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頭888

    今年是7月15日入伏,伏期40天。去年是7月20日入伏,伏期僅有30天。 為什麼伏天的長短會不一樣呢? “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農諺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秋後有一伏”的說法。按照干支紀日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今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農曆的“丙子日”,如此推算,7月15日正好是第三個庚日,所以今年7月15日入伏。但每年的入伏日期卻又不相同。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明年的同一天無論是公曆還是農曆都不可能是庚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入伏日,第四個庚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末伏。因此,伏期的長短主要決定於中伏。夏至到立秋一般是47天,在一般情況下,7月19日以後入伏,中伏就是10天,7月18日以前入伏,中伏就是20天。今年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7月25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4日,開始末伏,所以中伏有20天。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常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白麵、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米水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