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68912649641

    首劑加倍,在臨床上也是偶爾使用的一種做法我們假設每次服藥量為1,每個半衰期服用一次藥物,簡略計算,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次服藥,經過1個半衰期,代謝為0.5,剛好此時服用第二次,藥量為1.5,一個半衰期後為0.875……以此類推,大約5個半衰期後,藥量基本趨於穩定,每次服藥量為1,每個半衰期代謝掉的也基本接近於1,這種現象在藥動學上叫做穩態。而首劑加倍的藥物,則會出現這種情況即首次加倍後,理論上1個半衰期便可達穩。實際上,由於服藥間隔未必剛好等於半衰期,以及藥物吸收過程、房室模型不同等的影響,以上理想狀況未必能夠達成,藥動學上有更加詳細的達穩時間計算公式,在此不進行深入討論。臨床工作中,諸如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和三唑類抗真菌藥物,由於半衰期較長(大多可達10-30小時),達穩時間慢,有時會採取首劑加倍的做法,尤其感染危重的患者。

  • 2 # 使用者2018321097950

    半衰期怎麼計算給藥間隔時間 穩態血濃度是指多次定時定量規律服藥後,藥物的吸收量與排洩量接近相等時的血濃度.藥物達到這個穩態濃度的時間一般大約是該藥的5個半衰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樂視zero 65電視是怎麼實現一根線傳輸所有訊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