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86158440386

    先看看“儒”字的篆體:

    可以看出來“儒”字由三個字組成,左邊一個“人”,右邊上面是雨水的“雨”字,下面是一個會意字“天”(這個“天”字後來演變成“而”)。

    “雨”和“天”組成一個“需”字,《說文》中“需”的意思為“從雨而聲,遇雨不進”。《易》對“需”的解釋是:“雲上於天,需”。意思就是說“需”就是馬上要下雨的狀態,這在當時算是一種天文現象。《易》有“需卦”,解釋為:“需,須也,險在前也。”

    古人敬畏自然,交通也不便捷,若是下大雨出門就很容易遇到危險。天上有云,馬上要下雨,就要等雨過了再行路,要學會等待,錘鍊耐心。因此綜合來說,“需”的意思就是天上有云,馬上要下雨了,你就要懂得避雨,不要強行,雨過天晴後再出門。但是也並不是要我們一直不出門,而是要學會等待和磨練耐心。所以“需”有兩層意思:一是知避讓,二是持有恆。當止則止,擇機而行。

    “需”字左邊再加上一個“人”,就是說人應當具備“需”這種智慧和德行,以“需”立身行事,就可以被稱之為“儒”。“儒”從人從需,指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君子。儒者,就是知雨而能待,雨後能再行的人。這就是儒家文化的基本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賣衣服的說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