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uogr441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時期。坎坷的生涯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陽。那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親同手足。李、杜互相寫的贈寄詩充滿了真誠的情誼。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中說:“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還寫下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詩,盼望著“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時常掛念著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他被貶逐以後的安全:“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這些詩句對李白遭誣受害表示了極大的同情。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對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由於杜甫不在身邊同遊,“齊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魯酒”也提不起酒興,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都有那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