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中國明朝時期的政府機構,是明政府的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1420年,即永樂十八年,明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廠」的新官署,地點位於京師(今北京)東安門北。東廠的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東廠在設立之初,就由宦官擔任提督,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隸役、緝事等官校由錦衣衛撥給。東廠和錦衣衛都是中國明朝政府的特務機關,但是東廠地位相對較高。和世界各國各歷史時期專為獨裁統治者一人服務的各種秘密警察機構一樣,由於其鎮壓手段的殘酷性,且因向獨裁者邀功或其私利而導致大量冤假錯案,東廠在社會上的口碑極差。明朝滅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朝廷便沒有再設立類似的機構。
東廠,中國明朝時期的政府機構,是明政府的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1420年,即永樂十八年,明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廠」的新官署,地點位於京師(今北京)東安門北。東廠的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東廠在設立之初,就由宦官擔任提督,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隸役、緝事等官校由錦衣衛撥給。東廠和錦衣衛都是中國明朝政府的特務機關,但是東廠地位相對較高。和世界各國各歷史時期專為獨裁統治者一人服務的各種秘密警察機構一樣,由於其鎮壓手段的殘酷性,且因向獨裁者邀功或其私利而導致大量冤假錯案,東廠在社會上的口碑極差。明朝滅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朝廷便沒有再設立類似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