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株吊蘭
-
2 # V度
我並不知道歸寧是什麼意思,特意查了一下。
歸寧又可稱為做客、返外家(閩南語用法),古老的傳統婚俗。流行於南北廣大地區。指已嫁女子,回孃家歸問父母之行動。起源很早,《詩經》已有“歸事父母”之記載。
總結起來,就是我們現在的“回門”。結婚後,嫁的如意郎君,總得回家展示展示吧!
-
3 # 雷男722
新娘子結婚一個月,要回孃家住一段時間,十天半月,這個過程我們這裡稱憩月。最起碼過二三天,新娘子回來,孃家要做糰子,到婆家要分給左鄰右舍。至於其它說法,只有讓讀者去想了,雖有點道理,但卻不放到桌面上來講的。
在我們這邊其實就是回門!
我們這邊風俗,新婚第二天,有的是第三天,新媳婦是要和新女婿一起會孃家的,叫做”新媳婦回門“。
別看就隔著一天兩天的,回門時的就有了幾個變化。首先是體現在稱呼上。有的老年人,還把著老黃曆,對回門的閨女要喊做”X家的回來了“,婆家姓張,就喊”張家的“;婆家姓李,就喊”李家的回來了“。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樣喊了,在孃家是喊啥名字還是喊啥名字。
第二,孃家要辦”回門宴席“。開席的時候,新女婿必須坐上座,其他人不可以。所以,有人調侃說,一個人一輩子裡面回老丈人家,只有這一次是可以坐上位的,除此再無機會。
第三,回門時,是不準空著手的。我們這邊要帶四色禮的,如,酒、糖、點心、飲料,滿滿的一小車。當然了,以後在回孃家就不必了,隨便帶點就行了,有心情或家庭條件好些的話,也可以多帶一些。
第四,自出嫁時自己便成了孃家的客人。以後就是”走孃家“了,一個”走“字,徹底地轉變了自己的身份,成了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