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娘她初三學生了,對於即將到來緊張的學習,她自己矛盾不斷,又想無所顧忌的玩,又想取得好成績,在初一的時候最好成績是年級第二,後來就再也沒有前十過,當時孩子也有努力,但是一段時間沒有效果她就自主放棄,初二她都是再佛系中度過,也有年級10幾到20幾不等,主要問題就是在數學上,就是刷題太少,除了老師講的佈置的作業外一律不寫,今年年初疫情期間老師開始網課,在家時間長老師佈置作業,寫了2本練習,開學後又是佛系學習,數學分數居然考了140分(總分150),現在暑假期間,孩子也知道要刷題,但是一旦讓她刷題就變的不耐煩,很煩躁,跟我發脾氣,但是事後又不停的跟我說這樣不行,要改變,她現在的問題就是不刷題的時候就會不停的說我要刷題,真讓她刷題就會很煩躁,據我所知她的同學暑假都在銜接班主要是比她勤奮,這個問題她自己知道,又怕開學別人超越她,初二期末考試年級13名,班級第一,但是他們班第一沒有固定競爭激烈,她很佛,現在馬上初三面臨中考,成績一直保持可以上重點高中,(初一初二一直年級前50名,班上前3左右),但是隻要保持在年級10名左右就可以上重點強化班,我看的出孩子很矛盾,怎樣才能幫到她,她其實很想上強化班
-
1 # 暖灃
-
2 # 鵬妹
現在是暑假時間,是一個緩衝期,調節期,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明白接下來初三學習的重要性,明年中考的重要性,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做:
第一,趁暑假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外面旅遊一下,玩一下,散散心,緩解一下學習壓力,在輕愉快的環境下,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定個目標,先從小目標,短期目標開始,比如初三第一個月 刷多少題,考試前進多少名,等等,和家長一起監督。
第二,可以利用暑假時間讓孩子做一個月的暑假工,讓他明白,沒文化在以後工作中是多麼困難和辛苦,刺激他努力學習,改變現狀,積極進取,從內心深處改變想法,只有他自己真正想學習了,才會更加努力,才會進步快。
第三,可以利用榜樣的作用,帶孩子去大學城去轉轉,或許參加一些學習活動,周圍的人都是優秀的,自己也會變得優秀!
-
3 # 白下講堂
先明確一下形勢,中考是孩子面臨的第一次選拔性考試,有選拔就要有競爭,有淘汰,你要步入社會必須面對這些考驗。同時,它也給你提供了選擇的機會,讓你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的努力,要靠努力去創造,而不是後悔浪費了這個機會。然後還要告訴孩子,中考、高考都是個起點。現代社會已經不存在考上什麼學校,就進了保險箱的說法。你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也有可能達不到一本線。你上了好的大學,也有畢不了業的可能性。而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爭取。讀書改變不了命運,只能改變自己,命運要自己去創造。
-
4 # 霍體清
即將初三的孩子,對於學習特別矛盾,該怎樣開導?
我姑娘她初三學生了,對於即將到來緊張的學習,她自己矛盾不斷,又想無所顧忌的玩,又想取得好成績,在初一的時候最好成績是年級第二,後來就再也沒有前十過,當時孩子也有努力,但是一段時間沒有效果她就自主放棄,初二她都是再佛系中度過,也有年級10幾到20幾不等,主要問題就是在數學上,就是刷題太少,除了老師講的佈置的作業外一律不寫,今年年初疫情期間老師開始網課,在家時間長老師佈置作業,寫了2本練習,開學後又是佛系學習,數學分數居然考了140分(總分150),現在暑假期間,孩子也知道要刷題,但是一旦讓她刷題就變的不耐煩,很煩躁,跟我發脾氣,但是事後又不停的跟我說這樣不行,要改變,她現在的問題就是不刷題的時候就會不停的說我要刷題,真讓她刷題就會很煩躁,據我所知她的同學暑假都在銜接班主要是比她勤奮,這個問題她自己知道,又怕開學別人超越她,初二期末考試年級13名,班級第一,但是他們班第一沒有固定競爭激烈,她很佛,現在馬上初三面臨中考,成績一直保持可以上重點高中,(初一初二一直年級前50名,班上前3左右),但是隻要保持在年級10名左右就可以上重點強化班,我看的出孩子很矛盾,怎樣才能幫到她,她其實很想上強化班
你好,從你描述的情況,孩子內心矛盾,想提升成績,又不能堅持,一是意志品質有點差,更關鍵是,需要解決她的想學學不進的條件性厭學情緒。
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先天智力無關,和主觀意識無關,都不笨,都想學好,主要和情緒狀態, 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有關。很多學生在學習中,由於經歷過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來自老師或家長,也可能是同學,形成了潛意識厭學情緒,一學習煩躁焦慮自動出來,造成控制不住的分心走神,磨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需要通過練習把焦慮情緒轉為積極情緒,學習的時候心情平靜愉悅,就能靜下來專心學下去。
-
5 # 煊雅老師
初三階段可以說也是青春期階段,怎麼引導初三的孩子呢?
初三的孩子有佛系的想法,可以看出孩子的不自信以及青春期身心的反應。
想一想我們老師有時說佛系,啥原因呢?無奈,想管學生又不敢管,才這樣的想法對吧!
所以不難發現孩子的內心是矛盾的,作為家長必須幫助她建立自信,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找到孩子的優勢,讓她在短期內發揮出來,她才相信自己很優秀。
我的學生沒啥優點,學習倒數,就是擦黑板特別乾淨,一點瑕疵都沒有,我就誇讚她,後來所有人都感覺她的黑板擦的真好,沒想到,慢慢的她開始認真學習了,也開朗活潑了,現在讀大學呢!
第二,幫助孩子制定短期計劃,以一個月為單位,因為計劃會微調的,也不能讓孩子感覺路漫漫其修遠兮,產生畏懼和疲勞感。
計劃要稍微努力就可以實現,不能可望而不可及,因為現在孩子本身心理素質就是脆弱的,再有就是把薄弱環節放計劃前面,這樣有利於平衡提高。
第三,找到牽引的力量,“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拽”,這個時候家長已經焦慮情緒了,不太適合陪伴學習,做好後勤工作就行了。
那最好找到親屬的大學生陪讀,或成績差不多的同伴一起寫作業,你看兩個小朋友吃飯都比賽的,是不是?
第四,把孩子喜歡的領域想辦法和學習繫結,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初二時叛逆嚴重,不學習就喜歡打球,我說,重點高中的籃球場地太專業了,讓他父親帶孩子去看了。
你猜怎麼樣?他為了這個籃球場地拼命學習,現在高二了。
沒有什麼佛系,只有自己想上進,又是那麼的無能為力,才用佛系來自嘲罷了。
祝你和孩子好運!
-
6 # 教大育小
仔細讀了題主對女兒問題的描述,我想說的是孩子真的很“佛”嗎?我不太贊同,我認為這個只是孩子自我隱藏和逃避的一種方式。所以用“我很佛”來描述,但其實在內心深處1.藏著深深的焦慮。
我們來說說孩子的問題:
1.想要一個很好的結果,所以想付出,但是卻沒辦法行動,一行動就開始發脾氣,這個是最自己的不滿意和內心焦慮的情緒。
2.知道別人在努力,所以裝出佛系,其實內心深處很害怕別人超越自己
3.孩子成績被超越,不能保持前三的優勢以後,努力過一小段,然後就開始放棄,所以在佛系中度過。其實,這個是孩子性格怯懦的表現。
當然: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孩子基礎不錯,成績也不錯,所以能夠保持這樣的一個學習水準,但不得不說的是,要真的這樣一直下去,孩子會在高中吃大虧。
那該怎麼辦呢?1.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人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想要成功,必須努力,如果稍微努力就能夠達到你想要的結果,要麼是競爭對手太弱,要麼就是你絕對天資聰穎,絕度的非凡,如果不是後者,那麼就是自己不夠努力。
2.不要太過於培養自己狹隘的“功利心”,只會盯著當下的成績看,成績浮動很正常,而是要學會向外看,長遠的看,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3、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堅韌的心性,是孩子最終衝向成功的方i去付出。其實可以從孩子的運動去培養。
5.教會孩子做好時間規劃,動靜結合,學習和娛樂玩耍兩不誤,這個是最好的方式。
我理解家長,孩子越來越大,那麼久意味著孩子需要越來越獨立,作為家長也就會越來越為難和無力,那麼要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努力向前。
教會孩子這些,是孩子未來路上贏得成功的必備,祝福你哦!
-
7 # 東北神人
你這個孩子瞅這樣挺聰明,不怎麼學,就能幹到年級十幾名。這樣就算可以了,你知足吧,有的孩子再怎麼努力學都幹不進去錢。年級20名,所以說你孩子這樣的成績說明他的智商很高哇。你的要求也很高,想讓他考全年級第一,進高中重點高中,是不是然後,985211或者清華北大你願望太高了,有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落差。
說你家孩子的問題,他也挺厚面子,是不是也想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績,然後呢?還嫌刷題累。你就告訴他,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啊。你還想取得好成績,還想那個名次往前奔,然後呢,還不想怎麼付出努力。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兒,要想成功,就得付出努力。
-
8 # 應用國學復興文化
看起來孩子是很用心的在學習,學習能力比一般孩子強。現在孩子的問題在於沒有用心總結過自己的學習方法。你試試告訴孩子去好好琢磨一下:究竟為什麼要刷題?考慮明白了,帶著自己的刷題目的再去刷題,或許能夠提升刷題效果。另外,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沒必要跟別人去對比,更不需要為此糾結。刷題需要有目的性,盲目的置身題海,有損孩子的健康,效果也不會太好。
刷題的多少和成績的高低並沒有太多關係。關鍵還是要先解決好為什麼要刷題。
-
9 # 趙思敏645
面對初三的孩子,不應該整天悶在家裡也要應該走向外面的世界,因為在大自然中豐富自己的知識閱歷比悶在家裡學習更好,在外面走一走,也有助於我們排除矛盾和困惑心理,更不應該打罵!
-
10 # 麗姐育兒A
看到題主的描述,很理解題主的心情。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孩子還沒有從心裡想要去努力,還是處於一種被動地接受學習狀態中。
現在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自己想要去學習,個人建議從孩子的個人理想和學習規劃兩個角度入手,嘗試著讓孩子有所感觸。
總之,即將上初三的時候,確實是個重要時期,但是光靠說教和強迫有時收效不好,需要家長在尊重的前提下,智慧地和孩子去溝通,引發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現在的孩子懂得其實不少,你的說教聽在他們耳中,覺得是嘮叨,可能起到的是反作用,所以有時不要說很多。
我是直接把勵志的文章給孩子看:你自己看,自己體會,看完後和他再進行探討,聽他是怎麼理解的,再適時的進行引導。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介紹給剛剛初三畢業的兒子看,他看過感慨的說,真是一篇絕佳的雞血文。
文中講,他是一個市重點高中的優秀畢業生,考上了清華大學,進入大學後,發現曾經的優秀根本不值一提,因為身邊優秀的人才太多太多,你的腳步只要一慢下來,就會和其他人拉開一大段距離。為了能夠跟上別人的腳步,所以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而且進入好的大學,身邊集中了太多優秀的人,學習的氛圍非常濃厚,眼界,見識都會有質的飛躍。
原先他的目標不過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去國外讀一個研究生,回國後能找個薪水高一些的好工作。
可在這個環境中,人們的思想根本不是這樣想的,他們所思所想是如何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來改變這個世界,怎樣能夠提供給人們更便利的生活等。
不知不覺中,他的思維就被開啟,慢慢的融入到其中,現在也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這些所有的前提是:讀一個好的初中,考上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因為會有資源傾斜。)
不要說什麼教育資源都是平等的,大家都知道,如果平等,不可能還存在什麼重點學校,實驗班。
說一個現實的例子:閨蜜的孩子,開學後讀初二,目前英語學科已經在做高考題目,初中數學全部學完,已經在進行二遍的全面複習,物理8年級才會開設,6年級就已經開始學習,目前已經過了兩遍,8年級學校開始教時,就是第3遍。語文的作文,老師說已經沒有可以修改的地方,古詩文更是從小學就開始學初高中的內容。(當然所有的這些一是需要孩子的配合,二是需要一定的財力。)
別人眼中的優秀,是學生和家長背後無數的日日夜夜。
有人會認為這是拔苗助長,可是你們可以瞭解一下,那些名牌大學的孩子有多少都是提前學習的。那些被名牌大學提前錄取的學生,高中時就開始學習大學課程比比皆是。
不要等時過境遷,再後悔當初的不努力。
也許努力過但仍然沒有期待中的好成績,但最起碼,我努力過,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