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你寄的明信片

    算盤最早是由東漢末數學家徐嶽發明。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杆,杆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杆上下撥動,透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擴充套件資料:珠算是由籌算演變而來的,這是十分清楚的。《老子》提到:“善計者不用籌策”,可見這時籌算已經比較普遍了,因此我們說籌算是完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算”和“籌”二字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如《儀禮》、《孫子》、《老子》、《法經》、《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鐘鼎文中到現在仍沒有見到這兩個字。一二三以外的籌算數字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貨幣(刀、布)上。籌算數字中,上面一根籌當五,下面一根籌當一,珠算盤中的上一珠也是當五,下一珠也是當一。由於籌算在乘、除法中出現某位數字等於十,或者多於十的情形,所以珠算盤採用了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日絕句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