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鎮,漢朝建墟,稱高坡。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儋耳郡改為儋州,州治由義倫(今三都鎮)遷至高坡,並改名宜倫 ,即今中和鎮,宋元清因之。
明朝萬曆期間(公園1600年),設衛所並屯兵,自此城區語言由儋州話改習軍話 ,周邊村莊仍講儋州話。
公元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儋州設32裡,“州城”為“中和裡”。
1912年(民國元年),儋州改為儋縣,中和裡為儋縣縣治。
1920年(民國九年)因城邊河流方向等矛盾 遭附近村莊村民徹底洗劫,“死傷者七八百人”,縣知事李治潛逃。
1921年(民國十年)縣治遷徙敦教坡,即今新州鎮,吳卓峰任縣長。
從公元622年至1921年該鎮一直作為儋州州治和儋縣縣治之所在地,歷時1300年之久。
1934年至解放前夕,皆屬儋縣第一區。
1958年劃屬新州公社。
1964年從新州公社劃分出中和公社。
1983年公社改為區。
1987年改區為鎮。
中和鎮,漢朝建墟,稱高坡。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儋耳郡改為儋州,州治由義倫(今三都鎮)遷至高坡,並改名宜倫 ,即今中和鎮,宋元清因之。
明朝萬曆期間(公園1600年),設衛所並屯兵,自此城區語言由儋州話改習軍話 ,周邊村莊仍講儋州話。
公元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儋州設32裡,“州城”為“中和裡”。
1912年(民國元年),儋州改為儋縣,中和裡為儋縣縣治。
1920年(民國九年)因城邊河流方向等矛盾 遭附近村莊村民徹底洗劫,“死傷者七八百人”,縣知事李治潛逃。
1921年(民國十年)縣治遷徙敦教坡,即今新州鎮,吳卓峰任縣長。
從公元622年至1921年該鎮一直作為儋州州治和儋縣縣治之所在地,歷時1300年之久。
1934年至解放前夕,皆屬儋縣第一區。
1958年劃屬新州公社。
1964年從新州公社劃分出中和公社。
1983年公社改為區。
1987年改區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