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原意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
出處:張懷瓘的《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傳說王羲之筆法有力,在板上寫字,木工刻字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見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說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他出身於名門。
後也用來形容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擴充套件資料
典故:
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裡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
於是王羲之給觀裡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
他讚歎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原意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
出處:張懷瓘的《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傳說王羲之筆法有力,在板上寫字,木工刻字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見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說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他出身於名門。
後也用來形容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擴充套件資料
典故:
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裡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
於是王羲之給觀裡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
他讚歎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