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字的意思如下:
1.白;潔白:~首。明眸~齒。
2.明亮:~月。
3.姓。“暠”
詳細釋義
〈形〉
1、(形聲。從白,告聲。本作“皜”。本義:光明)
2、同本義
日出皓兮。——《詩·陳風·月出》
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皓月(明月);皓旰(光明亮麗);皓顥(明亮潔白);皓潔(明亮潔白)
3、白;潔白
皓,白也。——《小爾雅》
白石皓皓。——《詩·唐風·揚之水》
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五六老叟,龐眉皓髮。——《後漢書·劉龐傳》
曼理皓齒。——《韓非子·楊權》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曹植《洛神賦》
絳皓駁色。——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皓腕(素腕,指女子潔白的手腕);皓皓(潔白的樣子;光明的樣子);皓手(潔白的手);皓然(潔白的樣子);皓齒明眸(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
4、通“昊”。廣大的樣子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荀子·賦》
皓字的意思如下:
1.白;潔白:~首。明眸~齒。
2.明亮:~月。
3.姓。“暠”
詳細釋義
〈形〉
1、(形聲。從白,告聲。本作“皜”。本義:光明)
2、同本義
日出皓兮。——《詩·陳風·月出》
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皓月(明月);皓旰(光明亮麗);皓顥(明亮潔白);皓潔(明亮潔白)
3、白;潔白
皓,白也。——《小爾雅》
白石皓皓。——《詩·唐風·揚之水》
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五六老叟,龐眉皓髮。——《後漢書·劉龐傳》
曼理皓齒。——《韓非子·楊權》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曹植《洛神賦》
絳皓駁色。——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皓腕(素腕,指女子潔白的手腕);皓皓(潔白的樣子;光明的樣子);皓手(潔白的手);皓然(潔白的樣子);皓齒明眸(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
4、通“昊”。廣大的樣子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荀子·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