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狐狸說水滸

    平陽狐狸,回答問題

    高陽酒徒酈食其,年過六旬,在秦末亂世中,東奔西走,合縱連橫,為滅秦抗楚,立下汗馬功勞。最後成功說齊,卻功成身死,凶手不止一個。

    高陽酒徒,頂級說客

    (酈食其)

    高陽酒徒,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成語,表達一種狂放不羈瀟灑任性的狀態。這個成語出自漢初說客酈食其,原名酈冀,字食其,河南高陽人。

    從小喜愛讀書,狂放不羈,孤傲不遜,年過六旬仍然只是一個守門人。卻在秦末亂世的短短几年間,合縱連橫,滅秦抗楚,成就一代頂級睡客。

    選擇劉邦,見面受辱

    (漢高祖 劉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酈食其視而不見。後聽劉邦從此經過,便果斷毛遂自薦,選擇劉邦。

    劉邦召見酈食其時,正在洗腳,兩個美女正在給劉邦做足療。翻看史書,劉邦應該是歷史上最喜歡做足療的皇帝了,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酈食其十分不悅。通過一番道理說服了劉邦,劉邦方與其以禮相見,賜於酒食,待為上賓。從此跟隨劉邦左右,直到身死。

    成功說齊,韓信動兵

    (韓信 劇照)

    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對峙時,酈食其向劉邦請求出使齊國,說服齊王投奔劉邦,以牽制項羽削弱項羽的勢力。

    酈食其出使齊國,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齊王田廣投降劉邦。於是齊王田廣歸附劉邦 ,70 餘城不戰而降。

    而此時韓信領兵在黃河以北,征服趙國魏國代國燕國。正陳兵齊國邊境。聽說酈食其一張嘴皮就成功說服齊國 70 餘城來降,便借齊國防備鬆懈之時,突然發兵攻滅齊國。

    酈生被殺,三大凶手

    (劉邦 劇照)

    齊王田廣本與酈食其達成協議,放鬆警惕,天天與其飲酒作樂,十分快活。後聽韓信發兵攻齊,十分惱怒,認為酈食其言而無信,便將其烹殺。

    酈食其之死,田廣是直接凶手,韓信和劉邦也對此負有責任。

    韓信爭功,不顧實際情況出兵伐齊,導致酈食其被烹殺。而劉邦在其出使齊國併成功說齊的情況下,並沒有下詔韓信,讓其停止發兵而讓韓信鑽了一個空子。

    所以,酈食其之死,是田廣韓信劉邦三人共同造成的悲劇。

    功成身死,其子封侯

    (酈食其)

    酈食其追隨劉邦,其子酈介也在軍中為劉邦服務,但其功勞不足以封侯。

    公元前 195 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之後封賞功臣,思念酈食其,便破例將其子封為高粱侯。

  • 2 # 遊子dream

    比起“敵國破、謀臣亡”,“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作千秋雄鬼死不還家”紀念酈食其的這幅輓聯更令人動容。其自幼家境貧寒,卻甚愛讀書,因而練就了一張口若懸河、巧舌如簧的嘴皮。然而因時運不濟,大器晚成的酈食其在花甲之年才華方得以施展。可未過幾載,便客死異鄉,著實令人惋惜。

    酈食其以“高陽酒徒”之名拜謁劉邦,倆人一見如故。在群雄紛爭的年代,酈食其慧眼識明主,自跟隨劉邦後,以謀臣身份屢立戰功,尤其是我們所熟知的用計助劉邦克陳留以及遊說齊王歸順,這兩大戰績令他一舉成名,可後者也讓他葬送了性命。

    當年他去到齊國,面見齊王,以三寸不爛之舌勸降,從而獲取齊國七十座城池。而當時奉命討伐齊國的淮陰侯韓信聽從謀臣蒯通的建議,趁齊國軍士不備,準備夜襲。本來已達成和平協議的齊王聽說漢軍偷襲,將責任全歸咎於酈食其,認為自己受騙,便令其阻止漢軍進攻,否則將其烹殺。此時的酈食其深知已被陷於不義之地,多說無益,便直接拒絕齊王,甘願領死。就這樣一代謀臣被烹殺至死,享年65歲。

    從中可以得知,酈食其因豪放不羈而受到重用,又因傲骨不屈被殘害至死。縱觀其一生,雖僅有五年光輝事蹟,卻值得世人永遠銘記。

  • 3 # 古今通史

    酈食其可說是大器晚成,雖然飽學多智但時運不濟,想成就一番事業但總要先把肚子填飽,所以長期屈就於看門大爺的職務,就這還是賞臉給碗飯吃,因為這兄弟當時真的是虛歲六十的人了,那年月能活到這歲數的真心不多,誰不想找個年輕力壯精明強幹的小夥兒看門,畢竟不是小單位看夜,而是城門的門卒。

    之所以說是賞臉給碗飯吃,是因為獲得這份工作,全憑酈食其在高陽小有名氣,人稱“狂士”,博學多才,能言善辯,心思縝密,性情豁達,也沒法不豁達,六十多的人了,一點家業幾乎沒有,有錢都喝了酒,趕上心眼窄的早就撞牆重新投胎碰運氣了。

    酈食其初見劉邦確實受到慢待,但幾句話侃過來劉邦信服他的能力,也就愈發看重,而且酈食其也沒那麼弱勢,人家是帶資進組,劉邦沛縣不過拉了三千子弟,酈食其的兄弟酈商手中人馬比劉邦多三成,酈食其被劉邦召入幕府,酈商也隨後歸入麾下,這哥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酈食其雖然清貧,但有傲骨,陳勝軍路過陳留,酈食其堅決看門不為所動,劉邦路過陳留的時候他看出來部隊的意志品質遠超前者,所以才甘心投奔。

    酈食其毛遂自薦,守門人也算厚道,也可能是同為門衛吧^_^,沒有看不起酈食其,直接通稟劉邦,但卻依據自己的感官對劉邦說是來了個儒生讀書人,劉邦對儒生向來沒有好印象,根本懶得搭理,拒絕接見這個素未謀面的書呆子。

    酈食其聽了劉邦對讀書人的評價,立刻拔劍狂罵同行,你告訴沛公,我是高陽酒徒,不是讀書人,門卒只能再次稟告,劉邦一聽不錯,哥倆身份挺般配,見就見吧。

    酈食其入內看見兩個使女正在給劉邦洗腳,劉邦還徜徉在足浴的快感中,看不慣劉邦嘴臉的酈食其問道,你是想幫著秦王打諸侯呢,還是想幫著諸侯打劉邦呢?

    這不廢話麼,劉邦被氣得來了精神,大罵酈食其是書呆子,你個豎儒,秦王暴政,天下諸侯都要討伐他,腦子有病才會幫秦王抵禦諸侯。

    酈食其:既然你要滅除秦王暴政,為何如此傲慢的態度來對待一位長者呢?

    劉邦的好處是什麼,聽勸,一旦聽進去麵皮可以舍,腰桿可以彎,立刻停止洗腳,起身謝罪,讓酈食其主位入座,劉邦有拉攏人才的意識,每到一地主動打聽也好,手下來報也罷,都能聽到些當地的人才訊息,酈食其這個人他是聽說過的,聞名於陳留,只是覺得他是儒生,而“豎儒”思想在頭腦中根深蒂固,所以沒當回事而已。

    這就是二人的初識情況,酈食其不用點手段根本見不到劉邦。

    酈食其的經典案例主要就是陳留和敖倉的行動建議。

    劉邦可說是流氓出身,不講什麼繁文縟節,他也不是被蒙大嚇大的,貌似虛心的將酈食其請入上座,就是要驗證一下酈食其的本事,如果酈食其沒本事,那就呵呵了,早走不過羞辱,晚走就是暴打了。

    劉邦請教酈食其,破秦如何行事?

    酈食其分析形勢,以你這幾千人馬想破強秦不如一頭撞死來得痛快,簡直就是羊入虎口,當務之急是拿下陳留這個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而且陳留糧食很多,先要把部隊的口糧問題解決。

    酈食其也算名人,認識陳留縣令,於是主動請纓充當說客,投降則已,負隅頑抗的話我就在城中做個內應,到時候見機行事。

    當時的劉邦沒什麼實力,名氣也不大,陳留縣令左右為難,他也怕死,不過論實力的話,把劉邦和強秦放在天平,傾向何方不言而喻,所以最終還是把賭注投向了大秦,以保自己身家性命。

    酈食其表面不動聲色,半夜潛入縣令府宅殺掉縣令,提頭去見劉邦,劉邦大喜過望立刻展開攻勢,城中剛做抵抗,酈食其把縣令的頭顱掛在高杆上給城中士兵觀看,你們的老大已經死了,乖乖投降,抵抗者殺無赦,糧食外加幾千士兵就這樣輕鬆入袋,對當時勢弱的劉邦來說,這不單是實力的擴充,酈食其還為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公元前204年秋,項羽攻打漢軍,劉邦被圍困在滎陽、成皋一帶,劉邦只想著駐紮在鞏縣抵禦楚軍,酈食其則反對劉邦這個決定,軍民皆以糧為本,敖倉在滎陽境內,這裡是天下糧食的物流中心,如果不把滎陽拿下,今後部隊的資源將會出現問題,現在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荒地越來越多,糧食彌足珍貴。

    而成皋是戰略要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無論成皋還是滎陽敖倉都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事實證明,酈食其的判斷完全正確。

    靠一張嘴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為何卻被煮成肉湯?

    對此事進行分析的文章很多,我們只講“爭功”這個基本事實:

    韓信首先受命攻打齊國,但是達到平原後按兵不動,劉邦非常著急,酈食其給劉邦分析,齊國國土廣沃,地勢險要,又有二十萬精兵,以咱們的實力去攻打,未必能克敵制勝,不如我去勸降,以這種方式消除隱患,讓齊國為我所用,劉邦深以為然,遂派酈食其出使齊國。

    酈食其到了齊國給齊王分析了天下大勢和楚漢優劣,對齊王說,項羽弒主且毫無信義刻薄寡恩,而劉邦打項羽屬於討逆範疇,站在了道德和信義的制高點上,超多人歸順劉邦,項羽是無法取勝的,如果你不能審時度勢的話,將來可能會迎來滅頂之災。

    齊王大驚:如果我歸順,劉邦就不打我了麼?

    酈食其說,自然如此,我就是為此而來,不但劉邦知曉此事,我還會讓韓信修書一封給齊王你,說明同意退兵,不會侵入齊國。

    齊王如約拿到了韓信的書信,非常高興,不但熱情款待了酈食其,還錯誤的下達了指令,這令齊軍麻痺大意疏於防備。

    韓信剛想按照約定退兵,韓信的軍師蒯通卻攔下了韓信,他建議韓信應該馬上進攻齊國:

    酈食其雖然說服了齊王,但我們應該趁著齊王沒有正式歸順的這段時間,主動向齊國發起進攻,這樣一來我們並不算是背約;

    我們並沒有接到漢王停止攻擊的指令,而且我們受命在先,對齊國展開攻擊沒有錯處;

    酈食其只靠嘴就能拿下齊地七十城,我們一年多才打下趙國五十城,合著咱們的功勞還不如一豎儒?

    韓信貪功心切直接開拔進入齊國腹地攻擊,本以為相安無事的守軍被打個措手不及一潰千里,不久韓信就抵達齊都淄博,齊王大怒痛罵酈食其首鼠兩端背信棄義,並要求酈食其馬上寫信讓韓信退兵,否則我烹了你。

    酈食其拒絕,我是不會阻止韓信的,於是齊王命人將酈食其推入燒開的大鍋。

    酈食其的氣節只是其一,以他的智慧當時也想到了自己根本毫無退路,韓信既然能夠毫無顧忌的兵臨城下,自己這枚棋子早已淪為棄子,多說無益,無論自己如何的巧舌如簧也不會更改韓信的決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更可況這箭矢現如今已經臨近靶心了呢。

    酈食其在能力上可能不如張良、陳平,但根紅苗正,沒跟過其他主子,不似張、陳二人,而且非常對劉邦脾氣,後來酈食其的兒子不夠條件也被封侯,就是劉邦對酈食其的感念和補償。

    韓信“貪功之念發於隱微,而血已漂櫓也。”,從戰略上來講,並不能說武力佔據齊國是錯的,這反而有益於劉邦,或者說從根本上解決了隱患,但出發點確是貪功,這毫無疑問,為此還犧牲己方陣線的智囊團代表,所以因此為後世所詬病。

    .

  • 4 # 依稀說史

    劉邦手下能人特別多,能人的種類也特別多,各種各樣的人才都能在劉邦手下發揮自己的才能。劉邦手下有韓信這樣的統帥型人才,有樊噲這樣的武力型人才,有蕭何這樣的政治型人才,有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型人才,有張蒼這樣的禮儀型人才,也有酈食其這樣的說客型人才。酈食其可以堪稱是劉邦陣營中第一說客,也是一個因為遊說而榮耀,因遊說而喪命的人。

    雖然韓信在其他戰場上取得重大成果,但是並沒有緩解劉邦在成皋——滎陽一帶的劣勢。面對軍事上的劣勢,酈食其向劉邦提出了兩點建議。第一點,繼續在成皋——滎陽一線堅守,佔據敖倉的糧食。第二點,由自己出使齊國,說服齊國投降。對於劉邦來說,不用一兵一卒可以說服齊國自然再好不過。即使說服不了齊國,劉邦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劉邦爽快地同意了酈食其的建議。酈食其帶著自己的使命前往齊國。

    劉邦派酈食其遊說齊國的時候,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酈食其說齊之前,劉邦還給韓信下達殲滅其他諸侯國的命令。酈食其說齊之時,這道軍令也沒有解除,也具有效力。

    “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

    蒯通非常聰明,他也敏銳地看到了劉邦命令中的漏洞,認為即使韓信進軍的話,也合情合理。打動韓信的不是蒯通發現了劉邦命令的漏洞,而是酈食其威脅到了韓信的軍功。韓信辛辛苦苦幾年打下的城池,還沒有酈食其一張嘴說降的城池多,自然令韓信難以接受。韓信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別人的功勞超過自己的軍功。所以韓信才決定繼續進軍,用武力攻滅齊國。

    “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

    酈食其自然知道他不可能阻止韓信進軍,也不願意在臨死之前失去自己的節操。酈食其不願意乞求齊王,也不願意乞求韓信,於是大義凜然地對齊王說:

    “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

    酈食其說完這些話之後,惱羞成怒的齊王下令將酈食其烹殺。一代名說客成了一鍋肉湯。

    對於劉邦來說,韓信以武力攻滅齊國,要比酈生說齊的效果更好。齊國答應投降,但是軍隊和國家還掌握在田氏手中,齊國並不會真正稱為大漢的一部分。齊國隨時都可能再背叛劉邦。韓信攻滅齊國的話,齊國現有的統治根基便不復存在,齊國的土地便成為大漢土地的一部分。

    高陽酒徒酈食其做為一名說客深得劉邦喜愛,雖然才華不及張良、陳平等人,也為劉邦立下赫赫功勞。酈食其不懼風險隻身前往龍潭虎穴的齊國,足以體現酈食其的膽識。面對死亡的時候,酈食其守住了自己的節操,也保全了自己的風采。酈食其是一個非常值得後世記住的歷史人物。

  • 5 # 似如故人來

    酈食其是劉邦帳下的一個頂級謀士,他本來是一個底層的小保安,因為不安於現狀,就投靠了劉邦。

    劉邦這個人,很愛才。不管你出身如何低下,只要你能為我所用,可以做對我有利的事情,那麼,我就會重用你。

    在劉邦滅秦的時候,酈食其就立下過大功。

    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和劉邦打的是難解難分。韓信在北方開闢了新的戰場,更是捷報頻傳。

    這時候酈食其覺得自己也要為劉邦做點事了。

    那時候除了齊國之外,基本上都已經被韓信給攻打了下來。

    所以,酈食其就告訴劉邦。自己要出使齊國,勸說齊王投降劉邦。

    劉邦知道酈食其是個說客,有很大的本事,若是酈食其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齊國給說投降了,那豈不是好事一樁。

    所以,他就准許了酈食其,讓他出使齊國。同時,韓信也帶著大軍想要去攻打齊國去呢。

    因為酈食其是坐著馬車到的齊國,所以,他的速度比韓信塊,他就先到達了齊國。當時的齊王是田廣,宰相是田橫。

    酈食其說服田廣,讓他投降劉邦。原因是項羽馬上要敗北了。最近韓信又是敗趙國,降燕國、破代國,這些事蹟田廣也不是不知道。

    並且酈食其還答應,只要齊王田廣投降劉邦,以後,劉邦還是讓他繼續做齊王。對他的利益是沒有損害的。

    田廣權衡再三,覺得沒必要給劉邦撕破臉。所以,他就選擇了投靠了劉邦。並且投靠劉邦的訊息,田廣也告知了他的軍隊。

    這也就意味著齊國的軍隊,和劉邦的漢軍已經是一夥的了。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項羽。

    不得不佩服酈食其,他一開口,就把擁有七十座城池的齊王給說服了。

    就在田廣宴請酈食其他們要慶祝一番的時候,偏偏發生了意外。這個意外正好是來自於韓信。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酈食其前來齊國的時候,韓信也來了。只不過韓信比酈食其來的慢一些而已。

    當韓信來到了齊國邊境,他聽說酈食其已經說服了齊王歸順劉邦。所以,這時候韓信就想帶著自己的士兵,回去了。

    就是在這個時候,韓信的謀士蒯通攔住了韓信,他告訴韓信,漢王劉邦有給你下退兵的命令嗎?

    韓信說沒有呀。

    蒯通說沒有接到命令,你就擅自撤退,這叫抗旨不尊。本來人家漢王是讓你打下齊國來的。齊國你不打就走了,這叫怎麼回事?

    緊接著蒯通又說,儘管現在田廣已經投降了酈食其,但是,齊國投降不是你韓信的功勞,你想想你韓信,吭哧吭哧,帶著幾萬大軍,費了老鼻子的勁,拿下來的最大的國家,就是趙國,趙國僅僅只有七十座城池。

    你再看看人家酈食其,一個人一張嘴,就拿下來了齊國的七十座城池。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劉邦論功行賞的時候,你的功勞肯定是在酈食其之下的。

    韓信一想也對,那怎麼辦,不管了那就開打吧。

    韓信就是在齊王田廣解除齊國軍隊,對漢軍防備的情況下,韓信帶著士兵偷襲了齊國的。當時韓信的漢軍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他們就把大半個齊國給佔領了。

    田廣得到了韓信攻打齊國的訊息,他一時不知所措,難道自己被酈食其給耍了。

    所以,田廣以為是酈食其和韓信合謀來攻打齊國的。他們就把酈食其給抓了起來,然後讓酈食其說服韓信退兵。

    酈食其也是一臉的懵逼,明明劉邦是派自己來說服齊王了,為何韓信又帶兵來攻打齊國呢?

    這時候既然韓信選擇了攻打齊國,即使他想讓韓信退兵也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酈食其堅持不承認自己和韓信合謀騙齊王的,他也說服不了韓信。這時候酈食其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所以,他就告訴田廣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韓信攻打齊國和我無關,我是不會勸說韓信退兵的,你要殺就殺吧。

    田廣之好安排下人,煮開了水,把酈食其給烹了。

  • 6 # 葉子寫實

    酈食其,是楚漢相爭時劉邦的主要謀士之一。他是平民出身,沒有政治背景,愛好讀書,是一介儒生。酈食其有才,性格也狂放,桀驁不馴,被稱為“狂徒”。但是他的眼光卻是很準的。酈食其在家鄉陳留做門吏時,陳勝吳廣舉兵反秦,失敗後項樑又採用范增的建議立楚懷王的後人羋心為王,收復楚國的民心並迅速壯大。酈食其卻認為這些人只會擺貴族的臭架子,更是剛愎自用,成不了大事。後來他反而去投靠了勢利更小的、輕慢儒生的劉邦了。

    酈食其投靠劉邦時,同樣受到了劉邦的冷眼,還要把他趕走。酈食其只好在大帳外大喊,“我不是儒生,我是高陽酒徒。”這才被劉邦重新召見。

    酈食其一生為劉邦多次獻計,並經常遊說於各諸侯之間為劉邦爭取同盟,為楚漢戰爭種漢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勸降陳留

    酈食其剛剛投靠劉邦時,就給勝利收復了陳留。酈食其和陳留的太守是熟人,他主動請纓去說服太守歸降劉邦,兵不血刃的取得了陳留。為劉邦在進入咸陽的過程中爭取了時間。

    劉邦於項羽在滎陽對峙,多次在滎陽、成皋被項羽圍困,因此想放棄成皋以東的地盤;屯兵鞏、洛以與楚軍對抗。酈食其勸說劉邦不能放棄,並建議他攻取附近最大的糧倉——敖倉,使得軍隊有充足的後勤補給,也就取得的持久戰的資本。其實也是如此,在以後的戰爭中,沒有敗績、不可一世的項羽正是因為在糧草上出了問題才走向了四面楚歌的危局。

    遊說齊國,慷慨赴死

    滅掉戰國、魏國、燕國的韓信,看到酈食其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有點急眼了,也做出了他生平第一件不道義的事,不顧漢王的信義,不顧酈食其的生死,趁著齊國的不防備趁夜帶兵偷襲了齊國。

    酈食其的死韓信是主要責任人,也是劉邦諸多謀士中死的最冤的一個。同時韓信的行徑也在齊中國人心中埋下了不守信用的種子,以至於齊國滅亡後,田橫依然佔據孤島不肯投降,直到自殺身亡,而他的五百多門客也都自殺追隨主人而去。

  • 7 # 蟻史為諫

    劉季不是項羽,他沒有文化而且打戰也不行。

    在進攻咸陽的過程中劉季的軍隊只有一個原則“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在很多次戰役中劉季都是以“繞路”而結束戰鬥的。

    劉季繞路到高陽的時候酈食其出現了。酈食其主動求見劉季,劉季第一次見酈食其的時候正在做足底按摩(這是很不尊重人的表現);酈食其以其三寸不爛之舌將劉季說的服服帖帖。

    在後來的攻城掠地中劉季一般都採用溫和的方式。

    只要秦軍投降,他尚待俘虜。

    於是乎自從酈食其出現後劉季軍團一路高歌,很快就率先攻取了咸陽,俘虜了秦王子嬰。

    韓信帶領的軍隊滅了趙、魏、韓等國,目前的國際形式是楚漢齊三足鼎立。

    楚國軍事最強,漢軍最有錢,齊國地理位置優越,楚漢爭霸誰能得到齊國支援誰就能勝利。

    劉季首先派韓信帶領軍隊征戰,後來分析形式又派酈食其出使齊國(試圖說服齊國)。

    本來事實到這裡就應該是聯合滅楚了!可是韓信認為自己拼死拼活的打了好幾年才奪得了50多座城池,酈食其憑著一張嘴就得到了70座城池;而且他接到的命令是攻取齊國。

    出於爭功的考慮,在酈食其說服齊國投降,齊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韓信帶領軍隊佔領了齊國。

    田橫認為這是酈食其的計謀,於是在城破之前將酈食其丟到鍋裡煮成了肉湯……

    酈食其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活命的機會。只是小編不明白酈食其在完成任務以後為什麼不回國彙報工作,而是在齊國花天酒地、最終被韓信坑死……

  • 8 # 歷史知事

    酈食其一張嘴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為何被活活煮死?

    這個人,就是智謀不亞於張良、口才不亞於張儀的酈食其。

    酈食其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讀錯,準確的讀法是:lì、 yì、 j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呂雉有個姘頭,叫審食其,和他同名不同姓,比酈食其幸運多了。

    當劉邦在陳留附近攻城略地時,酈食其跑到軍中,求見劉邦。酈食其以酒會友,一下子成了劉邦的好朋友。酈食其是讀書人,劉邦是文盲,兩人十分互補。酈食其拍著胸脯對劉邦說“兄弟放心,我一張嘴就能給你開啟通往咸陽的路!”果然,酈食其第二天就找陳留縣令勸降,縣令不同意,酈食其直接一刀砍了縣令,帶著人頭給劉邦交差了。最後縣令的人頭,成了通過陳留城門的鑰匙。

    毫不過分地說,酈食其應該是劉邦入咸陽,取得關中的頭號功臣。對於劉邦來說,酈食其不只是一個陪酒員,還是手下第一縱橫家、外交家。

    劉邦東出與項羽爭雄時,酈食其曾遊說魏王豹歸附劉邦,魏王豹拒絕。一路上酈食其把魏王豹手下的主帥及騎兵、步兵將領摸得一清二楚,知己知彼,漢軍再次勝利。

    公元前204年,韓信受命攻打齊國,卻停在邊境上不動了。酈食其說服劉邦拿下滎陽的敖倉,控制糧食,然後請命勸說齊王歸順漢王。

    酈食其到了齊國,很快勸降了齊王。齊王也長了心眼,說你們當初勸降秦軍,又攻打秦軍,如何能讓人相信?酈食其對齊王說,這還不簡單,我馬上寫信讓韓信退兵!果然,韓信聽到齊國已經投降,就回復給齊王使者,承諾漢軍和齊國不再開戰。

    韓信不想打了,可是蒯通勸他要打。蒯通原來叫蒯徹,因為避諱漢武帝的名字改為了蒯通。蒯通說:

    韓信是個老實人,那有蒯通那麼多的彎彎腸子。一聽攻打齊國對自己好處大,就發兵攻打齊國,很快就把齊國給滅掉了。

    在自己的國家被滅亡之前,齊王把所有的怒火都撒向了酈食其,把酈食其推到了沸騰的油鍋邊。酈食其說:“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說完之後,就被丟進了油鍋,活活烹死。

    當韓信死的時候,說出了那一句“悔不聽蒯通之言!”實在是腸子都悔青了。

    酈食其之死,從本質來說是韓信和劉邦的權力之爭,這場爭鬥一旦開始,雙方都沒有單獨退出的機會。當韓信決定放棄時,其實給自己判了死刑。

  • 9 # 帝國烽火

    酈食其首先在陳留就說服陳留縣令,幫助劉邦攻佔了陳留,被封為廣野君。而後劉邦攻武關的時候,又是酈食其憑藉自己的三寸不亂之舌說服了武關守將,劉邦得以不戰而取武關。

    當然酈食其的長處不在此,他很快又為劉邦建立的一件大功。在劉邦與項羽對峙榮陽時期,韓信已經帶兵攻破了魏國,趙國,連下50多座城池,正準備進攻齊國。這時候酈食其站出來了,他像劉邦主動請纓前往齊國,要說服齊王田廣來降。

    韓信得知酈食其單單依靠一張嘴就說服齊王歸降,一下子讓漢軍增加了70多城,而自己奮戰一年才打下來50多城,心中感覺憤恨和嫉妒。加上齊王田廣現在歸降漢軍,依舊有強大的實力,隨時都可能反覆。所以韓信趁齊國沒有防備進攻齊國,很快就打到了國都。

    韓信攻齊的這件事在軍事上是完全正確的選擇,後世的李靖滅突厥也是採用此謀。當時李世民派遣唐儉與突厥和談,而李靖認為這是“韓信滅齊”的謀略,所以他率領5000騎兵飛躍陰山,一舉滅了突厥,而且由於事發突然和談使者唐儉並沒有被殺死。但是韓信此舉不伶惜酈食其的生命,也是韓信悲劇人生的因果輪迴吧。

  • 10 # 國史通論

    李白在《樑甫吟》中歌頌了劉邦手下出色的謀士“高陽酒徒”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其中“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說的就是酈食其憑出色的口才說服了擁兵二十萬的齊王田廣背叛項羽,轉投劉邦。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在項羽的打擊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漢三年秋,項羽擊漢,拔滎陽,漢兵遁保鞏、洛),他準備繼續向西撤軍,而此時酈食其提出,漢軍不但不能夠西退,反而更應該逆流勇進,向東收取滎陽,佔據敖倉,“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酈食其繼續分析說現在大將韓信已經率兵平定了燕國和趙地,只剩下了最難啃的骨頭——齊國。而“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於歷城,諸田宗彊,負海阻河濟,南近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所以,出兵攻打齊國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若想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只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即派說客遊說齊王,讓他主動納土歸降。

    酈食其奉命會見齊王田廣之後,對他陳述了追隨劉邦和項羽的利害關係,總之一句話——跟著項羽不但得不到好處還會被猜忌,跟著劉邦則能保住富貴並且有更多的上升空間。田廣聽從了酈食其的意見,撤去了對漢軍的防備,天天與酈食其置酒高會(罷歷下兵守戰備,與酈生日縱酒)。

    但是正在北伐的韓信卻在此時毅然決定了繼續出兵攻打齊國——漢王劉邦下令讓他平定燕國、趙國和齊國,現在儘管齊國已經投降了,可是漢王並沒有下令讓他停止進攻啊。再說了,韓信就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不打仗怎麼體現自己的價值?軍事天才韓信率領精兵一路向東,齊國卻完全沒有防備,所以齊國都城臨淄很快就淪陷了。

    此時,田廣要求酈食其替他給韓信求情,希望韓信撤兵,酈食其的回答是:“老子才不管呢!要殺要剮隨便你,反正我大漢已經勝利了(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

    就這樣,齊王田廣烹殺酈食其,旋即向東逃遁。

  • 11 # 軟腳蝦—拭目以待

    看回答大多隔靴撓癢,一是把酈食其當成是蘇秦張儀那種縱橫家,而沒有看到他和陸賈都是儒家辯士;二是對司馬遷《史記》沒吃透。

    酈食其是一個具有很深儒家信仰的人。

    他加入劉邦勢力的過程很有意思。其未入劉邦軍前,在家鄉喜歡讀書,但窮困潦倒,吃穿都成問題,好不容易弄到一個看門工作(那個時代有些犯了罪的人會被罰去看門),都不服從領導,被鄉里稱為“狂生”,這個狂生跟魏晉清談那種狂生不是一個意思,而是有點神經不正常的意思。

    等到陳勝開始起義反秦,天下大亂,他家鄉都有好幾撥起義隊伍經過,他都沒有出來,”深自藏匿“。等到劉邦軍隊經過,他聽說劉邦經常來高陽尋找人才,主動請求見劉邦,心裡開始認定劉邦是可以託付成就大業的君主。於是主動跳出來,託在劉邦軍的同鄉引薦自己,說本人不是狂生(不是不服從領導的神經病)。同鄉說你見劉邦,千萬不要說自己是儒生,劉邦最討厭儒生,見到戴儒生冠的人,要把他的冠解下來當尿壺。

    但酈食其還是堅持一身儒服打扮見劉邦。劉邦一看是儒生,很不高興,在床上叫兩個女子洗腳,以表示對儒生的蔑視。酈食其說你要爭天下就“不宜踞見長者”。劉邦聽他這麼說,覺得有料,於是立刻正經坐起來問酈食其有什麼好計策。酈食其先是賣關子,還被劉邦罵“豎儒”(劉邦喜歡罵人,經常用“豎”這個詞),後來才縱論六國形勢,提出要劉邦佔領陳留。後來幫劉邦佔領陳留立功,其弟酈商率數千人跟劉邦打天下,併為劉邦遊說各國。

    在《酈生陸賈列傳》裡,司馬遷先把酈生、陸賈、朱建說了一遍,然後講到後代怎麼除國的,怎麼死的。然後又倒述了一段酈食參加革命的另一種記載。司馬遷在最後的太史公曰那段,很明確指出,這個記述不可信,《資治通鑑》也未採用後入關加入隊伍的那種說法。酈食其是老革命,早在入關前就加入隊伍了。而酈食其儒家特色,使其在這個革命隊伍裡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老革命為什麼壯志未酬身先死呢?麗生說齊是貶義詞麼?

    從這件事本質上看,麗生之死不是貶義,反而彰顯儒家生死觀——殺身成仁。

    ”舉大事不細謹“,酈食其說的是劉邦。劉邦是要成就大業的,要當皇帝的,成大事而不拘小節,根本沒考慮到酈食其個人安危。實際上在劉邦眼裡,酈食其就是一個棋子,而且是要被拋棄的,這是酈食其最後的領悟,但他沒有明說,只是隱晦的說。乃至於這句話後來《漢書》刪掉了,因為不太政治正確。

    為什麼劉邦要棄掉酈食其呢?實際上是劉邦集團內部兩種路線不調和造成的。

    劉邦派酈食其去說齊,但同時也派韓信襲齊,一陰一陽,這是道家軍事思想的體現,現在看很可能是張良策劃的,而張良對酈食其很多主張都是不同意的,尤其是酈食其主張要保留六國,忽悠劉邦給六國送印。張良得知後跟劉邦說了一大通道理,尤其是大家跟你劉邦鬧革命,是要一起打天下當大官拿封地的,你把好處給回六國,誰跟你幹,誰幫你賣命?劉邦立刻收回成命,罵酈食其”豎儒“。這兩種思想是很大不同,張良主張劉邦要當皇帝的,秦朝郡縣要保留,不能再搞封建。酈食其是要復古的,是要搞回秦以前那套。

    所以酈食其之死這個鍋需要韓信這個後來背叛革命的來背。

    表面上韓信是聽了身邊謀士意見不顧酈食其身在齊國,實際上韓信下齊是使得劉邦集團利益最大化,徹底解決了齊人於楚漢間搖擺造成的風險。這種歷史寫法實際上是為尊者諱,幫劉邦開脫,同時也把酈食其的死責任推到韓信身上。

    ”盛德不辭讓“,說的是酈食其領悟到了自己被劉邦集團拋棄,但為劉邦集團徹底解決了齊國威脅和風險,成就了劉邦大業,是可以名垂漢史的了。

    當仁不讓,殺身成仁,這就是一個儒者酈食其的取捨,儒家生死觀最好體現,死得其所,死有重於泰山

  • 12 # 天天故史匯

    酈食其作為劉邦的一大謀士,在立下勸降齊國的天大功勞之後卻被田廣田橫給烹了。田廣田橫已經投降劉邦就和酈食其是自己人,為什麼沒有聯合酈食其發兵抵抗韓信反而殺了酈食其,原因就是田廣田橫假投降。

    酈食其勸降齊國背景

    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佔領三秦之地後,一路順風順水攻佔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之後在項羽三萬騎兵的打擊下現了原形。重新穩住陣腳之後,韓信向劉邦建議“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劉邦同意了,韓信就帶兵北上去搶地盤了。再說酈食其,韓信在帶兵北上以後,楚漢爭霸的正面戰場就是劉邦在和項羽硬抗了。兩方拉鋸於滎陽、成皋一線時,劉邦想要後退,酈食其勸住劉邦要積極進取,在韓信已經滅趙降燕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出訪齊國勸降齊王田廣,齊相田橫,他的理由是當時要對抗楚國項羽要團結一切力量,當時就剩下齊國還沒有拉攏住,而齊國因為實力強大,短期內攻打下來並不現實,所以他可以去勸齊國當劉邦的屬國,注意,他是去勸齊國做屬國的,並不是徹底的投降劉邦。

    酈食其成功後被殺

    當韓信逼降燕國之後,齊國已經對漢軍有了戒備,所以在歷城派軍駐紮防守。酈食其一頓嘴炮說的田廣田橫心花怒放,痛快同意,齊軍對韓信軍隊放下戒備,田廣田橫也拉著酈食其不讓走,一直大吃大喝。韓信因為不忿於酈食其憑藉一張嘴就立下大功,突襲齊國,齊軍大敗,田廣田橫逼迫酈食其勸阻韓信,酈食其大罵不同意,結果就被烹殺了。

    從表面上看是韓信突襲齊軍,田廣田橫以為酈食其是來撒煙霧彈的,好讓齊軍放下戒備便於韓信進攻,但實際上是因為田廣田橫根本沒有想歸降劉邦,他們只想和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一樣做劉邦的合夥人。田榮從一開始就想做一個大王,項羽不封田榮,田榮就壞了項羽的規矩去搶,結果被項羽殺死,接著田榮的兒子田廣和弟弟田橫繼續在齊地稱王。當韓信已經平定了天下其他諸侯,只剩下楚國和齊國時,田廣田橫迫於形勢同意向漢稱臣,做劉邦的屬國。韓信進攻齊軍,不管是不是劉邦的意思,田廣田橫的地盤一旦被韓信攻下來,那麼他倆就算想要稱王也不可能了。他們一開始同意酈食其的勸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出於一種投機心理。當時雖然其他諸侯已經被滅,但楚漢仍然在相持,而且齊國和楚國關係並不好,面臨楚、漢兩方面壓力的田廣田橫妄想著假意投降劉邦,反正自己仍舊掌控齊地,等著楚漢相爭完後,他們說不定還能漁翁得利。只是做著美夢的田廣田榮沒想到韓信竟然突襲齊軍,毫無準備的齊軍被打的打敗。田廣田橫威脅酈食其去勸退韓信也讓酈食其明白了眼前的田廣田橫並不是真心歸降劉邦,只是假意的投靠,所以才會大罵田廣田橫。田廣田橫烹殺了酈食其後,聯合項羽妄圖打敗韓信,但田廣被殺,田橫流亡海上孤島,直到劉邦統一天下後,田橫受劉邦召見入京,田橫自覺受辱,在離京三十里地的地方自殺身亡。

    酈食其勸降田廣田橫成功,他以為對方是真投降,結果韓信一仗讓田廣田橫露出真面目,酈食其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口舌之術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還是真刀真槍起作用,也就只能殺身成仁了。

    韓信進攻齊國,也算為劉邦除掉了一塊石頭,否則真的讓田廣田橫當齊王做劉邦的屬臣,日後劉邦削藩還得多心思除掉一個王,也算一個諷刺吧。

  • 13 # 夜秋子辰

    一個靠嘴立功。一個靠武功立功,如果拉平了,那就不符合這個世道的規律了,所以必須死,哪怕不是韓信害了,也會死在嘴上的

  • 14 # 取經的兵

    說起酈食其呀,大家可能不是特別熟悉,說酈食其是誰呀?酈食其是劉邦手下著名的謀士和說客,為人狂放、愛喝酒,非常投劉邦的脾氣,是劉邦最喜愛的謀士之一。他在劉邦成就霸業的過程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哥們兒做過什麼事兒呢?劉邦和項羽共同攻打秦國的時候,曾經約定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劉邦帶著他那點兒軍隊呀,打到武關城下,那武關易守難攻,是秦國的要塞之一。憑劉邦那點兒軍隊啊,能不能打過去還是回事呢?這酈食其啊。進了武關,口燦蓮花,把武關的守將給說服了。劉邦沒費一兵一卒,過了武關。這時候項羽在幹嘛,項羽還在鉅鹿那跟人打仗呢,所以劉邦啊,能夠先項羽一步。進了咸陽,這酈食其啊,功不可沒。後來,項羽把楚王給殺了。劉邦從漢中起兵討伐項羽,這酈食其啊,遊說列國,幫劉邦統一戰線共同討伐項羽,也是奇功一件。說酈食其呀,做了這麼多事,為什麼大家對他不是特別熟悉呢?不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張良啊、曹參啊、蕭何呀。酈食其這人沒怎麼聽過,原因啊,是因為他跟劉邦時間太短,他六十歲啊,才跟了劉邦,六十五的時候就死了。而且死的呀比較悲慘,咱們今天呢,就聊一聊,他是怎麼死的,說項羽殺了楚王之後,劉邦從漢中起兵討伐項羽。過程當中啊,派韓信去攻打齊國。

    這個韓信呢,在趙國招兵買馬聚草屯糧,準備了幾個月,最後準備工作基本完成,開始向齊國的這個邊境集結,準備進攻齊國。在這時侯啊酈食其出來了。說漢王啊,那個我覺得呀,憑我這三寸不爛之舌,能把齊國給說降嘍。不用韓將軍去攻打這個齊國了,劉邦說:是嗎,還有這可能性嗎?那你去試試吧。酈食其說好嘞,就這麼著奔著齊國就去了。當時齊王是田廣齊相是田橫。這酈食其啊,到了齊國,說:齊王啊,你現在知道天下人心所向不?齊王說:不太知道哇。這酈食其說:大王啊,您現在還不知道天下人心所向,那齊國就危險了。齊王說:願聽先生道來。酈食其說:現在呀,我家主公和項羽那是打的不可開交,但是人心所向都是我家主公漢王。為什麼?因為呀,項羽反覆無常。記得項羽和我家主公約定先入咸陽為關中王,我家主公先入咸陽,項羽就不承認,最後讓我家主公做了漢中王。還有項羽把楚王給殺了,大逆不道啊,我家主公現在是替天行道,所以就是人心所向。各國都在與我家主公結盟,共同討伐項羽。現在如果齊國呀,還幫著項羽的話那就危險了。齊王田廣說,先生說的有道理呀。我願意歸降漢王。但是現在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韓信韓將軍在我齊國邊界上集結了大軍,既然我已經決定歸降漢王了,先生能不能給韓將軍去封信,讓他們把兵撤了。酈食其說:這事兒簡單,然後說拿筆來,刷刷點點給韓信寫了一封書信,派使者送給了韓信。

    韓信接到書信之後一看。說:哎呦,這酈食其可以呀,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齊國給說降了。這可以,省著我還勞師動眾的去攻打了。行,我把兵撤了,大家皆大歡喜。這齊國使者呀,拿了韓信的回信,開開心心的回去了,交給了齊王。這齊王一看,哎,韓信要撤兵,皆大歡喜。高興了,開始和這個酈食其呀,開懷痛飲慶祝。這個酈食其也是一個好酒之徒,今天喝完明天喝,明天喝完後天喝,天天天天就這麼喝。說這事就這麼解決了嗎?沒有!說韓信那邊啊,準備撤軍的時候出來一個人。這人叫誰呀,叫蒯通。蒯通出來之後說:將軍吶,您真打算這麼撤兵嗎?韓信說:是啊,那不撤兵還幹啥呀?這齊國都被酈食其說降了呀。這蒯通就說:將軍,我們經年累月浮屍遍野,打下趙國不過五十五城。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去了跟(齊)王叭叭叭,說了幾句話,齊國七十多城就歸降了,誰的功勞大呀?其二說齊國兵還是那個兵,將還是那個將,王還是那個王,只是說歸降了漢王,回頭漢王和楚王交戰,一旦處於劣勢的時候,他隨時可能叛降啊。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韓信一聽,先生說的也有些道理啊,但是現在我已經答應這個酈食其退兵了。這個蒯通說:將軍啊,您是奉了誰的命令攻打齊國呀?是漢王啊。漢王讓您撤軍了嗎?是誰讓您撤軍,是酈食其讓您撤軍,您是聽酈食其的呀,還是聽漢王的呀?韓信一聽,哎呀,說的有道理啊。蒯通一番話呀,還真把韓信給說動了。韓信呢,就把軍隊又重新集結起來,趁著齊國在那歡慶的時候,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派兵偷偷的掩殺過去。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了齊國的都城下。這齊王和這個酈食其,他們還在那喝酒慶祝呢。士兵來報告,說這韓信的軍隊已經打到城下了。齊王當時就傻了,轉而就火了,說:酈食其你什麼意思啊,啊!你是過來之後麻痺我,然後再派兵來偷襲我,是這意思嗎?酈食其說,大王你誤會了,我還在這呢,那我要是跟他串通好了的話,那我自己不就得交代在這嗎。齊王說:那我不管現在韓信的兵,在城下呢,要麼讓韓信把兵退了,要麼你看著底下的鍋沒,裡面全是油,我就把你炸了。酈食其說,行,我現在立刻給韓信去封書信。就拿起筆又寫了一封書信,給韓信送過去了,韓信吶,接到這個酈食其第二封書信,看到上面寫的是言辭懇切呀,說將軍啊,你之前已經答應我了,撤軍了,現在你又來攻打,我還在齊國這兒呢,您這不是置我於死地嗎?說的是悲悲切切。這個韓信呢,還真有點下不去手了。說:要不就這麼著吧,把軍隊撤了。這時侯啊蒯通又出來了,說:韓將軍,我們已經攻到齊國都城下面了,您現在撤軍,我們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還有啊,現在齊王是田廣,您要是把齊王田廣給打走了,那齊國就是你的了,將來您就可以跟漢王請封,來當這個齊王。韓信一聽。哎,這個誘惑不小啊。蒯通又說,說到現在將軍您再婦人之仁。這個一場富貴可就付之東流了。韓信聽完之後,把牙一咬,繼續攻城。就這麼著。把齊國齊王田廣和齊相田橫都給打跑了。(齊王)臨走之前。對酈食其說:說你看著沒有,韓信還是在打,你說這事怎麼辦吧?酈食其說:我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我本以為這件事情,能夠皆大歡喜,圓滿結束。今天吶,齊王,你要是把我給殺了,您齊國的宗族也保不住了。今天,韓信把您齊國滅了,將來呀,他也必有報應。齊王說:你別廢話,鍋在那兒呢,自己跳。這酈食其沒辦法,拿袍袖把臉一擋,撲通跳到油鍋裡了,轉眼之間化為一縷青煙。就這麼死了。挺慘。

    後來,韓信在把齊王田廣和齊相田橫打跑之後,向漢中王請封,說:把齊地封給我,那個時候,劉邦正和項羽打的勁兒勁兒的,難解難分,需要韓信的鼎力相助,沒辦法就封了這個韓信做了齊王。這酈食其呀成為韓信封王過程當中的犧牲品。酈食其之死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說在我們距離成功只有咫尺之遙的時候,身邊可能還隱藏著巨大的陷阱,當你動了別人的乳酪,你要想一想,有可能啊,幹掉你的不一定是敵人。還有可能是友軍。

  • 15 # 許都風采

    酈食其可是個牛人,前期對劉邦的幫助不亞於張良!

    1、秦末農民起義轟轟烈烈,各路諸侯經過高陽的不計其數,但是酈食其都看不上,唯獨看中了劉邦,歸附後第一功就是幫助劉邦拿下陳留。楚漢爭霸時,滎陽之戰,項羽已經攻克了滎陽,劉邦多次被圍,另一方面韓信率領的大軍又面對齊國這個硬骨頭,多方面權衡下劉邦就想放棄成皋以東的地盤,酈食其及時進諫,力主劉邦堅守,然後毛遂自薦出使齊國,說服齊國投降。

    2、酈食其到齊國後,充分發揮三寸不爛之舌,先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歷數項羽背棄當初盟約、弒殺義帝、為人殘暴還不捨得封賞等等,漢王劉邦是順應天意討伐相遇;然後再威逼利誘,從劉邦奪得關中到擊敗趙、魏等國,誇大劉邦的軍事力量。天下諸侯如果不投降就會被滅掉,如果齊國現在投降,漢王可以保留齊國的社稷云云。齊王居然被酈食其說服了,將齊國邊境的大軍撤回,整天和酈食其遊樂,準備投降劉邦。

    3、此時,韓信早已經陳兵在齊國邊境,突然看見齊軍防衛部隊都撤退了,很是疑惑,一打聽才知道酈食其不廢一兵一卒已經取得齊國,韓信大怒,自己出生入死才取得戰功竟然被此人輕易獲得,於是不顧齊國已經投降而且酈食其還在齊國,率軍夜襲齊國,因為齊國軍隊都被齊王撤回都城,所以韓信輕而易舉地打到齊國都城下。

    4、齊王聽到韓信來攻,大怒,認為酈食其欺騙了他,事先答應自己保留齊國社稷,自己才撤回大軍,結果現在還派大軍來攻。齊王讓酈食其說服韓信退兵,酈食其不肯,盛怒之下將酈食其烹殺。可憐一代奇才落此下場,與其說死在齊王手中,還不如說死在韓信手中。

    5、劉邦很是懷念酈食其,愛屋及烏,很看重酈食其的兒子酈疥,雖然酈疥軍功未能封侯,劉邦還是破例將其封為高粱侯,足見劉邦對酈食其的看重。

  • 16 # 六六談古今

    酈食其拜見劉邦的時候,劉邦正旁若無人的坐著洗腳。對他不理不睬。

    酈食其看到這樣的情況先開口說:“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諸侯滅了秦國?”劉邦聽後大怒:“你這酸儒亂說些什麼,秦國暴政天下人不滿,我怎麼會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食其平靜的說道:“如果你想要推翻秦國獲得天下,就不應當以倨傲的態度面見長者。”

    劉邦這個人是個知錯必改 的人,立刻給他道歉,並安排酒席接待酈食其,席間酈食其對天下大勢的見解讓劉邦折服。不久後拿下陳留,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獻計劉邦出兵滎陽佔據敖倉,堵塞成皋險要,控制太行的交通要道。還有出使齊國,為齊王一針見血指出劉邦比項羽優秀的地方,獎罰分明,唯才是舉,不分親疏。齊王被說服後,準備投降劉邦。

    韓信方面的謀士蒯徹認為,酈食其只靠一張嘴就讓齊地七十餘城投降,抹殺了武將的作用。為了爭功勞,他建議韓信裝作不知道訊息的情況下,派兵攻齊。齊王這個時候認為劉邦不講信用,自己又被酈食其出賣,就將他烹殺了。說到底可以說是被韓信嫉妒,也可以說是酈食其咎由自取,韓信這個人當時是被利益衝昏了頭腦,而酈食其和他同朝為官,難道還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嗎?

  • 17 # 扶蘇有酒

    酈食其,他自稱高陽酒徒,幫助劉邦兵不血刃拿下陳留,得到大批糧食補給,是劉邦身邊一個重要謀士,成為劉邦身邊的一個紅人。靠的是一副好舌頭,能說會道,有縱橫家的影子。

    楚漢相爭時,劉邦和項羽滎陽對峙,派韓信北上,勢如破竹滅魏、趙、代、燕,然後矛頭直指齊國,陳兵齊國邊境。

    與此同時,劉邦派酈食其去勸降齊國,齊王田廣接受投降,就這樣靠一張嘴,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齊國就放鬆了警惕,沒怎麼設防,和酈其食歌舞昇平的喝了數日的酒。本來皆大歡喜,握手言和。

    可是,出問題了,韓信手下有個叫蒯通的謀士,卻讓韓信趕緊動手。說打齊國,也是劉邦的命令,劉邦沒撤命令吧,再說了,咱們辛辛苦苦,拿命打仗,還不如人家一副舌頭,隨隨便便拿下齊國七十多城。韓信一聽有理,心中也嫉妒酈食其。然後,就對齊國發動突然襲擊,打得齊國措手不及。齊王田廣一看,被酈食其耍了,任由怎麼解釋也不聽,架起大鍋,把他給咕嘟了。

    這是一次因妒賢嫉能引起的一次事故,劉邦在中間,沒及時調節其中的關係,讓韓信鑽了空子釀成的一次悲劇。

  • 18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我,酈食(yi)其(ji),高陽酒徒,頂級說客,縱橫家傳人,被煮了的倒黴蛋,這輩子最恨韓信。這都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高陽酒徒”酈食其

    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群人專門靠著自身的謀略和一張嘴來周遊列國,合縱連橫,人們將他們稱為“縱橫家”,這群人裡以蘇秦、張儀為代表。後六國皆滅,縱橫家也沒有了“用武之地”,後秦二世而亡,天下大亂,縱橫家們便又開始橫空出世,趁機活動了,酈食其就是其中一位。

    雖然諸多書中稱酈食其為儒生,但我覺得酈食其不論從說話藝術還是行為方式來看都不像個儒生,他本人更像是縱橫家的傳人。

    當時酈食其想要投奔劉邦,謀個好前程,大展自己所長。考慮到劉邦本人最瞧不起好空談,誤國事的儒生群體,因此酈食其一登場,就拿出了一副流氓派頭。他瞪著大眼,手拿寶劍,拍桌子大喊:“我不是儒生,我是高陽來的酒鬼。”

    酈食其像

    二、一句話頂七十城

    不久後,酈食其到達了自身的人生巔峰,那就是透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幫助劉邦拉攏了齊王,得到了齊的七十餘座城池。這裡很值得學習的是酈食其的說話藝術。

    酈食其先是先聲奪人,直接指出齊王要是不聽他的,就會有滅國之禍。然後分析天下大勢,對齊王說如今劉邦得勢,勢如破竹,而項羽已經式微,不久之後就會滅亡。再接著酈食其分析劉邦項羽兩人的性格,說道劉邦為人和善,講義氣,有長者之風,項羽本人暴躁易怒而且不守信用。最終勸說齊王來歸順劉邦,一同享受榮華富貴。

    酈食其的話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因此齊王歸順了劉邦,並且撤掉了自己在歷下的兵員守備,天天與酈食其飲酒作樂,酈食其也以為這一次自己獲得大功,可以安心了。然而,一場風暴就要到來。

    齊國版圖

    三、“我這輩子最恨韓信”

    要是問酈食其這輩子最恨誰,酈食其不恨烹了他的齊王,而是最恨韓信。

    在酈食其說服了齊王后,韓信也率兵而來,本來韓信的任務是打下齊國,然而酈食其已經體現說服了齊王,韓信便無仗可打。韓信心中不服氣,於是趁著夜色,偷襲毫無防備的齊國。對於此事酈食其並不知情。

    齊王聽到這件事後大怒,認為是酈食其忽悠了他。便讓酈食其去說服韓信退兵。酈食其在死前最後秀了自己的一波不怕死的流氓風範,他坦言:“幹大事者不拘小節,我不會為你勸說韓信退兵。”震怒之下的齊王將酈食其烹死,這位成功的說士便就此身死。

    四、總結

    按照酈食其的才能,他本來可以有著更好的發展,然而卻早早就身死,沒有享受到加官進爵的榮譽,也沒有太多故事流傳下來。但是他的本領,他的能力,值得我們去仰慕。

  • 19 # 歲月是一條河流

    漢高祖劉邦手下有很多足智多謀的謀士,其中以蕭何、張良、陳平三人最為有名。蕭何以穩健出名,張良的計謀則富有戰略眼光,而陳平擅使陰計,機智毒辣。劉邦手下還有一位謀士酈食其,他在各方面的才智均遜色於以上三位謀士,但他性格粗疏狂放,縱酒使氣,在性格上與劉邦有幾分相似,兩人意氣相投。

    酈食其在歷史上雖不如張良等三人出名,但他作為劉邦的說客,周遊列國,憑藉才智與口才說服齊王田廣歸漢,劉邦從而兵不血刃、不戰而勝拿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但很快,酈食其卻被齊王田廣活生生地燉了骨頭湯,慘遭烹殺。這其中又發生了什麼變故呢?

    酈食其是戰國時期魏華人,是第七世陳留侯酈蟠的後人。魏國被秦國滅亡後,酈食其家道中落,只是在陳留做了個基層小公務員。

    酈食其很有才識,但性孤傲不馴。秦末各路反秦勢力風起雲湧,但他對那些小肚雞腸、胸無大志的義軍首領根本看不上眼。直到劉邦起義軍來到酈食其的家鄉高陽,他看出劉邦志向不凡,遂追隨劉邦。

    酈食其投奔劉邦後,很快展示出他的才能,他做掉了陳留縣令,做為內應,幫助劉邦軍隊佔領了陳留。

    此後,酈食其跟隨劉邦轉戰南北,作為劉邦的使者,在各諸侯之間遊走說服,合縱連橫,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204年,滎陽城被項羽軍攻破,漢軍退往鞏、洛。在圍困在滎陽、成皋的劉邦欲放棄成皋,退往鞏、洛與楚軍決戰。這時酈食其認為,滎陽的敖倉是重要的糧倉。現在滎陽被項羽拿下,卻並未派重兵防守,而是一味率軍東去。所以這個機會不能失去,不應該撤兵,而是要一舉拿下滎陽。拿下滎陽後,佔據了戰略要地,形勢就大變了。到時諸侯也會審時度勢,歸順劉邦。

    酈食其還分析了齊國的形勢,當時淮陰侯韓信正準備攻打齊國。酈食其認為,齊國國富民強,有河海天然阻隔,在短時間內很難攻打下來。他自告奮勇請求去齊國遊說齊國歸降。酈食其的一番分析很有見地,劉邦於是同意酈食其出使齊國。

    酈食其到達齊國後,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極力遊說齊王歸順劉邦。他首先給齊王分析了劉邦和項羽的人心向背問題。他認為劉邦與士兵同甘共苦,賞罰分明,各路英雄都很擁戴劉邦。而項羽追殺義帝,背棄盟約,見利忘義,賞罰不明,很不得人心。劉邦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天下諸侯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歸順劉邦,要麼被劉邦滅掉。

    齊王田廣很贊同酈食其的分析,在強大的劉邦面前,無謂的抵抗是不明智的。於是他放棄了戰備,整日與酈食其飲酒作樂。

    本來這是最好的結果,齊國放棄抵抗,得以保全;劉邦不戰而勝,成為齊國的主國。當時韓信率兵已經要到了平原縣,聞訊酈食其勸降了齊國,正欲退兵。

    可是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卻說,劉邦並沒有下詔停止進軍。酈食其只憑一張嘴就拿下了城池七十座,而您一個大將軍,血戰沙場才拿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您不能讓一個讀書人搶了您的功勞,現在應該繼續進軍,攻下齊國。

    韓信聽了蒯通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率大軍直撲齊國。這時齊王已解除了軍事防備,所以韓信的軍隊直搗臨苗。

    這時驚慌失措的齊王惱羞成怒,認為是酈食其玩弄了自己。他怒斥酈食其阻止韓信進攻,否則死路一條。可酈食其捨生取義,堅決拒絕說服韓信。於是齊王在逃走之前,把酈食其扔到大鍋裡煮了,以洩心頭之恨。

    劉邦對酈食其的死非常痛惜。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後,分封功臣,為撫慰亡臣酈食其,劉邦將酈食其之子酈疥封為高梁侯。

  • 20 #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酈食其的地位在漢朝三傑之下,是秦末著名的說客,更確切說應該更像春秋時期的縱橫家,出色的外交家。先說說酈食其的人生履歷。

    第一點雄懷大志,鬱郁不得志。

    酈食其少年酷愛讀書,志向遠大,喜歡關注天下大事,各國局勢發展,秦滅魏國,因家貧落魂,淪為陳留門吏。當地的名士和豪強對他還是敬服的,不敢小瞧他,看來酈食其真有本事,真有才華,但是他一生不得志,六十歲還未建寸功,人家稱他為狂生,自稱高陽酒徒,其實是對現實無奈的感嘆,以及出人頭地的渴望。但他始終關注時局變化,等待時機。

    第二點深居筒出,慎於選主。

    秦末暴政,陳勝、吳廣、項羽等起義,他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的發展變化。對於陳勝、項羽等將領,他認為他們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缺乏大度精神,不屑於和他們共事,唯獨認為劉邦雄才大略,是胸懷天下之人,一心往之。

    第三點一見故,君臣相知。

    酈食其與劉邦初次見面並不愉快,劉邦的傲慢無禮,激起他的憤怒,雖然六十多歲的人了,仍然剛硬無比,鋒芒畢露,語言如一把刀子,單刀直如,看看他倆的精彩對話:

    酈食其說:你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候呢?還是想率領諸候滅秦國?

    劉邦罵到:你個奴才儒生,天下的人忍受秦國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麼說幫助秦國攻打諸候呢?

    酈食其說:如果你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政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用這種倨傲無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

    酈食其口才確實歷害!兩句話就把劉邦問得啞口無言,劉邦知道碰到知已也遇上人才了,急忙穿戴整齊,把酈食其奉為上賓,

    酈食其談了六國合縱連橫所用的謀略,劉邦喜出望外,兩人交談甚歡,從此,君臣關係一直很好,可以說成為了忘年交,劉邦坐皇帝封王的時候還想著酈食其,他兒子功勞不夠封王,劉邦仍然封了他兒子的王號,這也算是對酈食其之死的慰勞。從這裡看出來劉邦是有良心的,這一點尤其難得可貴。

    第四點老當益壯,屢建軍功

    酈食其有一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那種不負輸,在有生之年當建功立業,也有一種一生不得志,今天終有建功日,當奮發向上,更有一種人生遇知己,當知恩圖報。他隨劉邦四方征戰,屢建奇謀,忠心耿耿,他遊說在各個列國,為劉邦建立了統一戰線,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齊王田廣和王橫歸漢,下齊七十餘座,這是酈食其一生最燦爛的篇章。

    酈食其說齊是劉邦派出的特使,當他成功說服了齊王田廣和田橫,齊王田廣和田橫也是仁義之君,從大局和人民利益出發,贊同了酈食其的說辭,歸服漢朝。然而,時局的發展並不是他們想象那麼美好。當大家都沉浸在和平氣氛之中,共圖今後宏偉大志的時候,韓信揮師東進,踏平齊國國土,一場悲劇產生了,田橫以為酈食其騙了他,以殘忍手段把他投入到沸騰的鼎之中。這場悲劇是誰造成的呢?

    第一點從酈食其方面說他有不畏死的思想準備。

    (一)他有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他知道自已做說客也是一種危險職業,為了建功立業,不拘小節,不怕死,捨我其誰(二)老了六十多歲了,有了實現自己理想和抱負的機會,與劉邦有知遇之恩,士為知己死,成則成,不成則死,不足為惜。(三)他太剛強了,年輕時候人家就稱他為狂生,這話是不無道理的。他一生稱強,從不示弱,一旦戰功顯赫,必遭小人忌妒,從這件事看他和韓信關係很生疏,蒯通更是從背後挑拔離奸,害他生命,從而在身上撈取資本。剛則易折,柔則生存。

    第二點從韓信方面說酈食其的死他有直接責任。

    (一)野心膨脹了,隨著戰爭發展,自已戰績越來越大,野心自然膨脹起來了,為了榮華富貴和聲譽,想封王稱霸一方。(二)開始爭權奪利,為了個人私慾,把別人生死置之度外,酈食其的死他就是劊子手。(三)不分事非,聽信讒言,人一旦有了私慾,就開始聽信小人之言,韓信作為一名大將聽取蒯通小人進言,不顧酈食其安危,也不顧齊華人民戰火,為了名利進攻已經和平解決的齊國,可以說是罪大惡極,以後他又繼續聽蒯通饞言,走上了死亡之路才知道後悔。

    第三點從劉邦方面講酈食其的死他有間接責任。

    (一)劉邦應該給酈食其足夠的權力,讓他處理辦事遊刃有餘。或許劉邦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極端情況,但他是否軍政令不統一,各方面協調不一致,劉邦聽取了酈食其的建議,並且讓酈食其為特使去齊國遊說,既然同意了就得給酈食其權力,從這事件看到他沒有一點權力,韓信去攻打齊國他是無力的,韓信根本不聽他的,最後只能赴死一條路。也許劉邦做夢沒有想到,酈食其會憑三寸不爛之舌,以迅雷不掩之際拿下齊國,他只是先讓酈食其先試試,如果不行繼續軍事進攻。

    (二)劉邦當時對於韓信缺乏權力約束的能力,主要是打天下還是靠韓信,而且韓信當時戰績很大,對他也有壓迫之感。劉邦派韓信去進攻齊國,但並沒下令,如果酈食其和平解決,停止進攻齊國,致使韓信肆無忌憚,放縱權力。攻齊後韓信又上表劉邦封他為假齊王,當時劉邦很生氣,張良用眼神及時制止了他,劉邦轉的快急忙說,封假齊王幹啥,封就封真齊王。從這裡劉邦已經對他不滿了,兩人裂痕從此開始了,也拉開韓信以後的悲劇。

    總而言之,酈食其以六十多歲的老朽身軀,四處奔波,忠心效力,更是憑三寸不爛之舌拿下七十餘城,也算是青史留名,實現了自已年輕的抱負,值得敬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項羽具體有什麼戰績會被李晚芳評為千古無二呢?歷史名將很多,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項羽是公認的第一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