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詩書,明法令,是商鞅變法時放棄儒家的以仁治國的思想,採用法家思想,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焚書坑儒,焚的書是除卻《秦記》之外的列國史記,焚滅《詩》《書》,禁止私學.坑儒則是兩個術士(術音述,通假,術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參見劉向《說苑》“坑殺儒士”,又參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述亦作術)侯生和盧生,暗地裡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坑殺.此即為“坑儒”.兩件事合成“焚書坑儒”.
兩者的區別,
首先從目的上來看,一者為變法,強國,後者為愚民,固國.
範圍上,前者只是焚滅儒家經典,來鞏固法家對於當時秦國政壇的控制,後者則是單純為了削弱民智,所以除卻必要的治國經典之外,一律焚燬.
手段上,後者遠比前者慘烈的多,波及範圍也更廣.
影響上,後者流毒百代,遺禍後世,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不下於十年文革之害.前者主要是積極作用為主,鞏固了秦國統治,增強了秦國國力,為大一統做了鋪墊.
以上.
燔詩書,明法令,是商鞅變法時放棄儒家的以仁治國的思想,採用法家思想,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焚書坑儒,焚的書是除卻《秦記》之外的列國史記,焚滅《詩》《書》,禁止私學.坑儒則是兩個術士(術音述,通假,術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參見劉向《說苑》“坑殺儒士”,又參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述亦作術)侯生和盧生,暗地裡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坑殺.此即為“坑儒”.兩件事合成“焚書坑儒”.
兩者的區別,
首先從目的上來看,一者為變法,強國,後者為愚民,固國.
範圍上,前者只是焚滅儒家經典,來鞏固法家對於當時秦國政壇的控制,後者則是單純為了削弱民智,所以除卻必要的治國經典之外,一律焚燬.
手段上,後者遠比前者慘烈的多,波及範圍也更廣.
影響上,後者流毒百代,遺禍後世,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不下於十年文革之害.前者主要是積極作用為主,鞏固了秦國統治,增強了秦國國力,為大一統做了鋪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