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沿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折向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為溼潤地區,此線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為半溼潤地區。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一線,它同時也是中國的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經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線,此線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也是中國沙漠區與非沙漠區的分界線。擴充套件資料:以月為單位進行對降水的收集刻畫形成的線。一般而言,主要是取多年相同月份的平均值作為研究資料進行工作。由於這種線反應的趨勢較為穩定,人們在很多地方開始運用,解讀一個地方的季節性降水規律。年等降水量線有不同的運用。如果是研究宏觀意義上的普遍規律,則這些線都是根據多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而形成的。如果是研究一個地方的降水年際變化,則是需要掌握具體的年份降水情況而形成,用以與年平均降水量線佈局比較彎曲方向和程度,分析其年際差異。
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沿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折向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為溼潤地區,此線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為半溼潤地區。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一線,它同時也是中國的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經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線,此線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也是中國沙漠區與非沙漠區的分界線。擴充套件資料:以月為單位進行對降水的收集刻畫形成的線。一般而言,主要是取多年相同月份的平均值作為研究資料進行工作。由於這種線反應的趨勢較為穩定,人們在很多地方開始運用,解讀一個地方的季節性降水規律。年等降水量線有不同的運用。如果是研究宏觀意義上的普遍規律,則這些線都是根據多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而形成的。如果是研究一個地方的降水年際變化,則是需要掌握具體的年份降水情況而形成,用以與年平均降水量線佈局比較彎曲方向和程度,分析其年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