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沙倍加潤老白
-
2 # 財神去旅行
奧迪老一代的EA888發動機在設計上有些欠缺,燒機油的概率比其他品牌的發動機高不少。這種設計上的缺陷、孃胎裡就帶著的毛病,雖然一直改進、小修小補,但是很難徹底解決,直到第三代EA888重新設計之後,才算擺脫了這個毛病。
這裡多說一句,像什麼寶馬漏油、本田機油增多,這種問題別指望廠家小升級可以徹底解決,要是不想有攤上這毛病的可能(這種都有概率、看運氣的,不過老款的奧迪確實普遍燒),只有等換代。
大眾奧迪車型發動機燒機油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大眾奧迪燒機油主要起源於第一代EA888發動機,大眾集團是從這一代發動機開始使用曲軸箱負壓設計,之後的EA111, EA211,第二代 第三代EA888發動機都繼續延續了這個設計。燒機油最嚴重的就是EA888系列,第三代EA888發動機通過優化油氣分離器,已經降低了機油損耗程度,現在EA888發動機燒機油沒有那麼嚴重了。
-
3 # joshen1
原來我買到假A4了,15年6月提的A4 allraod14,跑過西藏,翻越浪都山礦路,穿越了丙察察,至今7萬多公里,怎麼沒發現一丁點燒機油的問題呢?哦,對了,這車當年就刷了ECU,01加速實測5.5秒,夠能蹂躪了吧,他怎麼就沒一丁點毛病呢,怎麼就不燒機油呢?今年回重慶把車放在小區60多天,回來一按就著,還是沒毛病,真是氣死我啦,我這車絕對是假奧迪,水軍們,你們說我該怎麼找奧迪算賬?
什麼叫徹底解決燒機油?你這是玩文字遊戲呢還是沒文化無意中說的瞎話,要說不消耗一點機油,恐怕這個世界還找不出來,要說機油消耗很小完全可以忽略,既不影響使用也不影響心情,那麼我告訴你,奧迪至少在15年出廠的車已經做到了,你這個問題純屬偽命題,我這樣說恐怕你也不敢來和我爭論,你不會是專搞造謠誹謗的網路小丑吧,拿了誰的錢也不需要我來點名吧。
其實本人從12年就有一輛Magotan2T尊貴,跑了4年也不燒機油,如果你說這是個案,好吧,15年這輛A4AR不燒啊,你也可以說是進口車,好吧,16年買入第三輛EA888的Magotan380旗艦,這又是一輛吧,現在7萬3千公里了,也她媽不燒機油 ,小丑,你敢出來正視事實嗎?本人就在深圳市內,隨時恭候你們。
-
4 # 老康哥
任何發動機都有燒機油現象,活塞上油環下行時不可能把機油括淨,並且設計者還是人為地要一些機油留以缸璧以減小氣環的磨損。只是油量的問題,有些車是5000公里保養,有的10000公里保養,在保養期內所燃燒掉的機油只是你在保養時你沒注意,當然過量存油或機油壓力過大會影響到缸內壁的機油存量及氣門導杆”滲油",如此在規定保養期內損失太多,導致總油量下降,而出現"燒機油"。如今EA888這種過度的燒機油現象早已解決,有的司機喜歡轟油門,這是不良習慣會損傷發動機,主要量曲軸及活塞的強力變化,此會導致氣油環的彈力應變能力,也會因環口而微量拉傷缸壁而導致機油滲入燃燒室,一旦引成那麼此發動機就經常燃機油啦,雖然現代高速汽油機技術提升極高,特別是引入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但最終或者說基本的原理還是沒變,凡是有相對運動的機件總還存在著一個潤滑問題,再好的密封也存在滲透,隨著科技發展及新材料的出現或冷卻方式的革新或技術發明,說不定哪天會出現無潤滑系統,這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或者說天方夜譚,但是你手中的手機智慧技術要是換在50年前有在談論,相信那時人們也會說不可能,這也近近只經過了數十年。
-
5 # 軒轅萌晴
首先你要承受心理預期,你要把車當祖宗一樣伺候還三五年後毛病多還賣不了好價錢那你就可以買。犧牲發動機壽命換低扭。
城市裡常開就要忍受雙離合頓挫過熱命短,連保時捷PDK都不能忍走走停停頻繁起步停車。大眾渦輪換上AT動力肉的一批,甚至不如中國產自吸。雙離合傳動效率高97%的傳動效率僅次於手動變速箱。AT最高只有85%傳動效率,轉速越低傳動效率還會更低。(給我談開車技術的滾一邊,買車是當代步工具,不是當爺伺候還鬧脾氣)
再一個你還要忍受大眾的技術甚至不如中國產,韓系都不如。高技術的帶雙噴射稀薄燃燒的ea888裝在奧迪保時捷身上。愛信採埃孚的專利已經過期很多年了,大眾還是造不出來自家的AT,連雙離合都是博世博格華納授權的。大眾甚至造不出自家正時鏈條,還要燒95號汽油。大眾旗下蘭博基尼布加迪賓利還有歐系其他跑車帕加尼科尼賽克發動機基本來自日本松浦製作所,石川島播磨重工。12缸多缸大排量發動機中國也能造,只是沒市場。奇瑞一汽出過V12發動機,但是沒人買。
高功率高階ea888在保時捷身上,其他車效能技術閹割了。但是保時捷那款高功率ea888跟豐田2.0T黑科技比起來差遠了,豐田2.0T雙噴射(直噴加歧管)雙渦管雙迴圈(Alto加阿特金森),稀薄燃燒,無極可變正時,所有黑科技吊打ea888,而且非常有良心不會犧牲壽命換低扭和馬力。保質期後不漏機油燒機油。要跟我談加速去跟上世紀三菱EVO比,看同樣是2.0T看誰是孫子。
要誇讚的一點是,大眾營銷做的挺好。黃金動力組合,換上雙離合傳動效率大大提高,油耗也不錯。然並卵當現代雪福來福特換上雙離合後動力油耗比大眾很牛。但是銷量不如大眾。
-
6 # 二手車車況鑑定服務
沃爾沃的發動機也曾經燒機油嚴重
當然奧迪老一代的EA888發動機在設計上有些欠缺,燒機油的概率比其他品牌的發動機高不少。這種設計上的缺陷、孃胎裡就帶著的毛病,雖然一直改進、小修小補,但是很難徹底解決,直到第三代EA888重新設計之後,才算擺脫了這個毛病。
這裡多說一句,像什麼寶馬漏油、本田機油增多,這種問題別指望廠家小升級可以徹底解決,要是不想有攤上這毛病的可能(這種都有概率、看運氣的,不過老款的奧迪確實普遍燒),只有等換代。
三代EA888做了很多技術上的改進,燒機油問題算是解決了。裝配這款發動機的奧迪、大眾車型仍然有燒機油的例子,但是比例比以前低多了。
三代主要做了一些技術上的改良,首先是熱管理、冷卻系統升級,全電子化管理,還有整合缸蓋,熱機更快、散熱更好。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溫度非常敏感,更好的散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燒機油就是其中一項。
還有雙噴射系統,可以有效減少積碳,這個提高了發動機的耐用性,也會減少燒機油的現象。
再就是優化活塞環、缸壁,減少磨損,自然燒機油的概率就小了。至於其他專門針對燒機油的優化,比如廢氣再迴圈這塊,大眾一直在改進,從二代EA888就在做了。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優化雖然都是為了降低油耗、減少排放,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提升了發動機的壽命,減少了“燒機油”的可能。技術上的進步換代帶來的,往往是全方位的提升。
以上描述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個人的想法,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事情乾的沒毛病
我是奧迪車主,隨車要準備一瓶機油的。
另外我發現使用奧迪原廠機油時,一般在一個保養週期內不顯示機油報警;如果使用非奧迪原廠機油,哪怕是金美孚或者金嘉護,最多4000-5000公里就會有機油報警,可能跟配方也有關係
-
8 # XINMOO醒目
一般傳這個問題的人,基本都沒有開過奧迪,或是沒有開過德系車。
德系車的機械部件比日本成熟,他的發動機的配件比日本的數量都會多很多。
都是車上動力運動駕馭感,因此他的研發是以高效能為主,因此發動機活塞運動。在生產的時候縫隙會比日系車大一點,第一是耐磨,第二是更好的潤滑。
你來個日本車15-40萬的車,跑到200以上時速,對比一下,你看一下日本車哪臺車能要。
本人Q5開了9年,保養一次後,一年最多再加一升,如果覺得這一身機油燒的話我覺得每個月也就10多塊錢,因為效能,動力,駕馭感50我也原意。
德系車跑起來底盤的整是日系沒很比的
-
9 # 兩三齋
我3.0T機增發動機不知道燒機油不。不過燒也無所謂,可預見的問題,總比不可預見的好吧。比如斷軸,抱死,爆胎,等,危險係數大的故障。
-
10 # A奔跑的孩紙
大眾奧迪車型發動機燒機油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大眾奧迪燒機油主要起源於第一代EA888發動機,大眾集團是從這一代發動機開始使用曲軸箱負壓設計,之後的EA111, EA211,第二代 第三代EA888發動機都繼續延續了這個設計。燒機油最嚴重的就是EA888系列,第三代EA888發動機通過優化油氣分離器,已經降低了機油損耗程度,現在EA888發動機燒機油沒有那麼嚴重了。
大多數汽車廠家的發動機
回覆列表
奧迪燒機油,難道一定就是奧迪發動機的原因?沒有其他原因?為什麼一樣的奧迪,就在中國燒機油,在美國不燒,在德國不燒,在其他國家不燒,難道在中國真沒明白人?說白了,是中國的機油不行,達不到奧迪對機油的要求,奧迪對機油的要求基本是SN的級別(汽機油),而在中國銷售的幾大品牌,美*,嘉**,昆*等知名品牌,什麼機油能真正意義上的達到SN級別?沒有,一個都沒有,數千個品牌都沒有達標的,包括美國進口,德國進口,荷蘭進口,法國進口,日本進口,新加坡進口,等等等等,他們出口中國的機油,都是按中國的國標生產的,也就是是說,你買的進口的美*品牌機油,品牌沒錯,產地沒錯,進口也沒錯,其實就是一箇中國標準的機油,而現今,中國標準的最高級別只有SL,SL以上的級別連標準都沒有,知道了嗎?進口品牌基本都標註符合什麼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標準,什麼石油協會標準,級別是一個標準,粘度又是一個標準,為什麼?就是為了忽悠,就是為了亂套,難道美國沒用國標?一個強大的美國沒用國家標準?當然有,為什麼不參照美國國標而套用美國的這些協會的所謂的標準?因為這些行業標準有年代區別,如70年代的標準,80年代的,可以分別套用,而參照美國國標就不一樣了,參照國標必須是最新標準,就是最新升級後的標準,明白奧迪為什麼燒機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