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源之汲
-
2 # 軌跡96953
問這個問題的應該不是學術圈的。簡單來說,科研論文,特別是自然科學和工程領域,論文只是作為報告階段性研究成果和同行共享的工具,和寫小說不一樣的。一個專案可以能做幾個月,也可能幾年,如果有靠譜的結果,寫論文一週就夠了。以前很多國內單位就看論文的數量,現在國內看的是你論文發表的刊物的聲譽,看的是一個刊物的平均水平,已經是很合理的了。再進一步,得找業內專家去評定一個人的代表作的水平,這個目前國內很難實現,因為真正專家較少還有關係戶等等。比如在歐美頂級高校想要升職,不是看論文數量,得有領域大佬的推薦信說明你在這個領域做出比較大的貢獻才行。目前國內在引進高層次人才使用這個方法,而在普通高校還沒有普遍實行。
-
3 # 飛天豬32636407
不看論文看什麼,這就像高考分數一樣,高考分數能代表能力麼?其實不能,但是至少能保證公平。在沒有更好的評價體系之前,退而求其次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然就是任人唯親,誰和當權者關係好誰上~
-
4 # 乙89998118
說實話吧,目前除了論文,你能找到更好的評價指標嗎?你想怎麼來評價一個人是人才呢?真正創造價值,這個可完全是個主觀題,可是個軟指標。
-
5 # 試問今昔何年
我覺得,既然是學術圈,以論文論英雄沒毛病啊。
你所謂的應用型的,他可以進入市場啊,自然就是英雄人物了。
-
6 # Layton
創造真正的科學研究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是蘋果砸你頭上了,你就能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寫論文,說白了就是你對你進行的研究進行的邏輯性、科學性、系統性的總結。如果你沒有認真的進行研究、或者沒有進行有成果的研究,你是寫不出論文的,如果你真的進行了科學性的真實研究,那麼你一定能寫出和自己研究成果相關的論文,論文的好壞只會區別於你寫的語言水平、邏輯關係。如果你的論文進了一區,除非你造假,要不肯定能證明你的科研能力,一篇優質論文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只有圈內人能懂,如果你覺得那證明不了什麼,那麼你可以自己寫一篇試試。公平是個概率事件,看論文不能做到百分百公平的評價人才,但是能做到大概率的公平。學術圈有腐敗不假,但是如果不把論文作為一個參考指標的話,難道只憑一些人的嘴皮子來衡量一個人才嗎?我想,一個人最起碼要有能客觀證明自己能力的物質材料才好。
-
7 # 科夢極
很多人沒發表過論文,或者發了垃圾論文,來質疑論文的作用。發表論文,其實是研究成果的展示,越是核心的期刊,發表難度越大,要求在理論上必須有創新。而且,各國的科學工作者,都是用論文的方式,相互交流,推動科技進步。要混學術圈,不用論文衡量,用啥衡量呢
-
8 # 弧菱渠立交橋
確實存在有價值論文和無價值論文。發明創造不容易,一個人一生有一二項或幾項較為重要的發明創造,就不簡單了,發表百八十篇論文,那時一種追求,是笑話。真正的發明創造寫成論文發表,是有價值論文,反之,是無價值論文。特別是學位論文,有的導師自己都沒有過發明創造,如何要求弟子科技創新?絕大多數學位論文僅是訓練會寫論文而已。特別是大量的社科論文更不用說了。發明創造是需要功夫、水平和靈感的,先分錢後研究,只能是擠壓出論文了。
-
9 # 茶24590066
因為需要儀式感,象牙塔上風月無邊 ,論文就像件白襯衣,雖然很多人脫了外套其實就是戴著個假領子。衣AVANCIER呢,可以混飯吃。
-
10 # jinlixu357kb
論文與實研室結果都不能直接變成錢,中間隔著投資過程與執行過程及市場運作過程。而論文卻是科技成果的先決條件,論文好壞真假先弄出來再說了。
回覆列表
論文與研究本來並不相悖,但被現在的學術評價體制弄得越來越南轅北轍。
其一,研究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是積跬步而致千里的過程,但現在的學術評價體制卻要求流水線作業,一味求量,多多益善,全不顧研究本身需依循的規律。思未精而求文,猶花未開而求果。明知時候未到,迫於形勢而強求之,強求亦不得,就做了文抄公,改頭換面,移形換影。學術敗壞,難出精品,當然有研究者個人的道德問題,但恐怕催迫太甚亦是原因之一。
其二,研究本自由,無小大之別,但現在的學術評價體制卻把研究框定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現下,在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即代表一個人的研究水平,但核心期刊並不是接受所有的研究課題,論文發表與否,主要看是否能迎合編輯們的口味。結果就變成了為發表而研究,不是研究成熟後而發表。以文為諂,本末倒置,研究跟著發表轉,要想學風不浮躁,難矣。
其三,研究機構、研究者本是平等,但現在的學術評價體制由於過於側重核心期刊論文數量,導致僧多粥少,期刊變成極度稀缺的資源,進而被特權化,一般研究者往往望刊興嘆,同時,這也就為權力交換大開方便之門,看看最近揭出的學術造假事件的主角的名銜,哪個不是久厭糧肉,滿身朱紫呢?
在熟諳編輯老爺的口味後,確定研究方向;在確定研究方向後,追求論文數量;在追求論文數量時,極力攀附編輯老爺,這就是現在的學術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