裡想必也是滿意的,如果鄔思道沒有遇見胤禛,沒有這樣的舞臺施展自己的才華那麼這對鄔思道而言就是一生的憾事,而現在鄔思道功成身退並且最後成功的逃離雍正的監視過上了有美人相伴有足夠銀兩生存的晚年生活那麼這對鄔思道而言就是幸福的。
-
9 # 天行健以自強1982
他不需要,以他對雍正的瞭解,不能要任何的東西!雍正非常的敏感,對身邊的人比較苛刻!自己也是一個非常苛刻要求高的人!鄔能有一個好的歸屬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既是得也不得,不得也得!
-
10 # 十點歷史君
鄔思道入獄,是雍正給他放出來的
他原本是江蘇的解元,因為揭露考官貪汙腐敗的惡行,被舉國通緝。電視劇跟原著這裡有點差別,原著中他一直在逃,而電視劇中他有了十年的牢獄之災。
鄔思道入獄,是雍正派年羹堯給他救出來的。所以,雍正對鄔思道有救命之恩。如果沒有雍正,鄔思道可能就會死在獄中。
雖然後來鄔思道選擇“半隱”保命,但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從那晚他在等著雍正,就能看出來,他知道雍正起了殺心。
他早就料到了結局,卻仍然選擇了輔佐雍正。其實一方面是因為救命之恩,另一方面就是他感念雍正的知遇之恩。
鄔思道忙前忙後,表面上沒收穫什麼。實際上他實現了報負,也得到了田文鏡那裡的幾千兩銀子,足夠他半生逍遙快活了。
回覆列表
要問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之中誰最厲害、最聰明,我想你一定會回答這麼一個名字——鄔思道。鄔思道之能,在《雍正王朝》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完全可以去和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去媲美。
康熙46年,雍正和他的弟弟兩人南巡到揚州,然後兩人位於一個酒館喝酒,忽然聽到有人在吟詩,然後雍正就懷著好奇心上去了。看見一個柱著柺杖,跛著腳的年輕男子,長相英俊,此人就是鄔思道。
當時鄔思道正受到同窗好友的羞辱,他的同學車銘在揚州當官,因為嫉妒鄔思道的才學所以每每都會惡語相向,諷刺鄔思道為樂,但是鄔思道才華洋溢,口吃伶俐怎麼可能讓車銘得逞,反倒自己吃了一臉子灰。這就是鄔思道和雍正的第一次相識,雍正對鄔思道很是欣賞。但是第一次的相遇兩人並沒有為雍正辦事,之後鄔思道家裡出了一些事,遭遇表妹夫的加害,無奈逃到京城,碰巧遇見了雍正的手下,無奈成為了雍正的幕僚。
之後鄔思道就成為了雍正的謀士,鄔思道擅長研究帝王心術,而且研究的爐火純青,是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和謀士。在鄔思道的幫助下,雍正做出的所有動作行為全部是康熙的菜,成功俘獲了康熙的心。不僅如此,在九子奪嫡的情況下,為雍正建立了軍機處(本來叫粘杆處,軍機處就是從這裡來的),鄔思道不僅是雍正的謀士,更是老師和朋友。
就是鄔思道原本是紹興師爺,在田文鏡手下辦事,為田文鏡效力。雍正登基之後,發現了鄔思道這個人才,後來田文鏡去世,雍正看中其才能,鄭重聘請了這位鄔思道作為自己的師爺。
鄔思道是浙江紹興人,他家境貧寒,後來成了一個師爺,關於他和乾隆的關係一直都和撲朔迷離。據說他們認識的時候是雍正聽到有人在吟詩,這個人正式鄔思道,於是他們就這麼認識了,後來鄔思道成了雍正的謀士,一直在幫助雍正,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鄔思道在田文鏡手下辦事,雍正登基後發現他是個人才於是任他為師爺,所以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是和撲朔迷離的。
第一個原因就是雍正還沒有登基之前,他就派年羹堯去千方百計地接出了鄔思道。
而當時年羹堯並不理解,自己的主子為何對一個壞了腿的人如此的看重,但是他為了實現自己進京任職的理想。就藉由鄔思道這個人來實現自己的飛黃騰達,派自己的親妹妹年秋月親自去照顧鄔思道的生活起居。年羹堯的這一決定讓雍正頗為的滿意,從這開始年羹堯也吃準了鄔思道這個人。他知道鄔思道這個人的重要之處,自己的主子都是如此的看重,那他就要更加的看重了。而他對鄔思道的態度和看中,都讓鄔思道感到十分的受寵若驚。想想自己一刑餘之人壞著一條腿,且年過半百都能受到如此的照顧,不由得讓鄔思道受寵若驚,也十分的感激。而這一切的幕後者正是雍正本人,所以雍正在這兒從小事下手,從照顧鄔思道的生活起居下手,面面俱到,派年秋月親力親為,這都讓鄔思道著實的感激!
他還親自帶著全家老小,給鄔先生行了跪拜禮,從年秋月和福晉詫異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雍正的這一做法十分的不理解。而雍正這一做法,更是把鄔先生抬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雍正一家可是正宗的皇親國戚,如今雍正帶著這一家子的皇親國戚,給鄔先生這樣一個漢人行跪拜禮,怎麼能讓鄔先生不驚訝呢?而且雍正為了讓鄔先生出任自己兒子的老師,還專門為他準備了漢人的儀式,願意為鄔先生遷就自己的家人。想必雍正在這兒準備做得足夠了,為鄔先生這樣一個漢人在禮儀上遷就,讓全家人都跟著行漢人的禮儀,只不過是為了讓鄔先生做自己兒子的老師。鄔先生看到如此大禮怎麼能不答應呢?
而這第三個原因就是,夜晚兩人的會面,雍正背下了鄔先生年少曾經寫下的詩。
此時鄔先生的心靈深深的受到了震撼,他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隨手寫下的詩,如今由雍正親口背了出來,這便激起了他心中的鬥志。雖是做過牢的刑餘之人,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只是苦於沒有知遇之恩。如今雍正對他的這一般禮待,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這個伯樂終於現身了。而伯樂就是雍正,那他這匹千里馬,自然是要為伯樂鞍前馬後的效勞了。
鄔思道的結局雍正即位後鄔先生離開了京城,決定歸隱。
在雍正得大位之後,雍正曾經問過鄔先生將來的安排。鄔先生拒絕了高官厚祿。給自己一個半隱的安排。所謂半隱就是雍正知道鄔先生的行蹤。鄔先生也能通過李衛、年羹堯、田文鏡得到皇帝的訊息,跟雍正還有交流。
鄔先生在輔佐雍正登基之後,選擇了這條退路。鄔先生也估計到,憑自己的功勞和雍正的感情,這種退路雍正是不會太為難自己的,自己的後半生也可以得到保全。
離開京城的鄔先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老老實實。直到雍正徹底確信鄔先生不會洩密,才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對於雍正帝來講,此時自己皇位已經坐穩,新政也在順利推行,而鄔思道也確實對自己有感情,也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