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種方法,和大家分享下。先上結果:下面是繪圖步驟(方便描述,給點字母編號):
1.繪製三角形ADE,使得BE=AB,DA=2AB;
2.以A為圓心,DE為直徑作圓。連線CO與圓交於F點;
3.複製DFE折線至O點,分別與CD、CE交於K、L點。連線KL,交AC、AB於M、N點;
4.連線OM、MN,去除多餘輔助線,標註,既得所求圖形。下面說說思路。此圖的關鍵是兩倍關係如何運用。看圖三,構造出的三角形CDE,使得任意平行底邊的直線KL分別交CD、CA、CB、CE於K、M、N、L,都有MK=ML=2MN,由於所求MO=2MN,則MK=ML=MO,也就是說K、L、O三點位於宜KL為直徑的圓上,即角KOL=90度!這樣就將線段長度之間的數量關係轉化為特殊角度關係,容易解決。此圖(包括所有類似的有長度數量關係的圖形都可以)簡化成在三角形CDE上求平行於DE的線段KL,使得角KOL=90度。這可透過構造以底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來解決。這樣,此圖就完成了。描述比較囉嗦,繪圖其實不麻煩,關鍵是思路要理順。
想到一種方法,和大家分享下。先上結果:下面是繪圖步驟(方便描述,給點字母編號):
1.繪製三角形ADE,使得BE=AB,DA=2AB;
2.以A為圓心,DE為直徑作圓。連線CO與圓交於F點;
3.複製DFE折線至O點,分別與CD、CE交於K、L點。連線KL,交AC、AB於M、N點;
4.連線OM、MN,去除多餘輔助線,標註,既得所求圖形。下面說說思路。此圖的關鍵是兩倍關係如何運用。看圖三,構造出的三角形CDE,使得任意平行底邊的直線KL分別交CD、CA、CB、CE於K、M、N、L,都有MK=ML=2MN,由於所求MO=2MN,則MK=ML=MO,也就是說K、L、O三點位於宜KL為直徑的圓上,即角KOL=90度!這樣就將線段長度之間的數量關係轉化為特殊角度關係,容易解決。此圖(包括所有類似的有長度數量關係的圖形都可以)簡化成在三角形CDE上求平行於DE的線段KL,使得角KOL=90度。這可透過構造以底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來解決。這樣,此圖就完成了。描述比較囉嗦,繪圖其實不麻煩,關鍵是思路要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