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家詩——漢族《詩》學名詞。《齊詩》、《魯詩》、《韓詩》的合稱。因為三家均用漢代通行的隸書文字書寫,又稱今文詩。
二、三家詩是指漢朝時三個解說《詩經》含義的學派。分別是齊人轅固傳《齊詩》、魯人申培公傳《魯詩》、燕人韓嬰傳《韓詩》。因這三家詩有共同性,又合稱三家詩。三家詩都相當繁瑣,解經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所以這三家詩又稱為“今文學派”、“今文經學”。西漢時曾為三家設學官(博士)。 今文經學,是經學中研究今文經籍的一個流派。經過秦朝“焚書”的浩劫,儒家經典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西漢流行的儒學經典多無舊典文字,而是靠倖存的經師口授相傳,由從習經生們記錄下來。他們記錄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漢通行的隸書,屬當時代的“今文”,故而這類經書被稱之為今文經。 三家詩現均已亡佚,僅存《韓詩外傳》。 漢時,研究《詩經》的還有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傳毛詩屬於古文經。毛詩與三家詩一起構成四家詩。今本《詩經》即由毛詩流傳而來。《詩經》作為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經孔子刪定,並教習弟子,後大行天下,流傳於世。自東漢鄭玄為毛詩作箋後,學毛詩者漸盛,其他三家先後失傳,現在讀到的《詩經》,即是由毛亨、毛萇流傳下來的。
一、三家詩——漢族《詩》學名詞。《齊詩》、《魯詩》、《韓詩》的合稱。因為三家均用漢代通行的隸書文字書寫,又稱今文詩。
二、三家詩是指漢朝時三個解說《詩經》含義的學派。分別是齊人轅固傳《齊詩》、魯人申培公傳《魯詩》、燕人韓嬰傳《韓詩》。因這三家詩有共同性,又合稱三家詩。三家詩都相當繁瑣,解經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所以這三家詩又稱為“今文學派”、“今文經學”。西漢時曾為三家設學官(博士)。 今文經學,是經學中研究今文經籍的一個流派。經過秦朝“焚書”的浩劫,儒家經典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西漢流行的儒學經典多無舊典文字,而是靠倖存的經師口授相傳,由從習經生們記錄下來。他們記錄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漢通行的隸書,屬當時代的“今文”,故而這類經書被稱之為今文經。 三家詩現均已亡佚,僅存《韓詩外傳》。 漢時,研究《詩經》的還有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傳毛詩屬於古文經。毛詩與三家詩一起構成四家詩。今本《詩經》即由毛詩流傳而來。《詩經》作為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經孔子刪定,並教習弟子,後大行天下,流傳於世。自東漢鄭玄為毛詩作箋後,學毛詩者漸盛,其他三家先後失傳,現在讀到的《詩經》,即是由毛亨、毛萇流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