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喆同哲亦作“啠1”。亦作“喆1”。“嚞1”的今字。亦作“埑1”。1.明智;有智慧。《書·皋陶謨》:“知人則哲。”孔傳:“哲,智也。”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視之不明,是謂不哲。”明劉基《郁離子·貪利貪德辯》:“以其貪貨財金玉之心而貪仁義道德,則昏可明,狂可哲,而人弗能也。”2.賢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書·大誥》:“爾庶邦君,越爾御事:爽邦由哲。”《漢書·敘傳上》:“是以聖喆之治,棲棲皇皇。”晉葛洪《抱朴子·交際》:“曩哲先擇而後交,不先交而後擇也。”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揭揭元哲,有師之尊。”清潘耒《遊南雁蕩記》:“圖志具在,往哲不誣。”3.知道;瞭解。漢揚雄《法言·問明》:“允喆堯儃舜之重,則不輕於由矣。”王念孫《讀書雜誌餘編·韓子》“允哲”:“言信知堯禪舜之重,則必不輕禪於許由也。”《漢書·揚雄傳下》:“立政鼓眾,動化天下,莫上於中和,中和之發,在於哲民情。”顏師古注:“哲,知也。”4.表尊稱。參見“哲兄”、“哲嗣”。5.哲學的簡稱。6.通“折”。制裁;決斷。參見“哲人”、“哲獄”。
zhé喆同哲亦作“啠1”。亦作“喆1”。“嚞1”的今字。亦作“埑1”。1.明智;有智慧。《書·皋陶謨》:“知人則哲。”孔傳:“哲,智也。”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視之不明,是謂不哲。”明劉基《郁離子·貪利貪德辯》:“以其貪貨財金玉之心而貪仁義道德,則昏可明,狂可哲,而人弗能也。”2.賢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書·大誥》:“爾庶邦君,越爾御事:爽邦由哲。”《漢書·敘傳上》:“是以聖喆之治,棲棲皇皇。”晉葛洪《抱朴子·交際》:“曩哲先擇而後交,不先交而後擇也。”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揭揭元哲,有師之尊。”清潘耒《遊南雁蕩記》:“圖志具在,往哲不誣。”3.知道;瞭解。漢揚雄《法言·問明》:“允喆堯儃舜之重,則不輕於由矣。”王念孫《讀書雜誌餘編·韓子》“允哲”:“言信知堯禪舜之重,則必不輕禪於許由也。”《漢書·揚雄傳下》:“立政鼓眾,動化天下,莫上於中和,中和之發,在於哲民情。”顏師古注:“哲,知也。”4.表尊稱。參見“哲兄”、“哲嗣”。5.哲學的簡稱。6.通“折”。制裁;決斷。參見“哲人”、“哲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