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淚竹敢知人生
-
2 # Dae丶龍仔仔
在中國來說,太上皇和皇太后是不會向皇帝下跪的,因為中國曆來都是以孝治天下,雖然是宣傳的說要盡孝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如果不是親生父母的話,太后有可能會向皇帝下跪,如果關係特別差的話或者太后家裡人犯罪了求情
中國的話,比如秦始皇,他的母后就因為秦始皇要殺她跟別人私通生的兩個兒子,給秦始皇下跪求情
還有明朝嘉靖帝就因為張太后的兄弟犯法所以要殺他張太后給嘉靖帝下跪求情都沒用
而中國的太上皇,只要不是被逼退位的,都是皇帝給太上皇下跪
宋朝的,宋欽宗趙恆也給太上皇宋徽宗趙詰下跪
還有,南宋宋孝宗給太上皇宋高宗趙構下跪
還有清朝的嘉慶帝給太上皇乾隆帝下跪
就我所知道的,好像只有太后給皇帝下跪有,但是太上皇給皇帝下跪的
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例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給劉邦下跪,但是後來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後來劉太公就沒給劉邦下跪了
所以成為太上皇以後,給皇帝下跪的,正史上沒有記載
-
3 # 歷史哨聲
太上皇、太后本身的設定,目的就是避免父母向兒子皇帝跪拜行禮
雖然秦始皇是第一個冊封父親秦莊襄王為太上皇,但目的或許就在於獨特性和尊耀。但劉邦冊封太上皇,目的就很純粹:
不讓父親劉太公拜自己,繼續行家人禮。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後高祖朝,太公擁篲,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賜金五百斤。”如家人父子禮,就是劉邦冊封劉太公為太上皇的目的,避免“柰何以我亂天下法”的父親拜兒子的尷尬。
事實上,很少有活著的太上皇,基本上太上皇都是死的。
活著的太上皇,有三種:
1、建國皇帝的父親,為避免父親拜兒子而冊封,如劉太公;
2、被迫內禪的皇帝,失去皇帝權力,成為太上皇,如李淵、武則天、李隆基、宋光宗、明英宗等;
3、主動內禪位,以太上皇名義繼續掌控權力,如北魏獻文帝、北周宣帝、宋高宗、宋孝宗、乾隆帝等。
太上皇並非固定職位,而是因應情況設定。因為一般即位的皇帝的父親,都是皇帝居多,即便不是皇帝,也會被追諡為皇帝,不會冊封為太上皇。
太后是儒家孝文化的體現,和以父系的太上皇稱呼並不同,往往並無實權。歷史上之所有太后干政,主要有三種情形:
1、太后依靠母家勢力控制朝政,是為外戚專政,如宣太后和兩漢的太后外戚;
2、太后依靠權臣控制朝政,如明朝的張居正和清朝的兩宮太后;
3、太后自己組建勢力控制朝政,如武則天。
-
4 # 有歷史
分兩種情況。
對太上皇是一種,對其餘太后、太妃是另一種。
對太上皇,皇帝只有一種身份,那就是兒子。封建宗法秩序中,君即為父,臣即為子,天下萬民,都是皇帝的臣子,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對太上皇卻不適用,太上皇基本上全是親父子,皇帝即便是逼父親退位,也沒法去當太上皇的君父,所以這層關係就退化為單純的父子關係,以避免尷尬。所以,皇上的命令,不論是詔、旨、諭、令、敕,都無法針對太上皇個人,不能以卑令尊,太上皇根本不會面對皇帝的命令。所以,談不上什麼跪不跪。
太后太妃、太皇太后就不一樣了。
太后太妃是皇上的長輩,但不一定就是皇帝的親媽、親奶奶。但只要名份在,皇帝也同樣不能以君父臨之,這是封建宗法體制本身的悖論,所以皇帝無法突破,只好避免尷尬,避而不論君臣關係。
那麼如果皇帝要廢掉某太后、太皇太后呢,怎麼下命令呢?這就和冊封誰誰為什麼一樣,以官方通告的名義,詔,廢誰誰。免除了長幼關係後,皇帝就可以向這些廢太后們下聖旨了,那時候,她們自然是要焚香禮拜的。
-
5 # 沉墨I方之城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非常的講究禮制,俗話說的規矩,皇家的規矩更嚴格,才能給朝廷、民間立下很有榜樣性的禮制和規矩。
中國曆代王朝基本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國,而儒家思想的基礎就是孝道。
只有講究孝道的人,才會講究忠誠。所以千百年以來,封建帝王們一直是推崇孝道的,以孝治國,都是絕大多數帝王的選擇。
那麼回到題主說到的問題,封建王朝的皇家家族裡,也是要講究孝道的,甚至更加推崇孝道,自己都不孝,何來讓天下人講究孝呢。
所以,如果皇帝有太上皇或者皇太后在位,皇帝對他們是非常尊重和孝順的,中國歷史上出現太上皇的時期不多,比如劉邦時期,他爹被尊為太上皇;唐太宗時期,李淵被尊為太上皇;嘉慶年間,乾隆被尊為太上皇。
這是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太上皇,從種種史料記載來看,無論是劉邦、李世民、還是嘉慶對他們的父親,太上皇都是很尊重的,至少在禮節上來說,不再是論君臣之禮,而是行的父子之禮。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禮制來看,君臣之禮應該是高於父子之禮的,但是非常特殊的情況就是這太上皇和皇帝父子都曾經是皇帝,又曾經互為君臣。要論了這君臣之禮,那麼對這父子之禮就有了尷尬。於是,作為兒子的皇帝來說,一是儘量避免這種必須用君臣之禮的場景,二是在會面時期都會尊崇父子之禮。
同樣的情況,皇帝對待皇太后的禮儀依然如此,無論這個皇太后是否是自己的親身母親,只要對方在皇太后這個位置上,皇帝就會行母子之禮,除非有非常重大的事宜。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了,如果皇帝的聖旨來了,太上皇和皇太后是否會跪地聽宣呢?
太上皇和皇太后從登基上來說,雖然沒有皇帝的政治權力高,但是在禮制權位上要高於皇帝的。所以,皇帝即使有什麼事情要通告於太上皇,要麼是派專人通知,要麼就是自己親自前去徵詢,絕無可能下什麼聖旨的。 -
6 # 懷疑探索者
無論是被迫退位(比如唐高祖李淵),還是自願讓出皇位(比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他們在禮法和位序上的排位,都明確的要高於皇帝。乾隆帝退位之後,依然手握朝政大權,任何重要的事情必須由他獨斷。嘉慶顯然知道自己的前途取決於太上皇的喜惡,所以一直恪盡職守的做一個好兒子,那就是對父親唯命是從,從來不乾剛獨斷。在朝臣眼中,嘉慶帝只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傀儡,這樣的認識延續到了太上皇歸天。
這是有實權的太上皇。那麼,沒有什麼任何實權的太上皇,是不是要被皇帝欺凌呢?像李淵這樣的,被李世民囚禁,但是待遇並不差,退位後還給李世民添了很多弟弟妹妹。李世民最起碼在明面上是非常尊敬太上皇的,在史書上,我們找不到任何李世民虐待李淵的記載,倒是有李世民跪而吸允自己老爹李淵的乳頭,還不停掉淚的劇情,可謂感人至深。這似乎想要表達兩種含義。第一個,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迫不得已的自保。第二個,李世民對父親李淵至孝,是為了保護父親不被李建成等人傷害而發起反戈一擊。
這是關於太上皇。至於皇太后,地位也是高於皇帝的。雖然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定,其實絕大多數時候都沒有嚴格執行。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光緒皇帝的母親(其實是姨母)慈禧皇太后,她們都具有完全掌控朝局的能力。莊士敦是溥儀帝的外國老師,被尊稱為帝師,他官居一品,地位甚高,而且他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通。莊士敦寫了一本書,叫做《紫禁城的黃昏》,書裡面就多次提到,皇太后的地位要高於皇帝。
中國儒家思想很重視孝。莊士敦說,“中中國人將孝道擺在第一位。在中國,晚輩必須絕對尊重長輩,聽從其意見。皇帝作為地位最尊貴的一族,更應該以身作則,引導普通百姓。”(《紫禁城的黃昏》第二章《曇花一現的維新運動》,第11頁)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中國的皇帝代表了天之子,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天道”,而孝道是天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國之君,皇帝要恪盡孝道,對父母順從,這是一種莊重的表率。如果皇帝公開的忤逆父母,則是非常嚴重的事件,甚至有可能失去自己的職位。
所以說,由於孝道思想,皇帝對待太上皇和皇太后,是必須表達謙卑的,是以下級侍奉上級的規範履行義務,自然不可能給他們下達聖旨。聖旨是上級給下級傳達,在太上皇和皇太后那裡並不適用。反過來,如果太上皇和皇太后可以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援,他們可以廢黜皇帝。
-
7 # 祗樹
太上皇和皇后不僅不需要跪,皇上反倒需要給他們下跪。
根據《大清律例》記載,新登極的皇帝,在登極大典那天,禮部和內務府會準備好繁雜的事前工作。然後,禮部官員會奏請皇帝穿上白色孝服,去乾清門祭拜先帝及列祖列宗靈位,行三跪九叩之禮。
皇帝行完這兩頓三叩九拜,登極大典方才正式開始。皇帝會從乾清門出來,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到中和殿舉行繼位儀式。在此之前,乾清宮裡會垂下一簾,表示先皇之喪事暫停。
乾清宮垂簾,意味著,如果新皇帝危及成年,則太后垂簾聽政;若是成年了,太后只能幽養深宮。
中國曆朝歷代都奉行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治國綱領,便是以孝治天下。皇帝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為了給他的臣民做表率,一定會以身作則。
慈禧太后死的那一年,過了她人生中最後一個生日。
在她過生日的那段時間,德宗光緒皇帝已經臥病在床多日。由於宗族之禮法,光緒帝仍要率領百官去給太后祝壽,以示孝道。
當皇帝走到太后寢宮門外,準備率領百官行禮時,太后卻傳出懿旨:
“皇帝臥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取消賀拜儀式。”所謂的率百官行禮,也就是跪下來磕頭。
從這裡,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便皇帝已經成年,太后依舊是太后,皇帝該是兒子就還是兒子,母子之間的禮數仍在。
清朝的末代皇帝登極之後,比他地位高的人還有兩個:攝政王載灃、皇太后隆裕。根據慈禧太后的遺囑
“軍國政事及黜陟賞罰,悉由監國攝政王裁定,仍以諭旨宣示施行。”言外之意,皇帝雖然是由攝政王載灃的兒子來做,可是攝政王的話就是聖旨。除了極個別非常重要的事情,攝政王就是大清帝國最高統治者。
在末代皇帝溥儀登極大典那天,文武百官在太和殿朝賀。溥儀坐在寶座上,而載灃則站在寶座旁邊,接受與皇帝一樣的朝賀。
期間,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由於溥儀登極時,還不到三歲,因此在大典之時,哭鬧不止。載灃為了安撫皇帝,則單膝側身跪在溥儀的寶座下面,哄皇帝不要哭。
這是載灃唯一一次向皇帝下跪,且是單膝側跪,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跪拜禮。
皇帝在稍及年長之後,每天早晨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太后的寢宮,去給太后請安。根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記載:
從這些記載看來,皇帝即便成為一國之尊,在“父母”面前,仍然是“臣”。皇帝是不可以向“父母”下旨,最多也就架空她們罷了。
至於太上皇,一種是主動退下來的,他們權勢仍在,皇帝並不敢把他們怎麼樣;一種是被迫退下來的,皇帝不弒君弒父,則是留著他們當吉祥物的,該做足的功課,依舊要做足。比如說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依舊像兒子一樣,不定期去給“太上皇”請安。
-
8 # 歷史伶俜者
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孝治天下,皇家更是如此,最起碼錶面功夫得做足了,給天下百姓做個榜樣。一個“孝”字就固定了兩人的關係,既然盡孝,哪有下跪接旨一說。為了表現孝心,還得經常去請安,誰跪誰一目瞭然。
太上皇退位後,雖然大部分沒有實際權利,但還是有部分控制國家政權的,再加上象徵地位要比皇帝高啊。下面舉兩個例子:
1.退位不讓權的
乾隆,為了不超過他爺爺,主動退位做了太上皇,他兒子做了嘉慶皇帝,但這個皇帝做的憋屈啊,事事需要向乾隆彙報,國家大權還是在乾隆手中。這樣的話,誰給誰下旨還不一定呢。
2.毫無實權的
李源,被兒子李世民逼迫退位,做了太上皇。雖然毫無實權,但李世民在外人面前,還是畢恭畢敬的,凸現自己的孝心,當然也怕李源不給自己面子,當場發作,搞得下不來臺。
所以呢,不管是太上皇還是皇太后,名義上總歸是皇帝的長輩,這就決定了皇帝一般不會向其下旨,更別提下跪接旨了。
-
9 # 淡看天上月
古代的太上皇、太后見到現任實權皇帝要行跪拜禮嗎?還有聖旨一般用來幹嘛的,且看在下的分析。
什麼是太上之意?如果連太上皇三個字中的“太上”之意都不知道,那麼怎麼會知道太上皇會不會需要下拜。所謂的太上皇最早是秦始皇發明的,但是真正開始起實際作用的是漢高祖劉邦時期。那時候的劉太公見了劉邦差點要下拜,劉邦為了避免以後這種尷尬場面,所以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其中這“太上”就是無上之意,雖然沒啥實權,但是就避免了父親跪拜的兒子尷尬場面。
聖旨是什麼?古代從皇帝發下來的文書分兩大類,從秦始皇開創皇帝事業開始,就是制和詔。所謂制,就是制度之命也。像是立后妃,封王,拜宰相、三公等等這樣的大事就得用制書。而所謂的詔書,即教也,用以告教百姓用的。有宰相的時候,制和詔都需要經過宰相的批准才是真聖旨,沒有宰相的時候皇帝說什麼,什麼就是聖旨了。
再來看這個問題,就知道之所以封太上皇,就是為了不行跪拜禮。再加上皇帝也不會向太上皇下所謂的聖旨,只有在尊太上皇,太后這些重大事情的時候發一道制書下來而已。甚至在前任還是皇帝的時候就已經替自己做了這尊號問題,這就是古代的實際情況,而不是電視劇那樣,動不動就是一道聖旨。
-
10 # 愛之育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禮樂制度,不可♂️覬覦,不可僭越。
禮崩樂壞,則封建天下亂矣。
神權、君權、族權禮無不遵之、行之、護之。
此乃朝庭之大事也。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之者,治之本也。
下敬上、卑尊貴、幼恭老,刻刻勿亂。
禮樂教化,乃天、地、君、親、師,皆得以禮而遵。
禮樂秩序,乃言、行必依禮而為。
故,太皇、太皇豈能跪接皇上之旨乎。
太皇既是皇帝之父,更是將皇位傳給子之先皇。
太皇威嚴理當遵之,父親之威理當遵之。
太后乃皇帝之母,母儀天下。
聖朝以孝治天下。
若背孝,則皇位動搖,乾坤不穩。
孝太皇太后,使是皇帝坐穩江山的重要一步。
決不容許一絲一毫怠慢。
#凌遠長著#
-
11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首先,以明清兩朝為例,這是個偽命題,因為皇帝不能向太上皇、皇太后下旨或宣旨,更不會派人去宣聖旨。
旨、制、詔、諭、敕、冊、封,都是皇帝對下級命令,清朝皇后、太子、太子妃為冊立,貴妃、親王、公主及以下為冊封(明朝皆稱冊立、冊命)。
皇太后
嗣皇帝繼位(不是即位)後,嫡母和生母(或一個人)要尊為兩宮皇太后,稱尊崇,並尊上太后徽號,而不能稱冊立皇太后。皇帝下旨將尊號告天地、太廟、社稷。次日頒詔佈告天下。
其他庶母稱尊封,如尊封大行皇帝的其他嬪妃為太皇貴妃,太妃等。
全國性慶祝的節日只有四個,除冬至、元旦外,一個是皇帝的萬壽節,另一個就是皇太后的聖壽節。皇后,太子等過生日稱千秋節,是宮慶活動。
明朝皇帝登極前,要具冕服到皇太后前行五拜三叩頭禮,之後才能去奉天殿即皇帝位。
清朝因秘密立儲制,按傳位詔書繼位為嗣君後,要身穿孝服在大行皇帝牌位前,行三跪九叩頭禮,尊大清太后,並領太后懿旨後,才能“合法”的即位為帝,後包括冊立皇后,朝會節日等,皆需前往太后宮中行禮。明嘉靖元年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嫂四宮並尊
太上皇
明清兩位太上皇,一位是明朝明英宗朱祁鎮,一位是清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這前後兩朝太上皇的地位要遠高於景泰和嘉慶兩位皇帝。
明英宗作為太上皇帝還京後,景泰帝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山川之神。並頒詔大赦天下,景泰皇帝詔曰(部分):
朕奉先帝聖體之遺,適值國家中衰之運,痛幾務擅專於權,幸致大兄誤陷於虜庭。賴天地 ,祖宗眷佑之隆,荷母后,臣民付託之重,授朕大位。
……大兄還京,臣庶交歡,宮庭胥慶,然朕即位之初已嘗祗告天地,宗社,上大兄尊號曰‘太上皇帝’,禮惟有隆,而無替義。當以卑而奉尊(來去是夢)。雖未酬復怨之私,姑少遂厚倫之願。爰稱恩典……
詔書中明確說明,大兄明英宗正統皇帝朱祁鎮是尊,景泰帝朱祁鈺是卑,而且明英宗朱祁鎮回北京經德勝門到東安門時,朝廷定好的迎接禮法是朱祁鈺向朱祁鎮行叩頭禮,依禮法以後朱祁鈺嗣君的身份見到朱祁鎮依然要行跪拜禮。代宗對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嗎?
乾隆皇帝禪位於嘉慶帝就更不要說了,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清乾隆帝禪位大典,乾隆退位嘉慶登基,乾隆禪位大典,嗣君允琰(後改顒琰)率群臣向太上皇帝乾隆行三跪九叩禮,太上皇禪位後,顒琰才跑去太和殿即位,即位後再顛兒顛兒去寧壽宮(乾隆退位後的寢宮)磕頭謝恩。
總結
如果僅以明清兩朝為例,以孝治天下,卑不動尊。皇帝就不可能向太上皇、皇太后下聖旨,反而要遵從太上皇聖旨和皇太后懿旨。
皇太后是天下之尊、以天下養。明朝土木堡之後,英宗被俘,孫太后以一己之尊能立朱祁鈺為帝,也能在奪門之變後廢了朱祁鈺的帝號。
宮女王氏被萬曆帝朱翊鈞臨幸,懷了朱常洛,朱翊鈞九五之尊也比不上孝定皇太后李氏一個大嘴巴子好使,乖乖的得承認皇長子是朱常洛。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對太后尊崇備至的皇帝,有什麼事都是親自(成敗皆空)前往太后宮中請安商議,更不用說同光兩朝了,慈禧太后甚至有廢立之權。
所以只有太上皇和皇太后給皇帝下旨,不可能皇帝反過來給太上皇、皇太后下旨。別提皇太后跪著接旨,就是皇帝和皇太后說話,皇太后不讓皇帝起身,皇帝就得跪著。先帝駕崩,新君應該先守孝還是先登基?
-
12 # 尋根拜祖
這個問題在漢朝之後的人看來很“找抽”,但對歷史上的第一個太上皇劉太公來說,這還真是一件麻煩事,他離給兒子劉邦下跪僅差一步之遙。
當年劉邦坐了天下後,將老爸從老家接到長安頤養天年。劉邦年輕的時候大混混一枚,沒少遭老爸奚落。估計劉邦為此也沒少頂嘴,做了皇帝后他得意洋洋地“回擊”老爸: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意思是,您老人家以前老是說我是無賴,不能置家業,哪兒都不如二哥,您現在再看看,我跟二哥誰的家業更多?
劉邦嘴上“報復”老爸,行動上對劉太公還是非常孝順的,他甚至特地住了一座“新豐城”,將老家的人全都遷徙到這座城裡居住,給老爸為伴。
從此劉太公遊走於屠販少年之間,混跡於酤酒賣餘之市,整日鬥雞蹴踘,找回了家鄉的味道,活得有滋有味。
但有一天管家給他提了個糟心的話題:太公吶,您老雖然貴為皇帝的老爸,但自古天無二日,您怎麼說都是個臣,讓皇帝給您這個臣跪拜,似乎不大合適吧?
劉太公種田是一把好手,談君臣關係那是門外漢啊。老頭一聽就懵了,對啊,皇帝給臣子磕頭,那不是逆了天嘛?可劉三畢竟是自己生的,讓自己給兒子磕頭,好像膝蓋也不是那麼好彎的。
於是劉太公折中了一下,劉邦再來擺件的時候,老頭扛了一把笤帚親自灑掃迎接,把自己搞得跟下人一樣。
劉邦大吃一驚,這事要傳出去天下人還不都得指責自己不孝?於是爺倆一個扛著“孝”的家法,一個扛著“忠”的國法,相互客氣起來。
爺倆學問不行,但朝中有的是大儒,於是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誕生了。
可惜那時候劉邦的老媽劉媼已經去世,所以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的帽子,落在了呂雉的頭上。
那麼,太上皇、皇太后與皇帝之間到底誰更大?皇帝頒發聖旨,太上皇和皇太后需要跪接嗎?
先說答案,當然不需要跪接!原因有如下幾點。
其一、從國法上講,太上皇、皇太后與皇帝的身份都是君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不是隻有皇帝是“君”嗎?當然不是,皇家嫡系都可以稱為“君”,比如皇后、太子,也包括太皇太后、太上皇、皇太后等。
古代界定君臣關係不是光看龍椅上坐著誰,更主要的是看“宗法關係”,而“嫡庶”概念就是“宗法制”的核心要素。
這裡面有很多後人常常不理解的宗法關係,比如生母地位不如嫡母,嫡子繼承所有政治遺產等等。
總之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嫡庶差別猶如天上地下!
所以, “嫡系”的重要程度遠大於皇帝。人們拜見皇帝自稱“臣”,拜見太皇太后、太上皇、皇太后、太子、太子妃都要自稱“臣”。
其二、從家法上講,太上皇、皇太后是父母,皇帝是兒子華人講“忠孝”,前面從國法上規定了三者之間的“平等”,可是“孝”怎麼體現呢?用家法。
家法界定的標準很簡單——父子、母子關係。
所以,皇帝在見太上皇、皇太后時,他的身份就是“子”,必須行“家禮”,也就是說皇帝對太上皇、皇太后要行跪拜禮。
通常皇帝不光需要跪拜太上皇和皇太后,還要自稱“兒臣”。對外,都是“君”;對內,皇帝在太上皇、皇太后面前稱“臣”,太子在皇帝面前稱“臣”。
其三、皇帝頒發聖旨,並不是都需要跪接可是皇帝畢竟特殊,需要以國家名義,對太上皇、皇太后頒發聖旨時怎麼辦呢?
這種事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冊封典禮,最常見的就是皇帝登基要冊封嫡母(或生母)為皇太后,母親要跪嗎?
不需要,一般是母親坐著,皇帝一旁站著,其他人跪接,宣讀完聖旨,由皇帝率領眾人對皇太后行三叩九拜大禮。
其它聖旨頒佈也是如此。
其實頒發聖旨也並非像想象中的那麼莊嚴肅穆,即便大臣在接聖旨時也不一定都需要跪接,要看具體情況。
比如大臣身體不適、賜予特殊榮譽的大臣。還有不太重要的聖旨,都不需要有迎接的典禮,也就不需要跪接。
仔細想想,皇帝也是人,皇家也食人間煙火,針頭線腦的零碎事也不少,犯不著什麼事都端得六角正正的,別被影視劇中的情節糊弄了。
-
13 # 翱翔蘭天鷹
在封建的皇權政治體制中,皇權是天賜的,大於一切,包括大於父母。皇帝派人去向沒有掌握實權的太上皇、皇太后宣聖旨,當然要下跪接聖旨。諸如大清帝國皇后元春省親時,賈母向元春五體投地的跪跪拜拜,一直到了私人場合的家裡,元春才禮貌的向賈母行跪拜私禮。
-
14 # 搏海無涯
在中國的古代等級制度相當嚴格,在爺爺和奶奶面前哪怕是當皇帝的孫也只能下跪問安,何談宣讀聖旨一說,出題者不知不怪,權當作笑話取樂罷了
回覆列表
皇帝不會直接下聖旨給太上皇及皇太后的。
太上皇和皇太后是不需要向宣旨皇帝的皇帝下跪的,而且這種命題是不正確。聖旨是居高臨下傳達旨意的方式,是不能用在皇上對太上皇、皇太后這裡的。畢竟古代以孝治天下,在三綱五常的封建社會,在皇權之外,還有父權的存在,父為子綱,即便父權是沒有什麼權力可言的,但皇帝卻不可能視之為無物,上行下效的結果可不是皇帝能承受的。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得位不正,其後代子孫均想通過武力篡權奪位,可想風氣榜樣之壞。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太上皇歷史中當過太上皇的人數要少上許多,古代成為太上皇的要素一般有三種:第一種就是開國皇帝把自己的父親封為太上皇;第二種就是當過皇帝的人把皇帝寶座讓給自己的兒子或者讓給其他皇族,自己當上太上皇;第三種是因某種因數丟失皇位,被現任皇帝追封為太上皇;除了此3種因數,是沒有資格成為太上皇的,而當上皇帝,其權力上癮後,沒有特別因素,是不會讓位的,故能成為太上皇的,在中國5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少之又少,現在看看比較有名的太上皇。
1.追封為太上皇的代表---漢高祖劉邦封劉太公,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淵
漢高祖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緩解“君拜臣,子拜父”尷尬
1)劉邦登基後,冊封了皇后、皇太子和諸侯王,對他去世的母親也追封為“昭靈夫人”,但健在的劉太公沒有得到任何名號。不過,據說劉邦每天都去探視劉太公。
2)劉太公的管家對劉太公說,劉邦雖然是你的兒子,但他是皇帝,你雖然是他父親,但你是臣子,每次都讓皇上拜訪臣子不合適,所以建議劉太公執掃帚去門口迎接劉邦。劉太公聽從了建議,結果把劉邦嚇了一跳,劉邦趕緊下馬攙扶,並賜劉太公五百黃金。
3)劉太公執帚迎接的事情,讓劉邦心情難以平復,子君父臣確實是一種很尷尬的關係。劉邦苦思冥想後,決定效法秦始皇追尊亡父秦莊襄王為太上皇之舉,尊奉自己健在的父親為太上皇。至此,劉邦和劉太公之間尷尬的關係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和;
唐太宗李世民封高祖李淵為太上皇
1)唐太宗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之變,成功的取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皇位,而唐朝締造者高祖李淵丟掉自己的皇位以及權力,在李世民的逼迫下退到了幕後,成為了一名有地位而無權力的太上皇,自此之後,後半生只能在皇宮裡打發餘生,半步都脫離不了李世民的管控,全力造人,在近9年的時間中,太宗多了17位弟弟/妹妹。
2)在軟禁太上皇李淵的期間內,因太宗不予太上皇李淵參政,故基本多以家事,無需下旨,且內疚並想方設法討好高祖;
2 .主動禪位----宋高宗趙構和清高宗弘曆
宋高宗禪讓宋孝宗,但他貪戀權勢,卻又苦於國事憂勤,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繼續享受皇帝的尊榮,卻又可以免於國事的困擾,然而,事實上,宋高宗禪位宋孝宗後,並沒有就此躲在深宮,頤養天年,不問朝政,而是一到關鍵時刻,大至對金和戰,小至官吏任命,他都會出面干涉,多方牽制,寸步不讓。宋孝宗在位27年,宋高宗做了25年太上皇,且高宗狠抓權力不放,在此期間,孝宗無實權,更談書上下旨,每日擔驚受怕,害怕被廢。
“十全老人”清高宗乾隆禪位嘉慶,在位到達60年時間的時候,他主動把自己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他之所以這樣做,其實跟他對康熙皇帝的崇拜情結有關。乾隆皇帝是康熙皇帝的孫子,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在致敬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的時候是權柄在握的,三品官以上任命均由乾隆批准,如果嘉慶皇帝有什麼重要的決定,仍舊需要向他稟明才可以做決定,面對著乾隆皇帝,嘉慶皇帝必然是要行禮的,三年後才當家做主,別提下聖旨給他老爹了,弄不好就給廢了。
3. 皇位失而復得,期間被現任皇帝追封---明英宗朱祁鎮及代宗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作死,聽信宦官王振挑唆出兵漠北絞殺也先部族,在土木堡一戰被包了餃子,做了俘虜,以兵部侍郎于謙為首的明朝官僚集體商議迎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迎立帝位之初這朱祁鈺是一百個不情願,這人本身沒有什麼野心,突如其來的好事,他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就坐上了帝位。但坐上帝位後,並沒有仁君該有的聖明。在朱祁鎮被迎回朝後,迫於壓力,他接回了哥哥,卻再也不談還位的事,朱祁鎮也有自知之明,差點丟了性命的他也不敢造次,乖乖的接受了太上皇的殊榮,被圈禁了起來,安然度日,雙方不相往來,代宗朱祁玉害怕哥哥復位,一直不給機會給他露面。
但朱祁鎮人緣極好,朱祁鈺的種種劣跡寒了一部分朝臣的心,後來徐有貞、石亨、曹吉祥幾人揹著他發動了奪門之變,架空了朱祁鈺,迎立了英宗朱祁鎮。群臣步調一致的選擇了沉默,就這樣朱祁鈺悲催的被趕下了臺。
太上皇和皇太后不需要向皇帝的聖旨下跪雖君臣有別,但古代皇帝以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基礎,以孝治天下,以古代皇帝對太上皇與皇太后的態度,他們不會做出對太上皇和皇太后宣旨這種事情,一般有什麼事情的話,他們會主動去參見太上皇和皇太后,帶著恭敬的語氣跟他們商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