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或許有人認為這首詩的格局略小,僅僅傳達了思鄉之情,難以登上“國詩”的高度。
我卻認為,中華傳承數千年,人們對家鄉、對故土的感情已經融入到了骨子裡。幾千年來,中國經歷過無盡的戰亂與苦難,也享受過長時間的富足與安寧。憂國之情懷固然讓人心潮澎湃,山河之繪卷也的確大氣磅礴。可這似乎缺少了些煙火氣,與黎民百姓有著一些距離感。
“國詩”應該不僅僅侷限於表達國家層面的情感。
在我看來,能夠代表這個國家,能夠讓人民都認可並感同身受,能夠讓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不斷傳誦,這就已經非常偉大了。
它是很多人的中國文化啟蒙,哪怕是一些不會讀寫的文盲(我的爺爺1931年生,只認得自己的名字,卻能很熟練地背《靜夜思》),也可以完整背下這首詩。
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一兩歲牙牙學語的孩童,中國十四億人裡,幾乎無人不知《靜夜思》。
明月,家鄉
這兩個被中華民族賦予特殊意義的意象,融合在這首《靜夜思》中,流傳千年,影響著一代代華人。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或許有人認為這首詩的格局略小,僅僅傳達了思鄉之情,難以登上“國詩”的高度。
我卻認為,中華傳承數千年,人們對家鄉、對故土的感情已經融入到了骨子裡。幾千年來,中國經歷過無盡的戰亂與苦難,也享受過長時間的富足與安寧。憂國之情懷固然讓人心潮澎湃,山河之繪卷也的確大氣磅礴。可這似乎缺少了些煙火氣,與黎民百姓有著一些距離感。
“國詩”應該不僅僅侷限於表達國家層面的情感。
在我看來,能夠代表這個國家,能夠讓人民都認可並感同身受,能夠讓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不斷傳誦,這就已經非常偉大了。
它是很多人的中國文化啟蒙,哪怕是一些不會讀寫的文盲(我的爺爺1931年生,只認得自己的名字,卻能很熟練地背《靜夜思》),也可以完整背下這首詩。
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一兩歲牙牙學語的孩童,中國十四億人裡,幾乎無人不知《靜夜思》。
明月,家鄉
這兩個被中華民族賦予特殊意義的意象,融合在這首《靜夜思》中,流傳千年,影響著一代代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