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頭箍來了咯婁

    古人有嚴重的封建迷信思想,執行死刑是在秋冬季節,與古人信奉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時時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古人認為皇帝是天的兒子,就要遵從更要遵守,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一樣。古代選擇在秋分以後、立春以前處決死囚,即“秋後問斬”。這是為了順應天時,合秋冬肅殺之氣。“問”的本義就是審訊,後來才衍生出了“判處”的意思,而“問斬”就是指判處死刑。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後通常都會集中處死。選擇秋冬二季實行的原因,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不用種糧食,強迫民眾觀看,有考慮示警的作用,當然這也與古人“不誤農時”的考慮有關。擴充套件資料:說到“秋後問斬”一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這與當初我們所崇尚的自然哲學有關,當然這裡說的自然哲學類似於我們所說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有大量證據表明,漢朝時期,死刑的執行限制在秋季和冬季舉行,已經不僅是一種觀念,而且是深入人們心中的事實。當然,秋冬行刑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制度化,一直到明清兩代才基本固定下來。但對於那種謀反、謀大逆等罪行並不適用,往往是直接處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字簡化有何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