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淨心修道
-
2 # 一直奔跑的小樓
《關雎》是中國古代首部詩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它通常被認為是描述男女戀愛的情歌。
孔子對《關雎》的評價是:“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也就是說,音樂表達的情感應該是一種溫和的社會情感,溫和的標準應該是“與禮相稱”。
孔子認為《關雎》表面上是一首愛情詩,但通過愛情詩要使人懂禮貌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好自己慾望的度。
孔子的中性美學思想在古代得到發展,並延續到當今,它具有當代性和普遍性,是藝術精神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學習,運用和發揚孔子的中性美學對提高我們自己的審美意識和創作更精美的藝術品有著深遠的影響。
-
3 # 書香四溢之禾子
《關睢》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孔子在《論語.八佾》裡中肯的評價:《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認為《關睢》宣揚了一種快樂但是不過分,哀傷但是不過度的理念。孔子是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首先反映了儒家“中和”思想、追求平衡的美學理念。其次,人不要碰到一件好事或壞事,就狂歡或者發洩,沉溺於大喜大悲之中。孔子“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理念對我們現在仍然有很現實的教育意義。如果讀懂了孔子這些理念,“狂躁症”、“抑鬱症”、“路怒症”……就會減少很多。
-
4 # 王營評教育
《關雎》是《詩經》第一首詩,是一首優美的情歌。原詩是這樣寫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中描寫的這位君子,正在熱戀一位在河邊採荇菜的美麗姑娘,為了表達對她的思念,竟至於長夜難眠、“寤寐求之”、“輾轉反側”,被愛情折磨的寢食難安,這是初涉愛河的青年男女的真實感受。但是,這位君子並沒有沉浸在痛苦的深淵裡不能自拔,而是在夢中想象用鼓樂迎娶姑娘的熱鬧場面。喜歡她,卻不是像《陌上桑》中的那位府君一樣想方設法佔有她,而是想象採用正當的方式迎娶她;有“求之不得”的哀傷痛苦,但更多的是沉浸在愛情中的幸福快樂,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由此自然而然地使我們想到中學生“早戀”這一不可迴避的事實。男孩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對異性有好感,相互產生愛慕之情,這本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阻止,除非讓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出家當和尚。做為老師和家長,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學生身上,往往感到無能為力,話說過了不行,容易出問題;不管不問也不行,學生一旦沉靡其中,又怕影響了他們的前途。
其實,中學生早戀也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許多國家的對此採取不是“堵”而是“疏”,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正面引導,使其明確早戀的危害以及雙方應該承擔的責任,從而體現濃濃的人文關懷。因此,對於中學生早戀我們沒有必要遮遮掩掩,更不可斥之為思想“不健康”,我倒希望有條件的中學開設“愛情教育”這類的校本課程,讓學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引導學生將來走上幸福的愛情之路,這是對學生的現在負責,也是對學生的未來負責。
-
5 # 紹興李珍
孔子如何評價《關雎》?對教育有何啟發?
答:題目立意好,特此感恩!
這首詩我跟文友曾經有一次長談,因為是《詩經》的開篇,相當於為《詩經》定基調,所以不敢馬虎。《詩經·關雎》他的意思:字字句句說的就是周文王與其妻的故事,一個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青年是如何審美的?在庸庸碌碌平澹無奇的日常勞作中,流露出來的青春活力氣息,是最誘人之美,這樣的認識與周文王太相吻合了。
我的意思:愛慕思戀是人的本性本能,從“禮”的框架下去表達,男追求女為正途,正是儒家思想精華之一,言下之意是泛指。就如《易經·上經》起始講道——天地大道;《易經·下經》起始講德——夫婦之德。
因為歌詞中沒有哪一句哪一字是明確指向周文王的,頌揚的就是人性之美。是對積極正面的社會現象的描述。
所以,後來爭論的焦點成了泛指——“虛構”;周文王——“實有”兩方面了。他說虛構在十五國風中是不存在的,他的定論,又覺得太玄了,最後不了了之。
孔子自己專門有描述,《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根據老夫子的教導:求之不得,寤寐反側之苦;求而得之,琴瑟鐘鼓之樂。有苦不失和,有樂不失正。這是特別關照的,其它的沒說。
筆者還是堅持泛指,是夫婦之德前期的引領:尋找淑女、慎求目標、婚前止於禮、等待禮成、祝福百年好合。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別忘了是男子主動。人人知道了這個過程,教育便成功了,為未來幸福生活起了良好的開端。敬奉!
-
6 # 牛噸3
孔子思想大部分以經落伍了,沒落伍那一小部分今天誰學。當今最該學的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最適合中中國人民。毛澤東思想包括了人間所有的真理與道理。
-
7 # 樑69853253
這首詩表面上是講情,側重在表達義,情融於義裡面。教導年輕一代在愛情上不能隨心所欲,妄為,喜新厭舊,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
-
8 # 風溯漢水飛
《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在當代中國仍然能博得很多年輕人傳唱,可見這首詩歌的魅力有多大,純潔而又唯美的愛情總能鑽進少男少女的心房。
這種評價和處理不同於後世某些儒家學派所提倡的“滅人性,存天理”,完全否定情感 ,而是肯定了“樂”與“哀”的合法地位,只不過要求“樂”與“哀”都不過分 ,都有所節制罷了。
回覆列表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行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側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孔聖人《論語》傳語作評:《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一首描寫男女愛情詩作,能得夫子的評說,實為不易。
如何作到,質樸含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不張揚,不渲洩的情感表白,又不淪入淫樂無度的情色境地,適可而止,確是難以把握和需要探討問題。
今曰重溫孔老夫子對《關睢》之詩評價,不失太多的啟發和教育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