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蛩嗚齋主

    正是這樣,文學語言是一種創造性語言。在文學現象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的生活語言肯定是白的,白的像開水沒有品頭,但有了文學以後就如同在白開水中泡了茶葉,使水有了味道有了品頭,進一步說有了味道有了品頭的茶水又影響豐富著人們的生活語言,這就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人們常愛引經據典。其實文學語言和生活語言是相互影響和依存的關係,文學家不從老百姓中汲取營養就創造不出來經典的文學語言,老百姓不從文學藝術中吸收精華說出來的也不受聽,何況真正文學家也是從老百姓中走出來的。舉例老舍的茶館臺詞,大英帝國的菸捲日本的白麵兒,兩個大國伺候我一個人,這福氣還小嗎?像這樣的語言就是典型的文學語言,是被文學家創造出來的,真實的人沒有這麼說話的,正是作家透過生活中的觀察和昇華出來的這種語言帶有文學性、隱喻性和歸類性,所以它也成了老百姓諷刺某一類人的引用語言,就像科學發明一種東西能被使用一樣,文學發明的語言也能被人們在日常中使用,其作用就是你可能費半天勁表達不準的事一加入文學語言就準了,就比光說大白話豐富了,也讓人愛聽了。如果沒有文學創造性的語言,我們聊天也好做書面發言也好,說真的,肯定是無滋無味,聽眾寥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服上的水銀筆跡如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