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老是哭很粘人,我婆婆和嫂子還有別人都勸我孩子哭的時候不要理他,時間久了他就不會老哭了,但是我感覺這樣會讓寶寶沒安全感。可我說不過他們,搞的我也不知道該不該抱了。
-
1 # 了兒發
-
2 # 瑞琪育兒
這個問題,雖然是很普遍’很常見的問題,卻有著很深刻的意義。
總的來說,我認為,孩子哭了是有需求,應該全力以赴地去滿足。
有的時候,甚至在他沒有哭之前就應該給他滿足,而不是等到他哭才去滿足。
當然人非完人,你不可能覺察到孩子所有的不舒服和難受。
而且孩子如果頻繁哭泣,會對大人造成很多養育的麻煩。
有的老人會說,你抱孩子多了,會寵壞孩子,不要經常抱,這樣的看法有科學依據嗎?
從科學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在很多大V博主推薦的書《從出生到三歲》指出,還是是否故意啼哭分兩個時間段。
五個半月之前,寶寶的啼哭是因為不適而啼哭,而五個半月以後,孩子因為智力的發展,他們發現一個新的工具——通過啼哭來獲得陪伴。如果他感到無聊或者失落的時候,他會使用這個工具。而且在後面的時間會更加頻繁。
如何解決?
五個月前,孩子每次哭都去尋找原因,幫他解決身體的不適,給他心靈的安慰。
五個月後,孩子哭了也應該儘量安撫,另外,給孩子提供精彩的世界去探索,減少他感覺無聊的時間。
從心理學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1.及時迴應
2.接納孩子的情緒
在心理學家李雪《當我遇見一個人》的書中提出,嬰兒哭泣,父母應該及時迴應,讓嬰兒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關愛。哭泣是一種情緒,父母應該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撫摸、擁抱、眼神的凝視、柔聲說“我在這裡”等方式,接納和陪伴嬰兒。不要用誇張的哄抱,不停地搖晃去阻止孩子哭。
如果一個嬰兒怎麼哭,父母都不理睬,那麼也許他會變成一個很乖,不哭的嬰兒,但這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在他的生命底色裡就會滿是灰暗,“註定一生孤寂”。
-
3 # 刺眼的小兔子
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立即抱?
看到很多媽媽見孩子哭
第一件事就是抱起進行安撫
……
寶寶小時候都存在讓人抱抱的問題
但這一舉動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當寶哭鬧到底是抱還是不抱呢?
有的專家說了,寶寶一哭就抱,會慣壞寶寶的,以後長大太依賴人,不利於獨立。
然而又有專家說,給寶寶足夠的擁抱、安撫,對他未來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以及穩定的情緒有正面幫助。
寶寶哭了要不要抱?
這簡直就是一個世紀大難題。
為什麼孩子一哭,我們就想抱?
孩子的哭的時候,不管你的選擇是抱還是不抱, 第一念頭幾乎都是抱。
哭喊是一種原始的求生訊號。所有人類在聽到哭聲的時候,都會心跳加速、身體隨之分泌應激的荷爾蒙,本能地想做點什麼,讓哭聲停止。所以說,寶寶一哭家長就頭大、糾結,是有原因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寶寶要是一天哭上好幾次,媽媽會有種特別心累的感覺,其實是身體頻繁切換到應激的狀態的緣故。
因為這些生理反應,我們一聽到寶寶的哭鬧,就本能地想通過最快的方式讓哭聲停止。於是,就有了一哭就想抱的反應 。老人呢,因為身體沒有我們好,聽到哭聲血壓變高心裡發慌,就更容易這樣做。
擁抱襁褓中的小寶寶
為什麼寶寶喜歡被抱?專家表示,小寶寶還沒有行動及自理能力,他們需要父母的照顧及關愛,所以,寶寶需要大人的擁抱。 因為擁抱的時候他可以感受到溫暖的體溫、爸爸媽媽身上的熟悉氣味和親切的聲音,因此,對小寶Bora說,被抱著會讓 他覺得舒服,有被關注的感覺,自然而然會喜歡大人的擁抱。
擁抱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透過環抱、輕拍的動作,會讓孩子情緒發展更為穩定,觸覺、聽覺等感覺統合能力發展更好,還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得到更多的環境刺激,甚至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抱多了沒從此孩子不離手
孩子喜歡被抱,但不表示爸媽就要整天都抱著,因為爸媽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會養成習慣,他會從經驗中學到擁抱的習慣。如果你的孩子醒來馬上有人抱、一哭就有人抱、睡覺也有人抱,那麼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幾乎必須整天抱著他而無法離手,一離手馬上就會大哭或大叫抗議。
抱少了後缺乏安全感
反過來,專家也表示,家長不能因為怕孩子對擁抱上癮,就採取不太抱他或不理睬他的態度。因為孩子是需要情感依附以及刺激學習的,當他有需求時,卻一再沒有得到滿足或響應,久了之後孩子有可能會缺乏安全感,產生焦慮情緒,或是因為缺少刺激造成學習遲緩,或出現對外在環境反應冷漠。
因人而異,依據孩子反應做調整
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太相同,有的孩子出聲安撫或是根據需求換換尿布、喂他喝奶,就可以在大部分時間裡獨立躺著休息或遊戲,可是有的孩子似乎怎麼做都不能讓他滿意,非得大人一直抱著,甚至要大人邊抱邊走來走去才肯罷休。
所以,奔哥建議,父母還是要據每個孩子的反應做調整,儘量從嬰兒階段即採取該抱的時候 抱、該放的時候放,才比較不會發生完全無法離手的情況。
寶寶哭了,到底能不能抱?
能,但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
擁抱會產生大面積的肢體接觸,非常減壓,會讓寶寶快速的感到安全。
大家都知道 1 歲以前哭基本是孩子唯一的溝通和表達方式。當他們不舒服、餓了、累了都會哭,如果父母能及時走到孩子床邊抱起他們,孩子會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感,覺得爸媽在,我很安全。這樣的及時迴應非常有助於嬰兒的心理健康。
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支援親密育兒法的媽媽高興了:看見了麼,抱是對孩子有益的。
但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抱,並不能讓寶寶不哭。
比方說孩子尿溼了,哭了,你抱他會讓他哭的沒那麼厲害了,但並不會讓他馬上停止哭泣。
他會繼續哭,因為尿布還是很溼難受。不過放心,這時候的哭跟心理安全就沒關係了,只是因為身體不適,不需要太在意,要你儘快給他換尿布,身體上的不適逐漸消失了,孩子就會不哭了。
寶寶哭鬧,一般都有不一樣的原因
家長要學會去識別寶寶不同的哭聲
理解他們發出的訊號
並不是所有哭鬧都需要立刻把孩子抱起來~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4 # 小湯圓媽咪
嬰兒哭鬧肯定是有需求,首先看寶寶是不是餓了,尿了,或者拉粑粑不舒服了。還有可能是寶寶哪裡不舒服了,排除這些原因,寶寶還是哭鬧,有可能寶寶只是想要抱抱,尋求哈安全感或者一個人無聊了。這時候就會有人說不能抱,怕把寶寶習慣搞壞了,以後要一直抱著。我是覺得寶寶想要抱著,沒有什麼事的可以多抱一下,我家兩個寶寶沒啥事都抱著,可以抱著看看屋裡的每個地方,跟他介紹這是什麼,讓他認識一下自己的家,雖然寶寶很小,可能會不懂,但是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地方,比如我家寶寶就很喜歡照片牆,還有貼在牆上的畫,每次看見都很激動。
而且多抱抱寶寶,也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等他稍微大一點,就能夠自己玩一段時間了。我家寶寶每天抱很多,到六個月後就可以自己玩一會,沒有別人說的一直抱著。抱還可以培養親子關係,抱著的時候多陪寶寶說說話,有可能寶寶會更快學會說話喲!
-
5 # 淅爸育兒記
即便不抱,也要立即給嬰兒反饋,讓他知道他的需求被瞭解了。
孩子哭鬧時抱還是不抱,這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孩子的心理型別來判斷:
1. 容易撫養型
這類孩子安全感十足,他們的生活節奏十分規律,對環境適應能力也很強,對這類孩子哭鬧時,家長可以不立即抱起,甚至不抱。
你會發現,這型別孩子一哭鬧,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聞到媽媽的體味,就會很快平靜下來;
所以,這型別孩子,家長可以只給孩子聲音和影像的反饋(即及時出現在孩子身邊),而不選擇抱孩子;
2. 困難撫養型
這類孩子安全感十分缺乏,對身邊的一切充滿不信任,而且生活節奏非常不規律,隨心所欲,對環境適應性很差,尤其抗拒新環境、新的人事物。
這類孩子一旦哭鬧,必須立即抱起,用溫暖的懷抱讓孩子感受到他是安全的。
你會發現,這型別孩子一哭鬧,即便是被立即抱起也往往還要再鬧一會兒才能平靜下來。
對於這型別孩子,不但一哭鬧就要立即抱起給予安慰,家長還要去適應孩子的生活節奏,如果強行扭轉,孩子就會變得更加暴躁。
3. 發展緩慢型
這種孩子介於容易撫養型和困難撫養型之間,他們一開始表現得和困難撫養型一樣,生活節奏不規律,抗拒新環境,新人事物,但只要給予他們一點時間去適應,他們就會逐漸向容易撫養型的特點轉變。
這型別孩子需要的是時間和引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看到媽媽的朋友,對方想要抱孩子,但孩子立馬就會哭,陌生人的接觸讓他們感到不安全,但只要媽媽介入,作為橋樑讓孩子認識到眼前這位阿姨是安全的,孩子很快就會接納對方。
而困難撫養型的孩子,是一直拒絕接觸陌生人;
而容易撫養型的孩子,非常享受與陌生人的相處,就是我們通常認為很容易被人拐跑的孩子;
小結:
任何一種撫養方式,都不能適用與所有孩子,再科學的育兒方法,也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盲目追求一勞永逸,公式化育兒,最終只會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
6 # 仟言育兒
有人說,看媽媽與寶寶的關係有多默契,讓媽媽聽寶寶的哭聲就能分辨了。與寶寶聯絡緊密的媽媽,只要聽到寶寶的哭聲,便能立即判斷寶寶為什麼哭,餓了?尿不溼髒了……寶寶要幹什麼她看一眼寶寶就讀懂了。下面我們來看看在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鬧:
一、從生理需求的角度看要不要抱:1、寶寶餓了
由於寶寶胃容量小,開始時吃的量不多,但是吃的次數會增加。判斷寶寶是不是肚子餓,很簡單。可以用手指放到寶寶脣邊試探,寶寶迅速擺出吃奶的架勢,就準是餓了。這時候把寶寶抱起來,他會張著小嘴一直往你懷裡蹭找吃的。
2、尿不溼髒了
尿片、尿不溼髒了,寶寶感到不適就會發聲抗議。家長要特別注意保持寶寶小屁屁的乾燥、清潔,只有乾淨舒爽了,寶寶睡眠才安穩。對於小寶Bora說睡眠質量相當重要,只有睡得好,才能長得好。
3、身體不舒服
如果排除了前面餓了、髒了的問題,抱在懷裡哄都哄不住,寶寶還是哭鬧不止,那要考慮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如,消化不良、腹脹、腸絞痛,腸絞痛可以通過輕柔的按摩緩解痛感,隨著寶寶年齡漸長腸絞痛會慢慢緩解。
二、從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要不要抱:溫飽是基礎,親密的擁抱才能帶來溫暖的安全感。
生理上的吃、喝、拉滿足寶寶,寶寶吃好、睡得香,有利於身體的茁壯成長。但孩子最渴望的是父母溫暖的懷抱。
科學家將剛出生的小猴子與母親分離,給它一個絨布做的“媽媽”,和一個鐵絲網做的“媽媽”,不同的是絨布做的媽媽有柔軟的懷抱,而鐵絲網發媽身上掛著一個奶瓶。科學家發現幾乎所有時間小猴子都呆在絨布媽媽的懷裡,只有餓的時候才去鐵絲網媽媽那裡找奶,吃飽後又立即回到絨布媽媽懷裡,特別是當他受到驚嚇的時候,他會抓著絨布媽媽不放手。由此可見,有奶未來必是娘,孩子更渴望的是溫暖、柔軟的懷抱與媽媽溫柔的話語。
三、要是任由寶寶哭鬧不理睬,會有什麼危害?前面說了,孩子更渴望的是溫暖、柔軟的懷抱與媽媽溫柔的話語。愛的變數是觸感,與食物無關。與經常被抱、被撫觸、被溫柔以待的孩子相比,那些只管餵飽,按照不能嬌縱孩子,不能“一哭就抱”的理論養大的孩子,在以後的情緒發展和社交方面都有較大差異。
經常被抱的孩子:這類孩子哭鬧的次數更少,性格更開朗、能獨自玩的時間更長、食慾與睡眠更好,身體抵抗力較強。不被抱的孩子:這類缺少懷抱的孩子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焦慮、煩躁、身體的生長速度緩慢。以上便是當孩子哭鬧時抱與不抱孩子的區別。所以,我們在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心靈上的關愛及溫暖,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
7 # 如如媽育兒實錄
嬰兒哭鬧的時候,抱或者不抱都會有人持否定意見。有人說嬰兒一哭就抱會被慣壞,還會強化孩子的哭泣行為,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還有人說嬰兒哭泣肯定是要抱的,如果1歲內的孩子經常得不到及時的迴應,將來會缺少安全感。
作為一個母親,我認為嬰兒哭鬧一定要抱起來(尤其是一歲以內),這是身為母親的本能反應,本能地想以最快的速度、方法讓寶寶停止哭泣。
當然,簡單粗暴地說抱還是不抱不能全面的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是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嬰兒哭鬧就抱的好處一歲以內嬰兒的安全感來自於一次次爸爸媽媽及時安慰的經驗中得來的,孩子確信,只要我有某方面的需求,一定會有人迴應我。況且這個年紀的嬰兒唯一的溝通和表達方式就是哭;不舒服就哭,餓了也哭,累了也哭。父母能及時走過去抱起哭泣的孩子,有助於嬰兒的心理健康,孩子也因此會獲得安全感。
嬰兒哭鬧不去抱的危害布萊克曼博士論文有這樣的一段話:
當父母不抱孩子時,嬰兒的哭聲最終會停止。然而,哭泣的消失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安慰的結果。這代表了另一種人的戒斷,如果再重複,就會導致“低等”的幼兒。這樣的孩子哭得不多,也沒有興趣,沒有熱情,即使事情過去了,也可能缺乏對學習等活動得控制和積極性。嬰兒哭鬧了,長期堅持地不去抱。用這樣的方式並不能訓練孩子成為一個堅強的人,而你的孩子有可能變成一個“呆呆”的孩子。哭鬧長期不被抱起的孩子長大後有很大的機會成為沒有熱情,對生活失去興趣,不知道為何而活的人。作為父母,你還要堅持孩子哭鬧不要抱,不哭才抱的極端做法嗎?
對於嬰兒來說,爸爸媽媽對他的態度,就是他存在的意義。餓了,要及時喂他;尿片髒了,要及時幫他換;冷了熱了,要及時幫他適當增減衣服。嬰兒哭鬧,若是都及時得到迴應,這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安全感以及幸福的來源。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放心大膽地及時抱起來吧!及時抱起哭鬧的孩子,並不會因此而慣壞孩子,反而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感受親人的關愛和照顧,通過擁抱孩子的情緒發展也更為穩定。
-
8 # 影子育兒
當嬰兒出現哭鬧時,應該及時找出寶寶哭鬧的原因,如果寶寶由於某些原因而出現哭鬧不安,不及時排查原因,這時就算是抱他也會照哭不誤。
寶寶的哭鬧會有多種原因,如果寶寶是尋求安全感,習慣性放下就哭,抱起就不哭,大多是由於平時家長帶孩子時習慣一聽到孩子哭聲就抱起來,孩子慢慢也就習慣用哭來得到家人抱抱的迴應。
孩子哭了就抱的好處在一歲之內,是寶寶建立安全感的最佳時期,這種安全感來源於孩子需要得到身體和心理安慰時,家人給予及時的迴應。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哭鬧時,沒有得到家人及時的抱抱,那麼也就會影響寶寶安全感的建立。
所以如果家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鼓勵多抱抱寶寶,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哭聲免疫法一哭就抱非常容易養成寶寶不抱就哭的壞習慣,弄得家人疲憊不堪,因此就有了“哭聲免疫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寶寶哭鬧時,不及時給予迴應,讓寶寶哭上一會兒,也是“延遲滿足”的方法,直到寶寶不會以哭來尋求需要。
寶寶哭不抱的弊端讓寶寶對外界缺乏信任,無安全感,寶寶會變得比較“木訥”些,對於還無法用語音表達的寶Bora說,哭聲就是他的表達方式,如果長期得不到迴應,那麼孩子對孩子的性格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寶寶的哭鬧一般都有各種原因,媽媽們在寶寶哭時,不要馬上抱寶寶,仔細觀察,看看寶寶是否餓了,尿了,困了,病了,還是需求安全感,只有找到哭的原因,幫助寶寶解決了問題,寶寶就不會動不動就哭。
-
9 #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
小寶寶從媽媽的子宮裡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她們不會說話,不會表達情緒,唯一會的就是哭,通過哭鬧來尋求幫助。所以家長們聽到寶寶哭了,就想著馬上抱起寶寶哄,殊不知長期的這種哄抱模式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影響,
寶寶哭鬧一般有什麼原因呢?
1、餓了
新出生的寶寶因為胃很小,每次只能吃很少奶,消化的也很快,一般1-2小時就要吃一次。隨著寶寶胃容量的增大,每次吃的奶也會越來越多,每次吃奶的時間間隔也會越來越大。
我們怎麼確定寶寶是不是餓了,所以哭呢?
媽媽要觀察寶寶的用餐間隔,大概時間,如果寶寶哭了,可以用手指輕輕地碰一下寶寶的嘴角,如果他轉過頭來想含住你的手指,一般就是餓了。這也是新生兒特有的覓食反射。
我姐剛生完寶寶之後,只要寶寶一哭,她婆婆就說寶寶餓了讓她趕緊餵奶,還說她奶不夠。有時甚至只和上次餵奶間隔半個小時,就讓我姐再喂一次。這種做法是因為老人家對寶寶哭鬧的原因不瞭解,但是又最擔心孩子餓了冷了(可能因為他們那個時代吃飽穿暖是很難的事情吧)。
2、尿片溼了,或者拉臭臭了
不同的寶寶對這個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面板比較敏感,拉一次尿就覺得不舒服然後哭;有的寶寶尿片全溼了,也沒有太大反應。如果是因為這個而哭鬧的寶寶,換了尿片之後就會不哭。
另外尿片不舒服也可能讓寶寶哭鬧,媽媽準備尿片時要按照尺碼,給寶寶準備柔軟透氣的品牌尿片。
3、衣服鞋襪等不舒服
嬰兒的肌膚非常嬌嫩,有的衣服鞋襪太硬,很容易傷到寶寶柔軟的面板,所以媽媽們買嬰兒衣服一定要買全棉的。衣服最好不要選擇有刺繡的,一般會比較硬,如果繡花的底襯掉了,那層硬硬的圖案還會直接接觸寶寶的面板。
有的時候親戚朋友給的嬰兒舊衣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些穿過的衣服一般不會有什麼化學物質,質地也會比較柔軟,拿回來清洗乾淨就可以穿了。另外衣服襪子買回來記得裡外剪掉線頭,網上看到有個新聞就是嬰兒襪子的線頭沒有剪,穿上之後剛好纏住寶寶的一個腳趾,造成血液不通,甚至可能造成肌肉壞死,所以一定要注意哦。
4、熱了冷了
一年四季天氣變換不定,屋內屋外兩個溫度,給寶寶穿多少衣服才是剛剛好呢,晚上睡覺又要蓋的被子又要多厚呢?
其實寶寶跟大人穿一樣多衣服,擔心的話再加一件就可以了。如果夏天可以在寶寶背後的衣服裡面搭一塊汗巾,出汗後汗巾溼了就趕緊更換。這樣做可以避免頻繁換衣服,和出汗後被風一吹造成感冒,同時進出空調房要注意給嬰兒適當新增衣服。睡覺最好選擇睡袋,這樣可以避免寶寶睡覺時踢掉被子,以致著涼。
5、需要安撫
新生兒對周圍環境感到很陌生,容易沒有安全感,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愛的抱抱了。而寶寶開始認人和纏人之後,哭鬧著想要媽媽抱著安慰(特別是晚上),媽媽就要開始調整策略了。這時寶寶也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哭,但是媽媽不適合一哭就抱著哄,這樣會讓寶寶認為哭鬧了,媽媽就會抱他,養成不好的習慣。
這時候媽媽要陪在寶寶身邊,輕輕拍拍他,和他說說話,隔一分鐘之後再抱起來安撫(每次間隔的時間加長)。這樣寶寶就知道不是一哭鬧,媽媽就會抱他,同時因為媽媽在旁邊陪著說話,也不會有害怕和不被愛的感覺。
6、覺得周圍環境無聊,想看看不同的東西
這種情況可以拿個寶寶沒有玩過的安全的玩具,給寶寶看看和摸摸,並且同時告訴寶寶這個東西的名字、顏色、材料等。又或者帶著寶寶去不同的地方轉轉(外出的話儘量用推車),如果寶寶聚精會神的看著某樣東西(專注看某些東西可以鍛鍊寶寶的專注力,不要打斷他。),不要離開,讓他繼續看,並告訴他這是什麼東西。
7、身體不舒服
寶寶身體不舒服生病後大部分時候都是用哭來表達的。
例如比較常見的:由於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腸的蠕動快慢不規則,造成腸道管壁肌肉痙攣引起的肚子痛是腸絞痛。大多發生在六個月以內吃奶粉的嬰兒身上。腸絞痛的寶寶會大哭不止,食慾不好,媽媽可以參考以下辦法幫助緩解。
儘量吃母乳 ,吃完母乳或奶粉後要拍嗝,排出吸入的空氣。熱敷或者輕揉寶寶的腹部,豎抱、飛機抱,也可以讓寶寶趴在媽媽膝蓋上,按摩寶寶的背部,緩解疼痛。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讓寶寶情緒穩定下來。哺乳媽媽不要吃辣椒、蔥、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少吃豆類、奶製品和含糖多、易產氣的食物,少吃魚蝦雞蛋等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排除以上提到的原因還有腸絞痛的情況,如果寶寶還是大哭不止,就要考慮要不要帶寶寶看醫生,特別是寶寶哭聲尖細,或者虛弱無力的時候必須馬上去醫院。寶寶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細心觀察發現其中的規律,弄清楚他要的是什麼,然後再行動。像有的家長寶寶一哭就抱,或者一哭就餵奶都是不合適的。這不止會讓寶寶現在的需求沒有真正得到滿足,之外,還會讓寶寶過度依賴或者過度餵養。時間久了也會讓他生出一種“只要我哭,你們就要滿足我”的感覺,以後會更加哭鬧不止。
愛是關心而不是縱容,愛是給對方所要而不是給對方自己想給的。陪伴,並且傾聽他真實的聲音。
-
10 #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小寶寶在剛來到這個世上,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如果被媽媽抱起來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聲才更安心。
還有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家人都喜歡不夠這個抱抱那個抱抱,每天都在抱抱中度過。當寶寶習慣被抱著,在放到床上就不樂意了會變得容易哭鬧。所以如果寶寶躺著不哭時,大人不要總是抱起來,養成習慣了日後想改就難了。畢竟寶寶還小,抱得時間長了對身體骨骼發育有影響。
2、安全感缺失
所以寶媽們,寶寶若一直黏寶寶,可能是他心裡特別需要你,別盲目批評,強硬分離,若任由寶寶哭則會傷了寶寶的心,加重寶寶的不安全感。
3、聰明的表現
面對這種高需求寶寶,何嘗不是寶寶聰明的表現,寶媽們要多陪伴,別忽略了及時給予抱抱的安慰。
寶媽們,在寶寶哭鬧不乖時要及時找找原因,只顧著焦躁反而會加重寶寶的哭鬧哦。
寶寶沒出生前在子宮裡被包裹著,抱起來以後也會有安全感了,不是嗎?
要要要!寶寶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沒有寶寶會像女友(成年人裡面一種不成熟的女朋友)一樣無理取鬧的,尤其是小寶寶。想訓練寶寶的獨立性一定不是通過對他求助訊號置之不理這種方式,這樣只會讓寶寶更加缺乏安全感。獨立性,是建立在寶寶有安全感的基礎上的,他知道是安全的,值得信任的,才會自己獨自的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寶寶知道,無論他做什麼都有爸爸媽媽的支援和陪伴。
在寶寶哭鬧時,第一時間將他抱起,給他擁抱,會讓他知道有人在他身邊守護,沒有危險,會讓他平靜放鬆下來,就算他聽不懂,和他說說話,“媽媽在這,寶寶不怕”,“寶寶是做噩夢了嗎”,“寶寶是餓了嗎”,(好吧我承認我是個話嘮)讓他聽到你的聲音,你的聲音堪比Teana,會讓他覺得舒服的,儘管有時候他的哭聲會將你的聲音淹沒,沒關係,也順便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想寶寶為什麼哭鬧,好對症下藥,及時解決。
想到小時候我想要買新玩具在商店裡面大哭,我媽說“哭吧,哭也不給你買”(親媽無疑)然後自己大步流星的往前走,留我一個在原地尷尬的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為了緩解尷尬的情緒只能繼續大哭,然後心裡想著壞媽媽。(當然不是每次都這樣,我可能真的那時候太作了吧,我媽還是特別好的)
長大了,你會發現,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一個人想哭的時候,最想要的就是一個肩膀,一個胸膛(別想歪了,女的也行)說白了,就是想要人安慰,想要尋求一安全感和認同感,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當然,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我們安撫的方式,不僅僅是擁抱,在擁抱的同時,還可以幫助他轉移注意力,讓他從不開心或者不舒服的事情上轉移出來;慢慢的,幫他一起建立規律,哭鬧的時候,抱抱他並可以帶他到一邊冷靜一下, 然後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不要讓任何一個你愛的人,獨自承受悲傷就對了,適度依賴,也有助於倆人感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