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稜兩可: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對問題正反兩面態度模糊。典故:唐朝前期著名詩人蘇味道,仕途順利,官運亨通,僅做宰相前後長達數年之久。但他在位並沒做出什麼突出成績來。他老於世故,處事圓滑,他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同稜)以持兩端可矣。”只要模稜兩可,哪邊都抓不著(小辮子)就行了。當時,人們根據他這種為人處世的特點,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蘇模稜”。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出處:五代 劉昫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譯文:做事要果斷不明白,如果有錯誤,一定會帶來災禍譴責,但模稜以模稜兩可可以了。同義詞:1、含糊其詞:是故意把話說得模稜兩可,不清楚,不明確。拼音:hán hú qí cí出處: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五:“他覺得在 文采 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問之下,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採取些模稜兩可、含混的語句了。”2、含含糊糊:含混不清的樣子。拼音:hán hán hū hū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老太太與鳳姐姐方才說話含含糊糊,不知是什麼意思。”譯文:老太太與鳳姐姐才說話含含糊糊糊,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模稜兩可: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對問題正反兩面態度模糊。典故:唐朝前期著名詩人蘇味道,仕途順利,官運亨通,僅做宰相前後長達數年之久。但他在位並沒做出什麼突出成績來。他老於世故,處事圓滑,他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同稜)以持兩端可矣。”只要模稜兩可,哪邊都抓不著(小辮子)就行了。當時,人們根據他這種為人處世的特點,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蘇模稜”。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出處:五代 劉昫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譯文:做事要果斷不明白,如果有錯誤,一定會帶來災禍譴責,但模稜以模稜兩可可以了。同義詞:1、含糊其詞:是故意把話說得模稜兩可,不清楚,不明確。拼音:hán hú qí cí出處: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五:“他覺得在 文采 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問之下,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採取些模稜兩可、含混的語句了。”2、含含糊糊:含混不清的樣子。拼音:hán hán hū hū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老太太與鳳姐姐方才說話含含糊糊,不知是什麼意思。”譯文:老太太與鳳姐姐才說話含含糊糊糊,不知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