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一路到大學,發現大部分女生總是採取2~6個人不等的形式,同進同出,參加同樣的社團,選同樣的課,體育課做配對練習,集體吃飯等。但是在這些小團體中,很難保持長期(5年以上)的友誼感情,那麼她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只是因為不想落單嗎?
-
1 # 裡外雅堂
-
2 # 壹心壹益心理服務
從進化的角度看,男性的本能是狩獵,以取得生存所需的物資,而女性的本能是繁衍後代,天生對情感的需求就會更加強烈,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發現男生之間的相處是建立在共同活動上的,比如一起打球、打遊戲,而女生之間的相處則會有更多的情感溝通。同時,女生對情緒更加敏感,彼此之間更容易互相理解,達成一致,從而形成“小團體”。而相應的,男生之間則更容易形成互相競爭的關係,而非聯盟。
-
3 # 似水流年12
男生也這樣啊,所以說這就是人類自身的一種正常行為。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尋求夥伴就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一個人都會不自覺的從中尋找同伴,如果有的人喜歡獨處,不願意跟別人產生任何關係,那麼這個人不是自閉症,就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人是不能單獨以個體方式存在的,這違反了人的社會性生存法則。
-
4 # 昨日不可得
這種報團。你可以擴大到男生,職場,學校等等
但凡有群體,就必然會出現報團行為。
一來是因為利益,
二來是因為從眾。
-
5 # 5分鐘心理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女生抱團行為?
如果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這就屬於"心理群體"現象,也被稱為“首屬群體”、“初級群體”。意思就是自發性建立一個小群體,而這個建群的特點是,群的規模小一般兩到十幾人最多不過二十幾個人,人再多的話,很難有聚集力了。其每個人都各自扮演著自己特定的角色,尤其是每個人在參與群體的活動當中,都能夠面對面的互動,形成較為親密的關係,成員之間的互動,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或一些行為,面對面的進行,做事情有較為統一性,這也成為了在群裡面相互之間的一種默契,較為明顯的一點是,在團體內成員當中的心理上都有一定的聯絡,併發生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又形成了另外一種“團體心理”存在。
-
6 # 等風說事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說,根據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階段發展理論,從13歲到20歲左右青春期這段時期,人的主要社會心理髮展任務是自我認同,也就是決定我是誰,我在這個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在這個時期,父母長輩對人的影響力逐漸退居二線,而青少年與同輩的關係此時成為他們人生的重心。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追求團體歸屬感,通過自己所屬的團體來定義自己,並根據同輩團體的規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這樣的團體在當事人進入成年早期,發展心理任務轉向親密關係時,多數就會在更親密的密友或戀愛關係的影響下自然解體。在這段時間與同齡人相處不順利或沒有找到自己的團體歸屬的人則有可能產生角色混淆,即感覺自己在社會上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應該擔任什麼角色。
這個發展心理階段不因國別、民族、性別有太大變化,至多由於社會條件、文化和個人特質,有時候年齡範圍可能會推前些或錯後些(比如可能現在中學課業太重,學生根本沒時間進行社會交際,那麼他們就可能到大學才有機會去發展這方面)。男性和女性此時的行為本質驅動都是一樣的,都會抱團(實際上就是尋找團體歸屬感和角色定位),只是由於文化影響可能表現型不同。女性更多的表現可能是如上所述,而男性則可能是參加球隊、共同興趣愛好、甚至可能是通過結成小黑幫來體現的。
-
7 # 鄧小如
原始部落時期,男性需要外出打獵,而女性,負責在家(應該叫山洞或山窩窩)照顧孩子,整理家務,以及在家附近的山上溪流邊找點野果子和能吃的草莖,因為那時候偶爾會有野獸出沒,所以女性需要三三兩兩結伴去找吃的,一邊走一邊聊天,打發時間,然後發現了哪兒有好吃的野果子之後,也會互相告知。所以女性這種結伴的行為是有傳統的,雖然到了現代,周圍環境已經相對非常安全,但是來自基因的記憶還是促使她們這樣去做,她們在
-
8 # 心理茶家
所謂抱團,其實是心靈還不夠強大的女生在尋求認同。
同進同出,選同樣的課,集體吃飯,我大學的時候真的跟同學沒少幹。初中和高中是走讀,但是也會選擇跟好朋友一起回家,共走一條路,晚自習後一起在路邊的小攤吃個宵夜,週末會約著一起去逛街,逛書店,喝飲料。但是現在往回看那段時光,依舊就記憶裡溫暖的點。
抱團的外顯行為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個團體中的個體的三觀確實不一樣的。有些人抱團可以去欺負別人,比如現在常見的校園霸凌現象;有些人抱團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奔著一個目標去努力。
從心理的角度來回答,我想這更多地是尋求一種認同,或者說任何的抱團都是一種認同的尋求。如果我們參加同樣的社團,選同樣的課,吃一樣的飯菜,這個人肯定是從頭到腳的認同我啊,我肯定也認同她啊,因為認同她就是認同自己啊。
那為什麼很難保持長期的友誼呢?因為沒有人的經歷是完全可以一樣的。假設初中3年在一起很好,如果可以做到成績都一樣好或一樣差,然後進入一樣的高中,那他們的友誼可以繼續的,兩人性格還得差不多,長得還得差不多,萬一一個女生招人喜歡,有男生追,一個女生不招人喜歡,都是暗戀別人,那麼他們的經歷就變得不一樣了,經歷不一樣了,對自己和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如果看法不一樣了,那友誼自然難以長期。
那為什麼女生抱團就更容易被發現呢?我覺得這個事情背後的假設是一樣的,就是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達情緒,因為女生在社會人眼裡就是柔弱,弱小等標籤,女生一起牽手上廁所都理所當然,這是社會關於性別差異的實際看法。因為社會的世俗眼光允許,所以這種情況才可能被我們很多人看見。如果兩個成年男生牽手去上廁所,你試著想象下,會迎來什麼樣的批判的目光...但是男生也有抱團啊,男生的抱團行為只是相對低下而已,比如一起去網咖組團打遊戲。
-
9 # 甜恬的心理
女生抱團 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安全保護意識,自古以來男人力量強大女人弱,如果在生活中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男人,幾個女人抱團一起用友誼的力量取暖,在現今高壓力山大的時代,女生抱團取暖 一定是一種幸福和力量
-
10 # 嘻嘻寶貝兒媽
想了解女人的抱團行為,首先要了解女人的特性,女人是感性的,樂意去幫助別人、喜歡與人分享,情緒低落時需要別人的安慰。
女人的樂於助人是基因為了得到繁衍的行為女人樂於幫助別人,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這種幫助是發自內心的、積極、主動的一種行為,當然她也希望別人跟她一樣。
女人從原始人類遺傳裡就有無私奉獻的基因,這樣才能生兒育女,無怨無悔,人類才能得到繁衍生息。人類也是群居動物,男人出去打獵,女人在家守護家園、子女,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而男人形成的是攻擊和自保、目標和解決問題、尊嚴和權威,跟女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行為模式。
遺傳到今天,人類發展到了文明的社會,生兒育女依然需要,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思維方式也遺傳了下來。
喜歡分享好的事物和低落的情緒女人的思維邏輯導致她是很感性的,遇到事情首先就是感受所帶來的一系列的情緒,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情緒太多是不能壓抑的,否則身體就非常容易出問題,而女人就自然形成一種疏導方式——發洩出來,女人在家庭群體,社會群體中的力量是最小的,又是天生保護別人的群體,所以就養成了一種柔和的發洩方式——分享。
“分享”的背後就是渴望自己的情感被關注、被尊重、被呵護、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
在社會群體中,她自然要去尋找讓自己情緒被關注、被認可的群體,她的情緒得到一定的舒緩,讓她的內心得到安寧,同時這個時候也是她充電的一種方式,她就又勇敢的去面對、去包容、去承擔更多的事情。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群體,是每個不斷成長的人都會遇到的事情,不是當初的情感不在了,而是內心需要的不同了,環境不同了,共同的點沒有了,也就造成沒有共同的語言了。
這個如果以一個理解的心態去想這個問題就不是個問題,當然因為觀點不同、三觀不同也會讓彼此疏遠,也就是人的朋友會有遠近、親疏不同。
有親密關係以後,女人也一定會有好的閨蜜,但作為伴侶瞭解了男女的不同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就更懂如何呵護女人情感的需求,就能理解和尊重她的嘮叨、不滿、抱怨,其實她不一定是指責和怨恨,也可能僅僅是想跟親愛的人發洩和求關注,只要你不去辯解、去傾聽、去安慰她,她情感得到呵護、得到迴應,她情緒觸及谷底後就會反彈,她的熱情、關心、溫暖依然如故。
-
11 # 蕭瀟心理說
校園裡,常常能遇到一群一群的女生,對,你沒有看錯,是一群一群,她們結伴去洗手間、去飯堂、去自習室……倘若你偶爾看到一個女生獨來獨往,你心裡反倒犯嘀咕,她是不是太孤僻了沒朋友?課餘時間,也總能看見女生們聚在一起樂此不疲地談論著某個偶像明星,結伴去逛街、吃東西,相互分享著說不完的知心話。於是男生們不禁要問:你們女生怎麼就那麼愛抱團呢?
女生愛抱團,男生愛單幹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和法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女性更願協作,男性更希望單幹。
研究人員分別選取了大學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男女本科生作為志願者,讓他們完成團隊專案和個人專案,並確保團隊中男女志願者的比例均勻混合。實驗結果顯示:男女員工在獨自完成專案的績效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他們在團隊專案的績效方面也不相上下。然而,當評價他們對團隊中其他成員的能力所擁有的信心時,女員工要比男員工對搭檔表現出更高的期望和信心。而多數男性通常會不太信任同事的能力,過於自負,因而會更傾向於選擇單幹。
話說在dota遊戲裡,5v5競技,一方有3~5個英雄一起行動,不給敵方任何各個擊破的機會,就叫抱團。於是,抱團就是指很多單個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比較穩定強大的能力狀態。現實生活中,人們用它來形容幾個人聚在一起共同從事一項或多項活動。
相比起男生,為什麼女生愛抱團?我們不妨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去看一看……
在那遙遠的遠古時代,男人專事狩獵,他們生存的空間險象環生。男人主要的職責是如何成功地保護家庭,並把捕獲的獵物帶回家中,整個家庭的生活完全依賴男人在狩獵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自信、膽識和技巧。而女人承擔的則是一連串重複而瑣碎的事情,並以此撫育後代、維持家庭和部落的生存。整個家庭的生活完全依賴女人的交流能力、協商技巧以及適應和合作本領。
男人需要沉默,女人需要傾訴,這是當時的社會分工所決定的男人與女人註定將形成不同的特性。假如男人們在捕捉獵物時,也像女人們一樣成群結隊喋喋不休地聊天,那麼還能捕獲獵物麼?也許有,估計是被煩死的。
所以女人愛抱團,從遙遠的古時候就開始了,經過數千年的滄桑歲月,儘管社會分工已經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但這種基因依然存在於男人女人們的身體中。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探討到人性的東西,怎可少了經典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呢?愛好心理學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個理論一定不陌生啦!無妨,讓我們再來複習一遍。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金字塔的第三層社會需求也稱為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係和照顧。
傳統女性應對壓力的主要手段是交流。在遠古時代,作為被供養人的女人的交談沒有明確的目的,她們同情別人,也接受別人的同情,所有這些,都能使她們得到一種平和的心境,並萌生安全感和歸屬感。而若干年以前在家裡帶孩子的女人則脆弱得多,她們所依賴的完全是別人的善心。在政府實施福利計劃、擴大法律權利和增加受教育機會之前,女人不得不仰仗他人獲得安全和保障。如果她的丈夫離她而去或者死亡,那麼她只能靠她的孃家和社群來照顧她,所以她不得不與周圍的人保持非常緊密的關係。交談把她與周圍的理解網路聯結起來,並使她得到安全感。今天的女人在感到沮喪、與人交談時,也自然而然地想得到這種由來已久的安全感。
前面提到,在男人們外出狩獵時,女人在家負責採摘、編織等瑣碎工作,在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達到基本滿足之後,隨之而來的社交需求也需要通過適當的途徑得到滿足,一大群女人在採摘野果或圍坐編織的時候,顯然聊天交流很好地滿足了這個需求。因這社會分工的獨特性,註定了女人在情感上的需求要比男人更細膩。遇到問題的時候,男人首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而女人則會想獲得同情和理解。
落單對女生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習慣了看到女生成群結伴地行動,當你看到有女生獨來獨往的時候,你會生出什麼樣的想法?可能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個女生不合群,很孤僻吧。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女生那麼愛抱團,與這種世俗的想法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呢?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說,根據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階段發展理論,從13歲到20歲左右青春期這段時期,人的主要社會心理髮展任務是自我認同,也就是決定我是誰,我在這個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在這個時期,父母長輩對人的影響力逐漸退居二線,而青少年與同輩的關係此時成為他們人生的重心。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會特別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而女生在這些方面比男生更加敏感,如果沒有同伴,會顯得格外的彆扭,會遭到別人同情的目光。假如被貼上“孤僻”、“不合群”這樣的標籤,相信誰的心裡都不會好受。所以世俗的價值觀與看法也是導致“女生愛抱團”這種現象發生的一個原因。
群體的功能群體指的是為了實現一個特定的目標,有兩個或更多的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個體組成的人群集合體。群體的功能包括讓成員獲得歸屬感、認同感以及社會支援。因為女人向來屬於弱勢群體,抱團可以獲得安全需要。而一個群體恰恰又能滿足其情感上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求。女人相互間的支援是無條件的,無須請求,也不指望得到回報。交談問題、分享感情以及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願望,成了女人增加親密感、對部落群體表示忠誠的特有程式。女人通過交談和傾訴感受,會逐漸感覺到她自己正在被人關心,所遇到的難題也不再那麼嚴重了。一旦女人能夠完全放鬆,她們就可以自己處理身邊的問題。
所以,女人愛抱團,因為抱團可以滿足多種需求,並且這也是被我們的文化所接收和鼓勵的。抱團行動會讓女人覺得更有安全感更快樂,請問還有什麼理由不愛抱團呢?
-
12 # 提升小法寶
一、首先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闡述她們抱團的原因
群體可以給人提供有用的服務(幫朋友帶飯),滿足個人需求(減少孤獨感),獎勵我們(生日禮物),提供資訊(八卦訊息),增強自尊(我有很多朋友),並給我們種身份,形成認同而題主舉例的群體最重要的群體表現是【群體思維】
為了維持群體的和諧,群體成員削弱了決策能力並且避免做出現實的評價。群體思維會發生是因為群體成員之間互相激發,提高自己的自尊心,促進致性,尤其是在面臨壓力的時候。比如題主所說,選同樣的社團和課程,一起吃飯,這都是群體思維的體現。
斯丁格的社會實在性觀點指出:當人們對自己的態度和意見正確與否的判斷無確定標準時,往往將周圍其他人的態度、一件或行動作為暫時性判斷標準,以使自己的認識與周圍人保持一致。換句話說,她們抱團可以解釋為這樣可以避免自己做出一些可能錯誤的決定,因為她們相信群體的決策能力要高於自己。
個群體為什麼會上一樣的加去一樣的社團
我想【從眾心理】可以很好地解釋,保持與其他人一致是為了滿足以下需求
(1)與大家保持一致以實現回體目標。(2)取得團體中其他成員的好感。(3)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現狀(4)不願意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壓力社會心理學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從眾的行為基本動因有三種
渴望獲得正確的資訊;被喜歡和接受;減緩群體壓力
為什麼這種關係有時只會持續五六年?
因為每當人們出現變故(如升學、參加工作、遷移、結婚等等),都會重新視自己的身份和身邊【社會同一性理論】的觀點是
人們不斷地把自己的群體與其他群體相比較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注意力總是更多地集中在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而不是相似之處,因此可能會被外群體的特點所吸引或對自己在內群體的身份或對內群體的群體契約和規產主質疑,從而改變自己的群體。而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加入一個新的群體、融入一個新的群體、習慣一個新的群體直到失去興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女生不會輕易的選擇新的朋友,而會選擇抱團相處
在給一些學校做團體活動的時候,經常發現不少女生喜歡抱團,儘管事先說明要分組了,但活動期間,她們總是有意無意地互相靠近。
女人愛抱團,男人愛單幹遠古時代,男人主要職責是如何保護家庭和養家。男人需要出去狩獵,並將捕獲的獵物帶回家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自信、技巧、膽識和能力,一方面保證自己的安全,一方面保證自己能捕獲獵物,否則一家子這一天的口糧可能就斷了。而女人主要負責維持家庭和部落的生存,還有一連串重複而瑣碎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她們需要有協商技巧、交流能力,以及適應環境與合作的能力。
這樣的生存環境決定了男人和女人形成了不同的特性,男人相對沉默,女人需要傾訴。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男人外出狩獵,女人負責採摘、編織等瑣碎工作,分工合作形成,人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得到了滿足,在人身安全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保障。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社交需要。一群女人在採摘野果,或者圍坐編織的時候,互相交流、聊天,顯然是個不錯的辦法,很好地滿足了人的社交需要。假如男人在狩獵的時候,也像女人一樣抱團圍坐,聊天交流,結果會怎麼樣?套用現在電視劇的劇情套路“反派死於話多”,要麼什麼都捕獲不到,要麼被團滅。
另一方面,女人大腦裡負責情感和言語的部分比男人發達,決定了女人的情緒和語言比男人豐富。同樣一件事情,比如說開心,男人的大腦只亮了一小部分,女人的大腦則幾乎全亮;同樣一個場景,男人的詞彙可能只有10個,女人的詞彙有100個,女人的語言能力是男人的10倍,這也是為什麼男人覺得女人囉嗦,女人覺得男人無法溝通。
當女人和女人在一起,滿足的不止是社交需要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群體的功能包括讓成員獲得歸屬感、認同感、安全感和社會支援。
女生抱團首先得到滿足的是安全感。從社會發展的歷史,以及社會現象來看,女性在任何時候都是弱勢群體。任何一個負性社會事件,只要其中有女性參與,首先被罵被批的,必定是女性。比如說,同樣是舉報出軌,如果是男性舉報女性,評論區:“這位男士做得對!”、“好樣的!”;如果是女性舉報男性,評論區:“這種女人太可怕了!”、“分手不能好好說嗎?”而如果遭遇性侵,受害者是女性,評論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女人不要穿得太暴露了”、“女人要保護好自己”;若偶爾有那麼一兩個男性是受害者,評論區:“男人也不安全啊”……
女人的弱勢,加上她們豐富的情感,決定了女性比男性在情感需求上要多很多,並且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安全感。而抱團,在某種程度上正好滿足了這一點,讓她們覺得自己至少此刻是安全的,是有後盾的。
這個群體不僅滿足了她們的安全感,還滿足了她們的歸屬感。當女生抱團的時候,她們會產生一種自己有了一個歸屬群體的心理,覺得自己是群體的一分子。就好像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家,這個家要讓人產生一種自己是成員一分子的感覺,小群體的作用也是如此。
而且,在這個群體當中,女生可以交談問題,分享感情,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願望,這時,抱團的作用不僅僅是產生歸屬感,還有了女生增加親密感,滿足情感支援的作用。當女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女生通過傾訴和交談,會逐漸感覺到自己正在被人關心,被人支援,所遇到的困難似乎也不是那麼嚴重了,心理上得到了放鬆,從而可以重新審視問題,慢慢處理。
女人的抱團從青春期就已經存在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根據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髮展階段理論,13-20歲期間,屬於青春期,這段時期,個體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我認同。也就是說,個體在青春期,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在這個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而這個時期,家長對個體的影響正在逐漸退居二線,個體與同輩之間的關係成了主線,成為他們的人生重心。此時的個體,會通過自己所屬的團體來定義自己,根據團體或同輩的規則來規範或要求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努力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如果個體與同輩人相處不愉快,沒有找到自己的團體,可能會產生角色不清,感到自己在社會上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所扮演或承擔的角色。
因而,抱團的女生會不自覺地向群體認同,與群體成員同步,產生同樣的舉動。比如集體吃飯,參加同樣的社團,報同樣的課程等等。這是因為人在產生歸屬感的同時,也期望得到團體的認同並不斷向團體認同。
隨著時間的發展,抱團會產生一種從眾心理作為一個群體,可以幫朋友帶飯,可以減少孤獨感,可以八卦各種訊息,可以給自己一種身份,還可以有一些小獎勵(比如生日禮物)。
那麼,為了維持群體的和諧,群體成員會不自覺地削弱自己的決策能力,以避免自己過早作出現實性的評價,引發成員之間的不愉快。此時,群裡成員之間產生默契,互相激發,提高了自己的自尊心,促進彼此的一致性,而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和舉動,尤其是當群體或群體成員面臨壓力的時候。
在群體中,當人們對自己的態度和意見正確與否,無法確定判斷標準的時候,往往會習慣性地以周圍其他人的態度、行動或某個細節作為暫時性的判斷標準,使自己做出與周圍人保持一致的言行,避免因言行不一致產生心理衝突或受到群體壓力,這就是從眾心理。
從眾的動機通常是渴望獲得正確的資訊,減緩來自群體壓力,被接納和喜歡,滿足自己的歸屬感。
也就是說,女生在抱團的時候,為避免自己被孤立,被提出群體,或者作出一些看起來可能是錯誤的決定和舉動,會預設向群體其他成員靠攏,因為她們此時相信群體的決策能力。而這麼做滿足了她們的四種需要:
第一種,取得團體中其他成員的好感,為自己爭取群體社會資源;
第二種,維持群體中的人際關係,避免自己被孤立,得不到情感支援;
第三種,避免承擔與眾不同的來自群體成員施加的壓力;
第四種,與大家保持一致,以共同實現團體目標。
但這種團體通常存在的時間都不會太長這是因為人與社會都是不斷髮展的,總是會出現一些變故,比如說升學、高考、畢業、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遷移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由於自身的心理髮展和社會發展,會不斷地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和身邊的群體,不斷審視自己的角色和社會責任,團體成員也隨著各種因素不斷的變化。
從社會同一性理論的角度,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注意力經更多的是集中於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而不是集中於兩個群體之間的相似處,也就是說,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將自己所在的群體與其他群體進行比較。如此,個體可能會被其他外在群體的特徵所吸引,而對自己所在的群體,自己的群體身份,群體的契約和規範產生質疑,甚至試圖改變自己的群體。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新的成員加入,群體內部成員可能會彼此產生矛盾,直到最後失去興趣,群體分離。
相較於社會,學校是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接觸的人員有限,加上個體在學校裡面臨的問題,比今後在社會上面臨的要少很多,且學校中的人際交往頻率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因此,抱團行為在學校裡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