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刑17

    清朝也不是很落後,無兵可用啊,比如八國聯軍侵華前,清朝就有大概90000人的精銳新式陸軍。

    當時的北洋各軍有:

    聶士成的武毅軍、宋慶的毅軍、董福祥的甘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直隸淮軍、直隸練軍、直隸綠營,共九萬人的作戰部隊,這也是慈禧太后維持政權的最精銳王牌。

    各軍駐地如下:

    聶士成「武衛前軍」:蘆臺、大沽、北塘。董福祥「武衛後軍」:薊州、通州。宋 慶「武衛左軍」:山海關內外。袁世凱「武衛右軍」:小站、天津西南。榮 祿「武衛中軍」:南苑。

    武衛軍的編裝:

    一、武衛前軍

    武衛前軍是八國聯軍時期武衛各軍中戰力最堅強、裝備最精良的單位,總統聶士成更是一代名將。可惜武衛前軍部署在大沽一帶,不但在第一線抵擋八國聯軍精銳,後方又有慈禧太后制肘,又受到拳匪襲擊,內外夾攻,聶士成不幸殉國,而讓遠在山東的袁世凱儲存了實力,徹底改變了後來民國曆史發展。

    (注:當時聶士成跟袁世凱都主張剿滅拳匪,而慈禧太后為了保護義和團,所以在風雲緊急時刻意不調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進入直隸,沒想到反而造就了袁世凱及武衛右軍體系的「北洋軍閥」。)

    武衛前軍官兵約16200人,長夫約4000人,合計在20000之譜。武衛前軍當時最受到清庭重視,大量啟用德國教官,全套德式裝備制服,並且使用最新銳的Ka98步槍、馬克西姆重機槍等等,被當時人稱為「假洋鬼子」

    (一)總部

    武衛前軍總統聶士成,分設:總理營務處、教習處(附設隨營步、馬、炮學堂)、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西醫醫院)。

    (二)步炮隊

    武衛前軍是由舊淮軍而來,儲存淮軍步炮混合的傳統。

    武衛前軍共分為五路:中、前、後、左、右。中路含炮隊一營、步隊六營,其它四路轄炮隊一營、步隊四營。各路設指揮部,各有營務、糧餉、軍械、軍醫等單位,每路可以獨立作戰。

    步隊營制包括管帶(營長)、幫帶(副營長)、營教習(總排長)各一員,轄前、後、左、右四哨,每哨三排、每排設排長一,轄三棚,每棚頭目一名、正兵十二。全營軍官23、士兵(頭目及正兵)500,另有文案、醫官、委員、書識各2,長夫180,合計711員。

    武衛前軍步隊營以德制11公釐口徑舊毛瑟步槍一萬支為訓練用槍,另有奧制Mannalicher8.5公釐步槍一萬支為戰備用槍,訓練武器與實戰武器分離,以確保精銳。另配備有當時德國最新銳7.92公釐Ka98步槍(沒錯,就是那支用到二次大戰的傳奇步槍)數百支。另外步營另有直屬配備的克魯伯37快炮(二磅炮),作為直接支援武器。

    武衛前軍總統及各路統領軍有親軍馬隊一哨(直屬騎兵連),其餘編為馬隊一路,共五營。統領指揮部與其餘步炮各路相同。

    每營轄五哨,每哨馬勇50名,全營官兵262人,另有長夫50人。馬隊除使用Ka98毛瑟步槍外,亦同時使用溫切斯特雙管散彈槍。

    (四)工程隊

    武衛前軍工程對包括:橋樑隊、地壘隊、雷電隊、修械隊、測繪隊、電報隊等等,官兵約400人。武毅軍屬淮軍系統,原由李鴻章之弟李昭慶在平定捻軍時所創,後與郭松林之鬆軍合併。

    甲午戰後擴編後的武毅軍具體組成如下:

    基本結構:

    武毅全軍總統:直隸提督聶士成。

    馬步親軍小隊:馬隊三哨、步隊二哨。

    下設武毅五軍,均駐紮蘆臺。

    武毅前軍:統領周鼎臣,五營。

    武毅後軍:統領馬金敘,五營。

    武毅左軍:統領楊慕時,五營。

    武毅右軍:統領姚良才,五營。

    武毅中軍:統領卞長勝,五營

    另有武毅先鋒馬隊:統領邢長春,五營,駐開平。

    另有設工程隊兩營、軍械所、醫院、隨營學堂等。

    新擴編的武毅軍是以聶士成在甲午戰爭中所統帶的八營為基礎組建而成。具體新舊營頭構成如下:

    原武毅軍部分:武毅老前、副中兩營,馬隊一哨;武毅正營一營,

    原北塘仁字營部分:仁字步隊正副兩營;甲午戰爭期間新招募仁字中營一營;

    功字營部分:戰時招募功字步隊十營二哨。(此部為聶士成委託兩江補用副將楊慕時代為招募,功字營以聶士成字命名。)

    原直隸提督標營部分:提標步隊三營,馬隊二哨;

    原銘軍部分:銘軍先鋒馬隊二營(此原為銘軍潘萬才部,光緒二十一年十月歸併)【圖片】【圖片】

    三、武衛右軍

    武衛右軍編制完全依據當時(1890年代)德國最新步兵師編裝,包括總部、教育單位及步隊五營(滿編八營)、炮隊一營、馬隊一營、工程隊1/2營(滿編一營),共七千四百人。

    武衛右軍滿編時合計官519、正副頭目及兵8409、長夫2541。

    (一)總部

    武衛右軍總統:袁世凱。

    營務處:設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執法營務處、督操營務處、督隊稽查先鋒官、督練稽查、調隊旗號、調隊稽查、文案等等,合計官29、兵168、長夫100。

    營務處第一任全軍參謀軍務營務是徐世昌。

    洋務局:設德文學堂、步隊學堂、炮隊學堂、馬隊學堂、學兵營等單位。

    糧餉局:官8、兵16、長夫20。

    軍械局:官4、兵9、長夫15。

    軍醫局:附設軍中醫院(西醫)。官3、兵2、長夫10。

    偵探局:戰時編制。

    (二)步隊

    依據當時方塊師的架構,分左右兩翼(旅),每翼設兩分統(團),每分統轄步隊二營。第一任左翼部隊翼長為薑桂題。

    每營分四隊(連)、每隊三哨(排)、每哨六棚(班)。每營合計官60員、正副頭目及兵1112員、長夫282員。

    步兵基本裝備包括:冬夏制服各一套(黑色)、皮衣一件、軍帽、戰靴、雨衣雨帽、軍毯、揹包、水壺、圓鍬、繃帶、止痛藥、棉花。步兵配奧國Mannalicher8.5公釐步槍,子彈50發;軍官每人另有軍刀、左輪手槍。

    每十人帆布帳篷一頂,每棚(班)另有油燈、大圓鍬、斧、鋸、鋤頭。

    每哨(排)有雙筒望遠鏡、指南針。

    每營另有小號、小鼓、羅、訊號燈、電話等等。

    (三)炮隊

    炮隊設一分統(團),第一任統帶為段祺瑞。

    分統下轄炮隊兩營(實際只有一營),每營分成左隊、右隊與接應隊三隊,每隊三哨。每隊合計軍官46、正副頭目69、兵828,但是編制裝備有所不同。

    炮隊左隊使用克魯伯75速射炮18門,分成中左右三哨,每哨六炮,每炮配馬7匹。每哨有9棚,三棚使用二炮──1棚用炮、1棚預備、1棚警戒。 :

    右隊使用格魯森57速射炮24門,分成中左右三哨,每哨八炮,每炮配馬七匹。

    以上合計克魯伯75速射炮18門、格魯森57速射炮42門。

    (四)馬隊

    馬隊編制二營,但實際上只有一營。每營分前後左右四隊、每隊三哨、每哨四棚。每營合計軍官26、正副頭目48、兵384、號兵12、護勇26,馬556匹。

    單兵配軍刀、奧國Mannalicher8.5公釐馬槍,子彈50發;軍官每人另有軍刀、左輪手槍。

    第一任馬隊分統為任永清。

    (五)工程隊 "

    包括:橋樑隊、地壘隊(築城)、雷電隊(地雷)、修械隊、測繪隊、電報隊。合計官41、兵366、長夫114。

    第一任管帶為王士珍。

    (六)輜重隊

    編制為三騾騾車168輛、車伕336、騾504匹,但是由於預算不足,一直只有半數。

    輜重隊指揮為張勳。

    四、武衛右軍先鋒隊

    武衛軍編成後有兩次擴充,第一次是在江北編組武衛先鋒左右兩軍,第二次是在山東編組武衛右軍先鋒隊。

    武衛右軍先鋒隊不像之前的武衛各軍,是全新的單位,沒有舊包袱,編裝制度較新,是清庭希望將武衛軍發展成為正規國家中央軍的實驗單位。從太平天國之亂起,清朝的軍隊如湘軍、淮軍都是地方督撫的個人單位,中央的八旗、綠營早已腐朽,當戰爭發生的時候,中央只能看地方大員的臉色,督撫們願意出兵就算萬幸,像八國聯軍的時候,封疆大吏們根本搞「聯省自治」,中央跟外國宣戰、地方宣佈中立,根本就是國中之國,皇帝只能看大家臉色。

    相較於傳統的武衛軍,武衛右軍先鋒隊比武衛前、後、左三軍多,比武衛右軍少,而組織上改進的重點在於:對武衛前、後、左三軍而言是兵額增多、火力加強;對武衛右軍來說是將營與哨中間的隊取消,營部人員減少,各哨人員增多,每營四哨(連)、每哨九棚(班)──這個編制不但成為後來北洋新軍的基本編裝,而且基本上一直沿用到民國卅八年,直到國民政府遷臺之後,美軍顧問團來臺國軍全盤美國化之後才改變。

    武衛右軍先鋒隊合計官275、兵9772、長(夥)夫3757。

    (一)總部

    武衛右軍先鋒隊由總統袁世凱兼任,後由歷任山東巡撫兼任。

    武衛右軍先鋒隊總部設:督練處、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等四個單位。

    (二)步隊 :

    步隊分左右二翼,每翼轄兩路,每路轄四營,每營四哨、每哨九棚。

    每營計官10、正副頭目及正兵544、長夫伙伕210。步隊每翼官89、兵4057、長(夥)夫1680,左右翼合計官178、正副頭目及正兵8754、長夫2720。

    武衛右軍前鋒隊步兵全部配發7.92毛瑟Ka98步槍。

    (三)炮隊

    炮隊自為一路,轄左右兩營,每營三哨、每哨九棚。每營炮18門,每炮拉炮馬七匹、輜重馬七匹,合計252匹,另人員部份官14、正副頭目及正兵414、長夫伙伕170,合計598名。

    武衛右軍先鋒隊炮隊使用57速射炮。

    馬隊自為一路,轄左右兩營,每營四哨、每哨六棚。每營官10、正副頭目及正兵304、長夫伙伕127,合計441名。

    武衛右軍前鋒隊馬隊全部配發7.92毛瑟Ka98馬槍。

    就到這裡吧,再寫武衛左軍,武衛後軍,和直隸淮軍就太長了。

  • 2 # 遊歷往事

      這就導致了,列強成為軍閥的背後支持者。所以,各地軍閥都要和列強搞好關係。就連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依靠的也是蘇聯的武器和資金支援。

      沒有蘇聯的支援,黃埔軍校很難建成!皖系軍閥和奉系軍閥背後是日本,直系背後是英美。

      其次,民國建立的基礎就是“南北軍閥”和談。

      民國軍閥的基礎是清末新軍,而清末新軍是中央或者地方大員根據朝廷命令,在各地編練的。中國實行的“一把手負責制”就決定了,新軍從成立之初,就和地方官員,財團勢力有密切聯絡。新軍很容易成為各地長官手裡的私人武裝。所以,你也可以認為民國初期的軍閥大部分是清朝“遺老”!

  • 3 # 牧狼人人人

    1、清朝沒有很落後,清朝只是落後於世界一流列強,清朝怎麼也算地區霸主,甲午戰爭後變成了日本;

    2、清朝組織的小站練兵具體負責人是袁世凱,但是實際上的老闆是清朝政府,但是由於清朝政府忽略了對新軍的思想教育,導致了對新軍指揮不動,成為了只聽袁世凱的私人武裝力量。

  • 4 # 扯葫蘆瓢

    清朝滅亡於1911年,雖然腐朽墮落,但此前一直沒有放棄過建立一支近代化軍隊的計劃,並做出了很多努力。

    李鴻章淮軍軍容:

    胡燏棻把從天津、山東、河南等地招募來的士兵分為十個營,包括步兵3千人、炮兵1千人、騎兵250人、工兵500人,共4750人。

    定武軍槍械比較先進。不過其編制和李鴻章的淮軍差別不大。同一時期,兩江總督在南方開始編練自強軍。自強軍後來被編入袁世凱編練的軍隊。

    1895年底,胡燏棻被清政府調任盧漢鐵路督辦,定武軍的操練由袁世凱接手。袁世凱接任後,擬定《練兵要則十三條》、《新建陸軍營制餉章》、《募訂洋員合同》等檔案,將定武軍改名為“新建陸軍”,並將各營兵員擴充至7000人。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演習馬隊衝鋒:

    新建陸軍總部下設督練處、教習處、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轉運局、偵探局。工兵營的分工有橋樑隊、地壘隊、雷電隊、修械隊、測繪隊、電報隊等。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在演習中展示的軍醫院設施: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在演習中展示的步兵裝備:

    當時除了袁世凱的新軍還有聶士成的武毅軍、宋慶的毅軍、董福祥的甘軍等,被清政府統稱為武衛軍,總體上由榮祿管轄。1898年戊戌政變後,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被清政府改稱為武衛右軍,由榮祿節制。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武毅軍、甘軍潰敗瓦解。武衛右軍隨袁世凱於1899年移防山東得以儲存。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在演習中展示的軍容: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在演習中的炮兵射擊:

    下圖為袁世凱新軍在演習中的軍官:

    而民國時期,新軍就是各路軍閥起家的本錢。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段祺瑞

    、閻錫山等軍閥都曾經是清政府北洋新軍的軍官。西北地區軍閥“三馬”的起家則與董福祥的甘軍很有淵源。

  • 5 #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清朝末期並不是很落後。

    經過洋務運動以後,清朝的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軍事工業,比東洋強很多。步槍大炮,輪船鐵路,清朝都能造。

    例如,

    1862年,清朝就製造出中國產第一臺蒸汽機。

    1865年,安慶內軍械所製造出第一艘輪船。之後,馬尾造船廠、江南製造局等專案連續上馬。

    1880年,天津機器局製造出中國第一艘潛水艇。

    1889年,馬尾造船廠製造出第一艘鋼殼裝甲巡洋艦。

    1890年,清朝已經能造305mm後裝線膛炮。

    1892年,清朝研製出江南快利步槍,發射無煙火藥。

    1896年,漢陽兵工廠就開始仿製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陽造”。

    在清末,清陸軍是不缺軍火的。缺的是訓練,缺的是近代軍事化管理。很多士兵把打靶子的彈藥攢起來,賣給外面。馮玉祥當年當兵的時候,就這麼幹,賣了錢能吃點好的。

    其次,清朝末期的兵很多。只是,打不了大仗。

    清末時,賬面上至少有80多萬軍隊(八旗兵20萬人,綠營兵60多萬人)。但是,這些部隊是分散駐紮在全國各地。動員和集結需要時間。後來在太平天國運動時,因為八旗和綠營戰鬥力下降,又出現一些練軍。

    練軍總人數大概在三四十萬人,太平軍被剿滅以後,就進行了部分裁員。注意,就是兵力達到三十多萬人的湘軍,直屬於曾國藩的親軍也就十來萬人。剩下的部隊,曾國藩說話也不是非常好使。這就是讓將領自己練兵的缺點。

    等到甲午戰爭時,清軍共計出動了63萬軍隊。而日軍內,只出動了24萬人。人數來說,清軍佔優勢,夠用了。但是,奈何清軍不團結,八旗、綠營、淮軍,等等。就是李鴻章自己的淮軍內部,也有不同的派系:福字軍、慶字營、毅軍、銘軍、嵩武軍、親慶軍,等等。每個“軍”、每個營都有自己的直屬將領。這支部隊,就是這位將領的私人部隊。

    這就是團練兵勇的缺點,太私人化。從湘軍開始,就有這個問題。打小規模的戰鬥,出動三五個營兵力,沒問題。但是,幾萬人,甚至十來萬人的戰鬥,就成了一片散沙。

    看後來和八國聯軍打仗,清軍出兵10萬人被聯軍2萬人打敗了。也是存在這個問題,派系太多,指揮混亂。聯軍都打下通州了,清廷還以為前線取得了大捷。等第二天,才知道通州陷落,趕緊通知各省派兵“勤王”,黃花菜都涼了。慌忙被派出去的京師部隊,都不知道聯軍會從那面來。慈禧逃跑的時候,身邊連一支像樣的護軍都沒有,就帶了幾個太監宮女。你說,清廷指揮亂不亂。

    這樣的清廷,肯定“無兵可用”!

    而後來清廷練新軍,也是為了打大仗做準備。當時,清軍編的新軍,每鎮轄兵12000餘人,相當於之前的24個營!

    等到民國軍閥混戰時,各路軍閥是靠兵吃飯的。所以,對軍隊建設捨得花錢。而且,洋人為了扶持自己的代理人,也樂於給他們貸款和軍火。洋人可以通過貸款和軍火,來調整各方軍閥勢力。但是,民國軍閥總體是走下坡路的,他們太仰仗洋人的軍火輸入了。也是因此,每個軍閥後面基本都有一個洋人扶持。

  • 6 # 長沙小丁VLOG

    甲午戰爭以後,舉國震驚,清朝連日本這撮爾小國都打不贏了,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腐朽不堪的清政府終於覺醒,下定決心效仿西方建立新式軍隊。

    袁世凱這時候就提出效法德國模式操練一支新式陸軍,並得到了恭親王奕昕和時任總理衙門大臣的榮祿的支援,而恭親王是慈禧最仰賴的親王,榮祿是典型的後黨,日後也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袁世凱開始了在天津小站的新軍操練。原淮軍舊部4750人,再加上各地招募來的2550人,組建了一支7千餘人的軍隊,不多不少,正好練出袁世凱的才幹。一個曾在北韓出生入死打過硬仗的人,他在治軍方面還是相當有心得的。將領方面出了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後來的大人物,士兵方面軍規嚴明,定規定章,嚴格執行,軍隊配備洋槍洋炮,士氣高漲,按時發餉使他深受部下愛戴。在中國近代史上,這是一次極為成功的練兵。千萬別把袁世凱當成一個只會耍政治小聰明的滑頭,他的治軍能力在中國近代史上絕對排得上號。

    慈禧一死,宣統帝的親爸攝政王載灃一上臺,袁世凱立刻被罷職,被晾在了一邊。

    載灃的愚蠢之處在於他仍然認為皇權對那時候的中國有很高的把控力,而事實上那時候的清朝,袁世凱說了算,因為兵權一直在他手裡,他對軍隊有著極為強大的控制力,新軍只認袁帥,縱使你罷免了他所有官職。所以之後的事便順利成章了,武昌起義後,各地革命軍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清朝又不得不請回袁世凱坐鎮大局,解決革命軍。袁世凱太聰明瞭,他這一生幾乎不會站錯政治隊伍,清朝氣數已盡他知道地清清楚楚,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當成與革命軍交易的籌碼。

    袁世凱稱帝失敗身死以後,他屬下的段祺瑞、馮國璋、曹錕這些人本來就有軍權的人,誰也不服誰,出現了軍閥混戰,再加上孫文領導革命黨北伐,因此給人感覺一下出來了很多的軍隊和裝備。

  • 7 # 好奇觀古今

    清末的工業能力可能還強於民國,不光能造槍炮,還能造輪船。

    武器的話,其實在太平天國戰爭中崛起的漢族地主武裝,已經很先進了,花了大把銀子去購置的,都是當時的現貨,知乎關於這方面的答案不少,可以去搜索。

    但為什麼除了鎮南關是少有的大捷,其他基本一打就潰呢?

    還不是當時的兵權制度,根本不是現代國家的體制。

    歐洲列強的兵已經都是國家的兵,徵兵制度很全面,當兵的知道是為國而戰。

    而滿清當時呢?

    湘軍淮軍楚軍等等地方派系,分別聽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大佬,根本不聽皇帝的。

    這些都是能打的。

    不能打的諸如綠營八旗蒙古騎兵,倒是聽皇帝的,可沒有戰鬥力。

    好不容易主練了一票新軍,結果成了袁家軍。

    看袁家軍不太聽話,又在全國練新軍,結果直接送給革命黨了。

    一個兵不知有國,國不知有兵的國家,怎麼和別人現代化軍隊對抗?

    看看甲午,裝備不輸小鬼子,但將官什麼水平什麼操守,兵是什麼狀態?

    操蛋的不敢硬打,一隻艦隊就那麼幾個死戰的,人家小鬼子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打的,這可是賭國運的戰爭。

    但對滿清來說,是賭李中堂仕途的戰爭,皇帝太后旁觀,李中堂不敢賭手裡的籌碼。

    海戰沒法走,所以大打一場,陸軍一看,小鬼子玩命拼消耗,立馬就走。

    小鬼子拼光了可以得到補給休整,淮軍拼光了,皇帝和太后就直接叫李中堂捲鋪蓋滾蛋了。

    賭國運的戰爭尚且因為兵權分化而勾心鬥角,其他零星摩擦,更是能避就避。

    一切都是制度原罪,裝備什麼的都好說,可以買搶。

  • 8 # 咖哩咖哩醬

    首先,軍閥與軍閥與大國之間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清政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清政府直到庚子事變後才正式開始組建一支現代化的軍隊。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即使是固執的保守派也開始意識到西方武器的優越性。此外,迫切需要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增強清軍的戰鬥力。因此,清政府啟動了洋務運動,從西方進口了武器,在中國建立了工廠以模仿它們,並從西方聘請了軍事顧問按照法國西部的要求訓練部隊。但是,此期間的清軍除了武器外變化不大。清軍的建立,指揮和後勤仍然是老套的東西,本質上只是一支裝備有西方武器的封建軍。這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非常有限。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期間,清軍在大多數戰役中表現不佳。唯一值得一提的勝利是在鎮南Pass口的勝利,這是通過絕對的軍事優勢實現的。清初軍隊中有很多這樣的鳥1894年至1895年的抗日戰爭之後,由於清政府被原本微不足道的日本擊敗,許多人還意識到,軍隊的轉型不僅可以代替武器,而且可以要求組建軍隊。一支新軍隊的數量正在增加。此後,清政府也作了一些嘗試,例如袁世凱的小戰新軍,聶世誠的武夷軍,張之洞的自強軍等。庚子事變後,聶世誠的吳儀軍遭到嚴重破壞,清政府開始在袁世凱的小戰新軍的基礎上組建北洋常備軍。北洋常備軍在組織等方面從西方軍事技術學到了更多,與原始的清軍相比,其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清政府建立北洋六個鎮時,還要求地方政府根據北洋軍的模式訓練新兵,並計劃在全國建立36個鎮。到1911年革命之時,實際上已經建立了14個城鎮和18個混合社團,總兵力約為18萬,並且建立了許多軍事學院來培養軍事人才。有趣的是,新軍中許多軍官的文化程度較高,所以他們中許多人加入了革命黨。在1911年革命期間,各地的大多數新軍都是反清起義的主要力量。清政府也可以看作是挖自己的墳墓。1911年革命後,許多軍閥相互爭鬥,每個人都擴大了軍隊。但是,此時的大多數軍隊都是在新軍的基礎上誕生的,因此它比清末的凌亂軍要強大得多。

  • 9 # 不沉的經遠

    首先要說一下,軍閥時期的軍隊和武器和列強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而比清朝時領先那麼多,是因為清政府直到庚子事變以後,才正式開始建設現代意義上的軍隊。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即使再頑固的保守派也開始意識到了西方武器的優越性。加上此時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也急需加強清軍的戰鬥力,因此清政府開始了洋務運動,從西方進口武器,並在國內建設工廠加以仿造,並從西方聘請軍事顧問,按照西法訓練部隊。

    不過這一時期的清軍除了武器外改變並不大。清軍的編制、指揮和後勤都依然是舊的那一套東西,本質上只是裝備了西方武器的封建軍隊。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很有限。在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時,清軍在絕大多數戰鬥中都表現糟糕。唯一值得一提的勝仗是鎮南關大捷,還是靠了絕對的兵力優勢才完成的。

    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上下因為敗於原本根本看不上眼的日本,因此很多人也意識到了軍隊的變革不能僅僅是更換武器,組建新軍的呼聲越來越高。此後清政府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像袁世凱的小站新軍、聶士成的武毅軍、張之洞的自強軍等等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庚子事變以後,聶士成的武毅軍遭到重創,因此清政府在袁世凱的小站新軍的基礎上開始組建北洋常備軍。北洋常備軍在編制等方面對西方軍事技術學習的更多,其戰鬥力和原有的清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

    有趣的是因為新軍中不少軍官教育程度較高,因此很多人蔘加了革命黨,辛亥革命時各地的新軍大多充當了反清起義的主力。清政府也可以算是自掘墳墓吧。

    辛亥革命以後,軍閥林立,相互混戰,大家也紛紛擴軍。不過此時的軍隊大多脫胎自新軍,基本的架子有了,所以比晚清時期那些亂七八糟的軍隊還是要強很多。

  • 10 # 數碼重機

    很多人認為清朝之所以被列強欺辱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因為清軍勢力的孱弱,雖有洋務運動但卻始終未能改變清軍積弱的現狀。

    此外還有人認為清軍的積弱,根本原因是由於武器裝備的落後,甚至有人堅定地認為,清朝末年清軍所使用的武器仍舊停留在大刀長矛的冷兵器階段。

    清末新軍

    然而實際上,清朝末年的清軍總體實力並不弱,慈禧太后曾經所說的雄兵百萬其實並非是吹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的清軍確實裝備精良且擁兵百萬。

    清朝末年的清軍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兵”,另一個則是“勇”,兩者之間的差異簡單來說就是正規軍和地方保安隊的區別。

    清朝的正規軍也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滿、蒙、漢八旗,其二則是綠營兵,經過清朝上百年的發展,清末時八旗兵的總數約有25萬左右,而綠營兵則有近50萬。

    清末淮軍

    當然這些清朝的正規部隊戰鬥力實在是不值一提,除了少部分精銳如僧格林沁所率領的蒙古鐵騎等之外,絕大部分清朝正規軍都已經淪為無用的寄生蟲。

    清朝末年真正的軍事力量主要是各地的“勇”,例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張曜的嵩武軍、東北的練軍等等。

    這些由地方將領組建的部隊,在八旗軍和綠營軍在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等接連的大戰中徹底擊潰時接替了他們的位置。

    李鴻章

    根據清朝末年的統計,當時所有的兵、勇加在一起,總兵力大概有九十八萬左右,再加上一些沒有算上的雜兵,清軍總數絕對在百萬之上。

    更重要的是,洋務運動之後清軍兵勇便開始大規模的換裝洋槍洋炮,而且多是效能優良的高階品類,絕非是粗製濫造的劣質品。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清朝工業基礎薄弱,洋務運動時期雖然開辦了大量的新式兵工廠,但清朝自產火器的成本要遠遠高於直接進口成品。

  • 11 # 唐律疏議

    清朝從來都不是無兵。

    武昌起義後,北洋清軍去鎮壓,各種吊打革命軍。

    清朝的問題在於這些兵不一定聽朝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偷外賣該不該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