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肛腸科林醫生

    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就是空氣進入血管,會引起身體不適,嚴重者更會威脅生命,林醫生在還是一名醫學生的時候,曾用打空氣方法處理過兔子,每次做完解剖實驗後,如果做實驗的兔子沒有死亡,老師會告訴我們可以割頸動脈,或者是用注射器,打10ML空氣進入兔子耳朵的靜脈都可以讓兔子死亡。

    因為割頸太過血腥,我們一般都會注射空氣進去,而且基本在注射後的1分鐘內,兔子就會結束生命,為醫學獻身。

    由此得知血管內進入空氣確實會威脅生命,那麼兔子的致死量是10ML,人類的量是多少呢?注意,這裡僅是醫學科普,切記不可付諸實踐!

    查閱相關文獻得知,進入空氣量要大於100ml才會致死,但是要看進氣的速度和部位,動脈系統如冠狀動脈、腦動脈空氣栓塞的致死量還要小, 年老體弱、幼兒可因少量空氣栓塞致死。

    所以一般人致死量大約為100ml,如果是關鍵部位的動脈、老人和小孩,大約60-100ML,也能致死。

    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紺和猝死。進入右心的部分氣泡可進入肺動脈,阻塞小的肺動脈分支,引起肺小動脈氣體栓塞。小氣泡亦可經過肺動脈小分支和毛細血管到左心,引起體迴圈一些器官的栓塞。

    通俗來講就是被悶死了,體內氣體無法完成交換,交換的氣體又無法通過血液運輸到各個器官,所以就是“缺氧致死”。

    日常生活中輸液進入空氣真的會要人命?

    關於輸液管中的氣泡,其實沒有那麼恐怖。輸液器廠家早就預見到了,之所以有氣泡是一種叫“滴空現象”:

     在臨床輸液過程中,“滴空”現象時有發生,這時我們會看到大段空氣進入下段輸液管,以為馬上要進入患者體內了,於是開始緊張,大喊大叫。其實因為靜脈壓與大氣壓持平,輸液管內至少還保留有20cm左右的液柱,這段液柱,如果沒有外界壓力,是不會進入患者體內的。

    之所以現在我們很少聽到輸液器有氣泡致死,是因為現在輸液器設計日趨完善,目前臨床上常採用的輸液器是一次性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其選用的濾膜是核孔膜,具有雙層過濾介質,納汙能力強、慮孔規則、均勻、過濾精密度高、不會產生異物脫落、對藥物吸附性小,能有效的排解小段氣泡,精密輸液器上的圓盤也叫過濾膜,能夠擋住比其體積大的多的氣泡,被擋住的空氣經過一個排氣孔就可以排出。就算有一段微小的氣泡隨藥液流入血管,在體內隨血液被打散,然後正常排出體外,對我們的健康也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關注林醫生,讓我成為您的專屬小太陽~~~

  • 2 # 魅惑豐

    輸液時,輸液管裡進氣泡到底會不會要人命?

    輸液時,如果有空氣跟著混進身體裡面,有一部分會被血液溶解吸收,還一部分會跟著藥水沿著各級靜脈,首先會被帶回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接著被壓到肺動脈。

    一般而言,輸進來的少量空氣,最終會分散到肺泡內的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或是通過肺泡,隨呼吸排出體外,因而對身體不會造成嚴重損害。

    不過,要是短時間內大量輸入空氣,由於心臟的搏動,會將空氣和心腔內的血液攪拌形成大量泡沫,當心髒收縮時,泡沫不被排出或是排出後阻塞肺動脈即可導致猝死。

    輸液時,由於空氣進入人體的含量少,一般不會造成很大危害,更不會致命。至於到底需要多少含量才會致命,具體的資料目前還不得知,當然,誰也不敢拿活人做這個實驗。

    不過,科學家們在動物身上得到了驗證。貓大概需要注入20-40毫升空氣才會引起栓塞死亡,狗約需注入80-150毫升空氣才會栓塞死亡,體型更大的人體需要的致命含量就更多了。

    通常情況下,當成人一次性快速注入血液迴圈的空氣含量50毫升以上時,才會導致心力衰竭,表現為胸部感到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紫紺(通俗說法是血液缺氧後面板呈青紫色),這個時候應立即組織搶救。不過,正常情況下,輸液管中是不可能一次性快速輸進那麼多空氣的。

    這裡先給大夥科普下靜脈輸液的原理:它是利用液體靜壓與大氣壓的物理原理,使液體輸入到我們靜脈內的。我們可以看到,輸液時,滴鬥上方會有一個短的分叉管,它是通過濾膜透氣來保持藥瓶內外壓力平衡的,不然藥瓶內的藥水是不可能滴下來的(塑料藥袋除外)。每一滴藥水滴下時,都會有一股空氣泡通過它上躥到藥瓶內。當然,我們的靜脈也是有一定壓力的,只有當外部壓力(空氣+藥水)>靜脈壓力時,藥水才會被輸進靜脈內。

    輸液時,我們通常都是採用坐位或者平臥位。這種體位,都會讓靜脈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壓力。當藥水輸完後,由於外部壓力<靜脈壓力,靜脈內的血液會被壓到輸液管內,出現回血現象。因此輸完液後,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輸進空氣的。

    再者,在輸液管小滑輪調節器的下方,輸液管連線針頭的位置,有一個凸起的圓形小部件--濾網。它可以起到阻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過濾藥水中可能含有的雜質,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大量空氣自由通過。

  • 3 # 青春似臭豆腐

    我是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常常會發現大多數時候病人輸液時,發現輸液管內有一些小氣泡,就立刻緊張起來,大叫:“護士,有空氣……”

    如果發現有管內有空氣時,先不要緊張,一般幾顆小氣泡是沒事的,小空氣能夠隨著血液流向心臟,再隨著心臟跳動,空氣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能自行緩解。

    如果空氣量大時,將阻塞肺動脈人口,使血液不能進人肺內,引起嚴重缺氧而死亡。

    那麼輸液空氣進入會有什麼表現呢!

    突然出現煩躁不安、極度恐懼、呼吸困難、發紺、劇烈的胸、背部疼痛,心前區壓抑感,並迅速陷入嚴重休克狀態。

    檢查時患者的脈搏細弱、甚至觸不到;血壓下降,甚至難以測出;瞳孔散大、心律失常,於心前區可以聽到從滴嗒聲至典型的收縮期粗糙磨輪樣雜音;有時在頸靜脈上,可感到血管內氣泡在手指下移動。

    如果發現輸液管內有少量空氣,先關掉調節器,再呼叫醫務人員。

  • 4 # 生命召集令

    “滴空”現象是輸液過程中時有發生的大段空氣進入下段輸液管的現象,避免或減少該現象的發生是每個醫護人員需要掌握的技能。人們普遍認為只要空氣進入血管,便會對人體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脅,從而引發極大的恐慌。那麼,輸液管裡進了氣泡真的會要人命嗎?

    首先,短時間內將大量空氣注入血管,確實能引起氣體栓塞,甚或危及生命,但是,危險發生與否和空氣注入量息息相關。可以明確的是:輸液管裡近入的氣泡空氣含量極少(<50毫升),這些氣泡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更不會致命。這是因為:第一,就輸液原理而言:液體要輸入靜脈,需滿足外部壓力(空氣+藥水)>靜脈壓力,輸液至管內保留有500px左右的液柱時,及時將滑輪調節器關閉,使靜脈壓與大氣壓持平,此時若無外界壓力,該段液柱是不會進入患者體內的;而當忘記關閉滑輪,在藥水輸完後,由於外部壓力<靜脈壓力,空氣也不會進入血管,反而是靜脈內的血液會被壓到輸液管內,而發生回血現象。第二,就輸液裝置而言:臨床常用的一次性精密過濾輸液器,其過濾膜能夠阻擋體積較大的氣泡,出現的微小氣泡也能夠被自動過濾掉,不會進入到血管裡。第三,即使不慎有氣泡進入人體,通常只要小於5毫升,它們可以分散到肺泡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或到達肺泡後隨呼吸排出體外,一般無累加效應,也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綜上所述,雖然輸液管裡的少量氣泡不會要人性命,但仍需提高警惕、避免回血現象的發生:如需拔針,應在藥水輸完之前,及時將滑輪調節器關掉;如果是需要換藥,最好在滴鬥裡的藥水滴完前及時告知護士換藥。

  • 5 # 銘醫銘言

    輸液輸完了,是不是會進空氣?輸液管裡的氣泡進到血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困擾的不止一兩個人,幾乎不是醫師護士出生的普通人,只要輸液,都有過個這樣的擔憂。

    先說輸液管裡的氣泡會不會要人命。

    非常肯定、一定,以及確定地說,不會!

    我們在上動物實驗課的時候,偶爾會遇到處死兔子的場景。知道怎麼處死兔子麼?就是從靜脈注射空氣。一隻兔子要打20ml空氣才會死,是快速注射。

    兔子體積多少,而人的體積多少。輸液管裡那點氣體,是不足以讓人致命的!

    人體血液裡,本來就會有氣體。有氧氣,有氮氣,有二氧化碳。其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最多,氮氣含量很少。因為氮氣水溶性不好,溶解量低。

    即便溶解量低,通過輸液管進去的少許氮氣,最後還是會通過迴圈系統,到達肺部,然後排出來的。

    在潛水作業的工作人員,如果深度太深,不能直接到水面上,會從減壓倉過渡。以內深海里壓力高,氣壓也高。高氣壓下,氮氣溶解度會增加,潛水員血液裡溶解了很多氮氣。如果直接出水,壓力驟然解除,就會得“減壓病”,就是血管裡突然產生很多氣體,溶解得氮氣都出來了,造成微迴圈阻塞。在減壓艙過渡一下,讓血液裡得氣體,通過呼吸緩慢排出,這樣就安全了。

    那麼,輸液輸完了,大家都很緊張,馬上喊護士。尤其是看到回血的時候!

    不得了了,回血了,還不快點,空氣輸進去了這麼辦?

    這個擔心也完全是多餘的。輸液完了就輸完了,根本不可能進空氣,回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靜脈裡是由靜水壓的,是正壓。為啥輸液瓶要放在高處,液才輸得進去?就是因為靜脈有壓力,血是往外流得,不放高液體流不進去。

    所以,液輸完了, 空氣不會輸進去,只能是回血。而回血也不會無限回,那只是血液和輸液管液體的區域性混合,兩邊壓力均衡了,液體就不動了。通過這個方式,我們還可以測出你打針這個部位靜脈的壓力有過高。水柱的高度,就是打針的部位靜脈壓力大小。

  • 6 # 知麻糖

    這個問題其實現實生活中發生概率極低,也要不了人命。

    據資料記載微量氣泡連續輸入的致死量是2ml/kg/min

    上海六院超聲科在豬體上做過試驗,依次注射0.05-4ml/kg的空氣,得出結論是豬靜脈空氣栓塞的平均累積致死量為397ml(+/—)105ml。

    那外周靜脈輸液能輸入多少空氣進去呢?

    先了解下氣體是如何才能進入人體血管的:靜脈輸液利用的是輸液袋水壓與靜脈血管壓的壓力差,使得輸液管的液體可以流向血管。正常人體的外周血管靜脈壓在10-15cm水柱;輸液袋水壓:把輸液袋舉的越高,袋子裡液體越多自然壓力就大,輸液速度就快;所以輸液管路下段都會有個開關控制滴速;輸過液的這個原理應該都懂。

    為了通俗點,簡稱鹽水,在輸液時肯定是越輸越少,越滴越慢,有些藥物也不適合過快輸注,會有很明顯的副作用,噁心等;再外加還有個滴速控制器,等鹽水輸完了,可以看到管路里面確實是空氣在往下走,不停的往下走,再接著看輸液袋已經癟了,反而靜脈裡的血還輸液管裡返流了。因為輸液袋裡的氣體就那麼多,還需要克服靜脈壓力以及滴速器的壓力,而且輸液袋裡的液體並不能全部進入。(輸液袋100ml的鹽水有18ml左右氣體)。

    所以一般外周靜脈輸液管裡的氣體很難快速進入人體,當然達不到致死量。

    覺得還是擔心,輸液時候可以定個鬧鐘、輸液速度不要過快、有家屬陪同、滴速控制器及時關閉,最酷方法把輸液那隻手舉的高高的。

    但這並不代表,空氣栓塞就不會出現,只是不出現在外周靜脈輸液。

    但在特別的手術或中心靜脈輸液,再或者有人謀殺;都是有可能有連續大量氣體進入人體,這就很危險了。

    我們先了解下血液在身體裡如何運轉的,全身靜脈血流---心臟的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冠狀動脈)----全身各個器官,腦、肝、腎等器官----全身靜脈---右心房,這是整個血流在身體內的迴圈。

    連續大量氣體從靜脈進來後,首先攻擊的就是右心,導致右心不能把足夠的血泵到左心,反而大量空氣在肺動脈中,導致心臟供血供氧不足,猝死的可能性極大。

    但在臨床上也會出現空氣栓塞這種現象,一般發現及時均能搶救過來,現在臨床有經胸超聲可以非常直觀看到在心臟中的氣體,快速診斷及治療,關鍵需要及時發現,頭低左側臥位,另外都是專業的治療手段就不這贅述了。

  • 7 # 裸猿的故事

      輸液和輸血是現代醫學中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在不濫用的情況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治療效果。

      但將物質直接送入血管中,就有一定的風險。正如題主所問的問題一樣。

      如果大量空氣進入血管,就有造成栓塞的風險,當空氣進入的是動脈血管時風險最大,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亡。而在常規輸液中,輸入的液體都是進入靜脈,一方面由於靜脈壓的存在,通常情況下是不太可能有大量空氣進入血管的,另一方面靜脈空氣栓塞除非空氣多到能進入心臟堵塞右心房,導致血液無法進入肺部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才會導致死亡。少量的空氣只會停留在肺部,要麼通過肺最終被撥出要麼被血液吸收。

    圖示:靜脈血液回到心臟,少量的空氣會通過右心室進入肺動脈,然後滯留在肺部的毛細血管中,最終會溶解在血液中或者通過肺泡,進入肺然後被撥出去。只有當氣體的量非常多以至於堵塞了右心室,才會出現嚴重的空氣栓塞現象,導致肺部缺乏血液,整個血液迴圈發生障礙而致死。對於人的心臟來說,也許需要數百毫升空氣。因為對於兔子來說,都需要數十毫升空氣才能致死,想想兔子的心臟才多大。

    但設計輸液器的廠家,依然進行了新的創新設計,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比如今天的輸液器的莫菲氏管中會有一個小裝置(浮動筏塞),能夠自動止液。當然,新設計未必會很快普及。 

    圖示:浮動閥塞(4),當莫菲氏管中的液體量不足的時候,依靠重力的作用它就會下降,堵住滴管,而隨著下方液體進入血管就自然形成負壓,從而保證液體不會全部進入血管中,也就自然防止了因為輸液完畢沒有及時拔針,可能導致空氣進入血管的可能性。

  • 8 # 逗秋雨

    空氣進入血管,確實能引起氣體栓塞,要視進入氣體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對人體不會造成很大危害,空氣量小,可分散到肺泡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或彌散至肺泡,隨呼吸排出體外,因而不造成損害。

    生病進醫院,病友都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輸液,輸液時間長,容易無聊。病友就習慣性的拿出手機刷個朋友圈,或者看份報紙,或者小睡一下,一抬頭,一睜眼,發現液體走空了。在醫院裡經常會聽到病人或家屬,非常急切的喊:“護士!護士!快來啊!小氣泡被輸進血管裡了。”輸液管裡進氣泡會要人命嗎?

    其實在臨床輸液過程中,滴空現象時有發生,其實因為靜脈壓力與大氣壓力持平,輸液管內至少還保留20cm左右的液柱,這段液柱,如果沒有外界壓力,是不會進入患者體內的。

    氣體栓塞是威脅生命的併發症,治療難,預後差。所以預防很重要,如果萬一發生了氣體栓塞怎麼處理呢?立即解除進氣的因素,若輸液過程中發現空氣進入體內時,立即夾住靜脈管道,防止空氣進一步進入。立即高流量吸氧。讓患者處於頭低足高左側臥位,使空氣進入右心室,避開肺動脈入口,由於心臟的跳動,空氣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空氣較多時,影響到心臟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必要時送高壓氧艙治療,如有腦性抽搐可應用安定,也可應用減少腦水腫藥物、應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迴圈。

    目前,及時將病人送入高壓艙中進行再加壓治療是減壓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將病人送入高壓氧艙,重新回到高壓環境中,將體內的氮氣液化,然後通過制定的治療方案,在各個壓力環境下停留一段時間,逐步排除體內的氮氣。

  • 9 # 豆豆的緊跟牙

    輸液時,如果有空氣跟著混進身體裡面,有一部分會被血液溶解吸收,還一部分會跟著藥水沿著各級靜脈,首先會被帶回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接著被壓到肺動脈。

    一般而言,輸進來的少量空氣,最終會分散到肺泡內的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或是通過肺泡,隨呼吸排出體外,因而對身體不會造成嚴重損害。

    不過,要是短時間內大量輸入空氣,由於心臟的搏動,會將空氣和心腔內的血液攪拌形成大量泡沫,當心髒收縮時,泡沫不被排出或是排出後阻塞肺動脈即可導致猝死。

    輸液時,由於空氣進入人體的含量少,一般不會造成很大危害,更不會致命。至於到底需要多少含量才會致命,具體的資料目前還不得知,當然,誰也不敢拿活人做這個實驗。

    不過,科學家們在動物身上得到了驗證。貓大概需要注入20-40毫升空氣才會引起栓塞死亡,狗約需注入80-150毫升空氣才會栓塞死亡,體型更大的人體需要的致命含量就更多了。

    通常情況下,當成人一次性快速注入血液迴圈的空氣含量50毫升以上時,才會導致心力衰竭,表現為胸部感到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紫紺(通俗說法是血液缺氧後面板呈青紫色),這個時候應立即組織搶救。不過,正常情況下,輸液管中是不可能一次性快速輸進那麼多空氣的。

    這裡先給大夥科普下靜脈輸液的原理:它是利用液體靜壓與大氣壓的物理原理,使液體輸入到我們靜脈內的。我們可以看到,輸液時,滴鬥上方會有一個短的分叉管,它是通過濾膜透氣來保持藥瓶內外壓力平衡的,不然藥瓶內的藥水是不可能滴下來的(塑料藥袋除外)。每一滴藥水滴下時,都會有一股空氣泡通過它上躥到藥瓶內。當然,我們的靜脈也是有一定壓力的,只有當外部壓力(空氣+藥水)>靜脈壓力時,藥水才會被輸進靜脈內。

    輸液時,我們通常都是採用坐位或者平臥位。這種體位,都會讓靜脈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壓力。當藥水輸完後,由於外部壓力<靜脈壓力,靜脈內的血液會被壓到輸液管內,出現回血現象。因此輸完液後,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輸進空氣的。

    再者,在輸液管小滑輪調節器的下方,輸液管連線針頭的位置,有一個凸起的圓形小部件--濾網。它可以起到阻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過濾藥水中可能含有的雜質,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大量空氣自由通過。

    所以在輸完液後,如果忘記換藥或拔針,你應該擔心的不是空氣鑽進到你的血管裡,而是血液迴流。

    在眼看著藥水就要輸完的時候,如果還不見護士來,應該及時把滑輪調節器關掉等著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需要換藥,最好不要讓滴鬥裡的藥水滴完。因為滴鬥裡藥水滴完了,護士換藥之前還得先把輸液管裡的空氣排出,以免出現空氣針(這才是最危險的)。

  • 10 # 123ABC98258555934812

    輸液管裡進空氣,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空氣針】的問題,不可否認,空氣針是一種非常常見並且危險的致死性醫療事故,但是並不是如大家所想的那樣,血管裡進了空氣就一定會死,一般說來,當有18ml及以上的氣體從空心針進入血管之後,就足以引起身體反應,常見的反應有不明原因的憋氣,呼吸困難,紫紺等類窒息樣症狀,患者表情痛苦,對於成年人來說,一次快速的從靜脈入30-60毫升空氣就足以致人死亡,兒童大約是10-30毫升左右的樣子,60毫升是什麼概念?換算成注射器的數目的話,那種臨床最常用的5毫升注射器需要12支,打疫苗常用的1毫升需要60支,或者說護理站常用的無菌溶藥器【就是個大號的注射器,形狀大小約和健壯的亞洲成年男子的陰莖等同】約一支左右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為什麼賴以生存的空氣會成為殺人的凶器呢?】解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從致死原理談起,當從靜脈快速推入大量空氣的時候,血管會一瞬間充滿大量空氣,空氣隨著血液的流動進入心臟,在心臟泵血的過程中這些空氣會隨著心臟的收縮舒張被攪成大量泡沫,這些泡沫被稱為【栓子(子讀三聲)】這些泡沫一旦堵塞了肺動脈,就會使肺失去氣體交換能力,人就會因為窒息而死,所以說,能不能快速的堵住肺動脈,是能否致死的先決條件,也是為什麼想要用空氣針殺人必須【足量】【夠快】的原因,所以說某些諜戰片演的特工人員扮成護士用空氣針暗殺某位高管從技術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前提你得能控制住被害人劇烈的掙扎,但是呼吸走的是正常的氣體交換,所以不存在這種窒息情況

    可以明確的說,空氣針只要夠多夠快,的確會死人,但是輸液進氣這種偶爾發生的小概率事件最多會讓你感覺不適,因為他達不到劑量,致命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家屬大多盯得很緊,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喊來護士,排除輸液前氣泡,輸液中氣泡,出現了非致命空氣針怎麼辦,致命性空氣針怎麼辦,作為護理專業的基本功每個護士都是必須要會的,所以更加減少了危險情況的發生,但是即便如此也並不妨礙【空氣針】作為最嚴重的臨床醫療事故之一被所有醫務工作者嚴防死守盡力杜絕,一次這樣的醫療事故,不管患者出沒出意外,只要上級追查下來,足以讓得到護士長降級為護士,護士被開除的處分

    雖然空氣針很可怕,預防起來也不難,從護士的角度來說,細心是第一要務,一旦疏忽了及時發現並處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一般來說,輸液前要仔細檢查管路是否有氣泡並放出微量藥液,如管路無氣泡且能正常流出藥液後就算合格,輸液時假如發現有氣泡,需要立即停止輸液,並把氣泡排入滴壺中,假如空氣針已經開始讓患者不適,立即停止輸液並撤離所有輸液器械,取頭低足高左側臥位,避開肺動脈,如果空氣不多,患者會有所好轉,如果病情危急,則需要緊急吸氧,或者高壓氧,乃至做心臟穿刺

    從家屬角度來說,盯緊液體剩餘量能有效的防止空氣針的發生,總之細心點就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散養土雞的漏糞網怎麼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