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灰色橢圓 裡的2-WAY(Two-way),這個代表的是雙方已經互相交換過HELLO包,且已經建立起鄰居關係的 狀態 。
這個狀態沒有DBD和LSA的互動,但是對非DR和BDR(比如DRother和DRother)的OSPF裝置已經夠了。因為他們的路由表和路由分發都是由DR和BDR決定的。DRother和DRother之間就是two-way狀態。
其次,2-way狀態和Init狀態之間的“1-way”和“2-way”表示Init狀態和two-way狀態互相裝換的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在two-way狀態的2臺裝置變成只有一方收到hello資訊的話(“1-way Received”),就變成了Init狀態。
如果Init狀態的2臺裝置變成了雙方都能互動HELLO包(“2-way Received") ,狀態就變成了Two-way。
也就是說,橢圓裡代表的是狀態,粗線旁邊代表的是狀態間相互轉換的條件。
碼了這麼多字,不容易啊,給分吧~~
首先, 灰色橢圓 裡的2-WAY(Two-way),這個代表的是雙方已經互相交換過HELLO包,且已經建立起鄰居關係的 狀態 。
這個狀態沒有DBD和LSA的互動,但是對非DR和BDR(比如DRother和DRother)的OSPF裝置已經夠了。因為他們的路由表和路由分發都是由DR和BDR決定的。DRother和DRother之間就是two-way狀態。
其次,2-way狀態和Init狀態之間的“1-way”和“2-way”表示Init狀態和two-way狀態互相裝換的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在two-way狀態的2臺裝置變成只有一方收到hello資訊的話(“1-way Received”),就變成了Init狀態。
如果Init狀態的2臺裝置變成了雙方都能互動HELLO包(“2-way Received") ,狀態就變成了Two-way。
也就是說,橢圓裡代表的是狀態,粗線旁邊代表的是狀態間相互轉換的條件。
碼了這麼多字,不容易啊,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