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很細心呀,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我也是頭一次注意到。
確實,現代漢語中這個字大多是“忍耐”“忍受”的意思,例如:“你先忍著點兒。”“這要我我可忍不了。”
而在古代,這個意思也很常見。比如《論語·衛靈公》有“小不忍則亂大謀。”再比如成於古代而沿用至今的“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這樣的成語。
不過“忍”字還有另外的意思,《康熙字典》說“安於不仁曰忍”。個人猜測,這或許延伸自“忍受住良心的拷問”進而表達“狠心”?《詩·大雅》有“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有“君子秉心,維其忍之。”都表達此義。現代漢語裡的“忍心”也是如此。
那麼“殘忍”這個詞,大概就是表達“兇殘”的殘,加上“安於不仁”的忍,二者構成的詞吧。
如此看來這個合成詞的詞素意義直觀明確,誕生固定的過程大概沒有需要深究的地方。倒是可以再搬一個古代使用它的例項,《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引用資料大部分來自漢典,感覺挺好用的w
題主很細心呀,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我也是頭一次注意到。
確實,現代漢語中這個字大多是“忍耐”“忍受”的意思,例如:“你先忍著點兒。”“這要我我可忍不了。”
而在古代,這個意思也很常見。比如《論語·衛靈公》有“小不忍則亂大謀。”再比如成於古代而沿用至今的“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這樣的成語。
不過“忍”字還有另外的意思,《康熙字典》說“安於不仁曰忍”。個人猜測,這或許延伸自“忍受住良心的拷問”進而表達“狠心”?《詩·大雅》有“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有“君子秉心,維其忍之。”都表達此義。現代漢語裡的“忍心”也是如此。
那麼“殘忍”這個詞,大概就是表達“兇殘”的殘,加上“安於不仁”的忍,二者構成的詞吧。
如此看來這個合成詞的詞素意義直觀明確,誕生固定的過程大概沒有需要深究的地方。倒是可以再搬一個古代使用它的例項,《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引用資料大部分來自漢典,感覺挺好用的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