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們是愛的物種
-
2 # 南山劉向雄
唯心主義者並不是來搞笑的,他們同樣是嚴謹的哲學家。
他們不否認現實事物的客觀存在,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與客觀事物:
或從終極本體、絕對精神去否認客觀事物;
或從我的存在與否來否定客觀事物;
或從意義世界、價值世界否定客觀事物。
中國傳統文化重“心”不重“物”,儒釋道都認為外在的事物是“物隨心轉”的。因而要提高境界與聖、佛、仙同一,必然要反觀內心,去除內心過分的成見和慾望,才能同一。
王陽明說“: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意在於孝親,則孝親就是一物,意在於忠君,忠君就是一物。”這很像西方哲學的“意向性”理論,我們來看胡塞爾的一段理論,“意向性是意識的本質和根本特徵。外部世界被人的意識的意向性光芒照亮之前是一片黑暗、一片混沌、沒有意義和沒有秩序的,只是當意識的意向性投射於外部事物,當外部事物成為意識的物件時,它們才有了意義和秩序。”
如此,再來理解陽明先生的這段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未看時,此花並不是你的意識物件,因而就如同黑暗、混沌一般於我毫無意義;來看時,此花顏色形態映入內心,從此成為心世界的一部分,此花便有了意義。
-
3 # 不念彌陀
心外無物---心就是理,天下沒有心外之物、也沒有心外之理。
例如:眼睛看到美女無非生出愛慕、喜歡等心理反應或者生理反應,看到醜女對應生出不同的心理反應。當和她們相處就會出現由於個人喜愛偏好帶來的行為傾斜。如果你是個法官就會產生冤假錯案、如果你是領導提拔任用不能公正、如果你是朋友將失去真誠。
並不是案情複雜、工作能力高低不能判定、友情不夠真誠,我們內心肯定是知道明瞭的,如果不明瞭不知道只能說我們摻雜了私心,導致心不正、意不誠自欺欺人罷了。
世間好多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中途或者遇到利益得失、趨利避害等讓方向產生偏差,偏差後面又產生累計偏差,最後呈現的結果已經面目全非了。
心外無物不是說心之外沒有事物,也不是什麼唯心主義這麼狹隘,其實就是一把尺子、一面鏡子。我們面對事物分辨其好壞、善惡時用尺子去量一下、用鏡子照一下,不要光憑眼睛看她是否美麗、順眼。耳朵去聽她是否甜言蜜語。只有這樣錯誤才能少發生、行路才能少走彎路。
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平平凡凡成功。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我們之所以不是英雄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平凡。英雄是把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而不是去做不平凡的事情,那樣只能遍體鱗傷、一無所獲。
-
4 # 文濤史掠
望文生義的角度,有人把王陽明的“心外無物”這樣理解:心與物同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也不能離開物存在。因此很多人把它歸於唯心主義,其實則不然。
24歲的毛澤東寫過一篇《心之力》,開篇就是: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髮梢,巨集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這樣的理解更合理,與現在所說的科學其實就不矛盾了。世間萬物,比如一塊泥土,它的色形味,它的物理化學效能如何,都是人的角度去命名和註解,按人的想法去實驗觀察,為人所用,因此,心所能及的世界都在心中。
當然學問除了按已有的理解,還可以舉一反三的去領悟和理解,我對此還有這樣的理解:我們周遭和有關的事物都應該納入心中,即胸懷萬物,不要對有些所見的人事物,特別是我們認為醜惡的、不重要、害怕的人事物迴避,如果不去接受,不去認知,採用不接納的態度,這就是有害的,就像對敵人和威脅一樣,我們不能一味地迴避,要去面對,在有足夠了解之後才有充分的應對之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是這個道理。
-
5 # 子知愚
一、首先釐清一下概念。"心外無物"指的是一種心境,此心極廣極大,包羅萬物,宇宙時空,也極微極小,包含與巨集觀世界截然不同的微觀世界,所以我們五感,眼,耳,舌,鼻,身,在現在這一個時間節點從外界獲得的資訊通過我們的"心"在心內呈現出與外界完整對稱的映象世界,但該世界卻只是被我們的"心"刪改過的世界。
二、怎麼理解此刻我們的"心"的概念呢?我想畫一張圖說明心此刻的位置和功勞。特別像小孔成像實驗中的"小孔"的作用,小孔外的一端是整個世界,小孔內的另一端是完整對稱的整個世界,只是在某種維度上有所不同。
我們感受到的這個世界完全是通過"心"這個小孔像映象一樣將外界世界投射到心裡,而且在呈現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我們的成長,環境,種族,文化等因素會調整在心內事物的大小,明暗,顏色,所以心內的萬物是你在當下創造出來的,我們真正與之共存的是這個經過"心"篡改過的世界,而不是那個未經過你的心處理的外部世界,所以說"心外無物"。現代科學證明,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都是有刪減的,比如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很窄的一段波長的可見光波段,我們的聽覺也只能聽見很窄的一段頻率段的聲音,大象能聽見我們聽不見的低頻聲波,貓頭鷹的視覺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可見光之外的波段。
三、王陽明說,客觀的事物沒有被心知覺,就處於虛寂的狀態。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見,則與心同歸於寂;既被人看見,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我之前怎麼也不能理解,我沒看見深山中的花,難道它就不存在嗎?按上面的解釋,我們永遠感知的是經過"心"這個小孔或鏡子映射出的世界萬物。
未被我看見時,這花的顏色和明暗等完整資訊並未對映在我心中的世界之內,所以是黑白的,虛寂的。
四、心外的世界在微觀上由數億億的基本粒子構成,在每一時刻,數億億的基本粒子同時泯滅,又有數億億的基本粒子同時在虛空中誕生,在未被我們的"心"感知到時,這是個沒有顏色,沒有溫度,虛寂的世界。巨集觀上顯示出的形狀,顏色,位置的特徵都是在我們觀察它時在心裡呈現出來的,都是經過修正的。
-
6 # 無有淺談
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觀點”
一.心念起生萬物
習傳錄中有句:“心外無物,如吾心發一念孝親,即孝親便是物”
這句話的意思是,心之外沒有事物,如果我心中產生一個孝順父母的念頭,那麼孝順父母便是一件事物。所以心念一起事物便生起
二.心隨境轉
王陽明習傳錄中有個著名的典故就是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不看花時,你心中並無花的模樣,你看到花時這花的顏色如此明媚,那麼這花就是你想要看到它的樣子,所以這朵花怎麼會是心外之物?
你所見的一切都是你想看到的的,你的心覺得它美它便是美的,你心裡覺得它醜它便是醜的了,所以萬物唯心造。你所見的一切都是你內心的投影。
雙縫實驗
這就像著名的雙縫實驗,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裡一種演示光子或電子等等微觀物體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實驗.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客觀的物理實驗,你觀察和不觀察得到的結果是兩種結果。你不觀察,它結果就是第一種,然而你不管什麼時候介入觀察,它結果都是第二種。所以一件事物的呈現可不可以說就是由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呢?
三.外求無盡,唯有內觀
所有的實物如果你尋找客觀因素就無窮無盡,那麼回到本質上來,不要向外去探尋,從自己內心尋找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向外去求,一切障礙你的都是你的認知,你認知一轉變,問題就消失了。當你認為這個人不好的時候就心生各種疑慮,他做什麼你都不順眼的,但當你覺得一個人好,他就做什麼都是對的一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了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認為的樣子罷了。
-
7 # 露娜弘
王陽明對心外無物有三種解釋。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舉例說,如果你用心孝順父母,那“孝順父母”就是一件事,如果你不用心孝順父母,那就沒有孝順父母這件事;如果你餓了想吃飯,飯本身不是一“物”,吃飯才是一「物」。表面看,你是用嘴吃的,但背後指使你嘴的卻是你的心,只有你的心想吃飯了,才會指使你的嘴去吃。這一吃,就有了吃飯這件事,這個「物」。
你心動了產生個念頭去做某件事,這件事才會發生。你沒有心動,就沒有產生要去做某事的念頭,那件事就不可能憑空出現。
王陽明所謂的“心外無事”,必須是你心動之後用心去做這件事,這件事才真正存在。你心不在焉地做一件事,這件事就不存在。比如孝順父母,你不用心去孝順父母,即使形式上做的再好看,也沒有孝順父母這件事。
所以,你用心,才有那件事,你不用心,那件事就不存在。於是,心外無事,物者,事情的意思,所以,心外無物。
“心外無物”對我們的啟發有二:
第一,積極的啟示是:做任何事,發自於內心,也就是你的念頭非常重要。念頭要絕對的正,惟有這樣,你所做的事才具備偉大意義。對於偉大之事,,人人都用心去做,一旦用心,天下萬事皆可成。。反之,做事念頭不正,,這件事就是惡事,,儘量不要做。
第二,消極的啟示是:心外無物,是一種提醒甚至是警告。有些人之所以痛苦迷惑,就是因為把很多不屬於內心的事物裝進了內心,導致心外什麼都有,物慾橫流,迷失自我。
2. 第二種解釋也是“巖中花樹”的解釋。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是同歸於寂的。寂是寂靜的寂。這個字,相當重要,它是我們理解這段話的鑰匙。寂,可不是消滅,滅亡的意思,而是一種靜止。它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只不過還沒有從寂轉入動。
當你看花時,心和花就建立起了聯絡,你的心針對於花而言,它從寂轉入動,而花針對你的心而言,也從寂轉入動,進入你的眼簾。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我們和天地萬物的關係的一個唯一存在-感應。
當建立感應後,你必須要給花賦予價值,花才能在心中存在。那麼,王陽明給花賦予的價值,就是此花一時鮮豔起來的「鮮豔」。
天地萬物,存在的前提是有價值,而價值必須要由我們的心來賦予。你和任何東西建立聯絡,都會潛意識或者有意識地賦予它們價值。不建立聯絡,就不可能賦予天地萬物價值,沒有了價值的天地萬物對你而言就不是天地萬物,所以說,「心外無物」。
3. 心外無物的第三種解釋是:“萬物一體”。「萬物一體」是陽明心學的世界觀。意思是,天地萬物和我的心是一體的。如果天地萬物和我的心是一體的,萬物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誰敢說自己的四肢、頭、五臟六腑是心外之物呢。所以,心外還有物嗎
為何王陽明要說萬物一體呢,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上都有個良知,良知光明,就能把所有的萬物都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比如一個小孩,表面看,他並不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但他在井邊玩耍時,如果你良知光明,你看到後就會很緊張,這說明你的心和他就是一體的。如果不是一體,你就不可能感到緊張。
其實,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乍一聽上去,很有點唯心感覺。但是它並不是唯心。最後,講幾句題外話,所謂唯物唯心,只不過是我們人類給各類哲學貼的一個標籤,它不是天經地義的真理。不具備客觀意義。另外,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也能發現,王陽明心學不是絕對的唯物或者唯心。
-
8 # 派顯財經
天地一切存在,於心性角度視之,皆為心性之創造,皆為心性之伸展,皆為心性之具體化。
故心性為天地之大本,為天地之超越的本體,為天地一切之源頭與歸宿。從心性角度看來,一切存在都是主體存在,都是生命存在,都是真善美(或其中之一)的全體顯化。
首先來說一下心外無物,這個心指的是什麼?這個心不是指的肉團心,這個心指的可不是你身體中的心。心指的是覺,你的肉體也是在心當中的,明白嗎?
天人、鬼、畜、牛鬼蛇神、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在心當中,心外無物就是覺外無物。心就是覺,覺就是心,就是本體,覺也不是你的覺。也不是你的覺,而是你是覺,這個要搞清楚,所以心外無物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怦怦跳的心臟,或者在你身體當中的心。它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那個本體那個道,好吧。所以這個必須搞明白,這個不搞明白這個問題就很大了,就很難理解了。這個搞明白之後,平行宇宙都在心當中,平行宇宙都在心當中,平行宇宙都在覺當中。
陽明說的此花我看它就存在,我不看它就不存在,那意思就好比說換臺是一樣的,好比說調臺是一樣的,就是現在我沒看這個花,我是看著草,所以花呢就與我的心同歸於寂。就好像說我把它換到了草的頻道不看花,但是當我調臺我去盯著這個花看的時候,好比說我從草的頻道調到了花的頻道,這個花顏色就一時明白起來,這個草就與我的心同歸於寂了,就好比說我調完臺那個臺我看不到了,這是一樣的。
看草和看花,這個比喻能理解吧?所以它是一樣的,只是您可能對心外無物的這個心沒怎麼懂,所以可能還有困惑。
-
9 # 心地法門
這個心說的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是…六塵緣影心。是真心對…境…所起的作用。才產生出我們所謂的…心。心也是虛妄不實的。拿水來說:水比…真心,水起的浪是…妄心。沒有真心就沒有妄心,沒妄心真心也尋不到了。真心也叫真如,也叫佛性、也是自性、一真法界、如來藏性、大圓鏡智、大圓覺海等。都只能字面解釋。沒證道…空性,在沒有累生累世修行的根性。說也不會懂。為什麼說這麼多,其實都指著那裡說,而那裡的真實是不可說,說了就不是了。大德說:言語道斷。在比方一下;在父母面前你是…兒子,在媳婦面前你是…丈夫,在岳父面前你是…姑爺,在孩子面前你是…爹。叫法很多都是你。自性如如不動,如能歸家穩坐。就知道什麼是…周邊法界。一切都是心的幻現。這個真如妙心之外…什麼都沒有,我們沒有它就是個…色身殼子。雖有眼耳鼻舌什麼也不是。真如妙心不起作用,我…都不是了。心外無物,不到八地菩薩沒法悟道,只能道理上明白,這算…理悟一條腿,還得實證。地方知道了,沒去過不行的。那麼真心有嗎、佛有嗎,沒有。迷時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迷了啥都有了…自性幻現,當你覺悟了啥都沒有。佛說…有。又說…無。說方,說圓就是不讓人執著。人一但放下了。明心見性了,認識到那個真實,也起了本具的作用。那個作用之外無有一物。
-
10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心外無物”是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在宋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心即理”的基礎上,發展了陸九淵的思想,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回覆列表
王陽明一生為民生立命,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著自己,最終構建了心學理論的大廈。“心外無物”是告訴我們,只有強大的內心才能締造人生這座大廈,而心外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們歷練的道具,主宰自己命運的就是我們的心,只要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心一直是正向的,也就是說“為民生立命”,翻譯成現代語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就是立命的根本。
他說,“苦是樂的源頭”。其實,從長遠來看,挫折和失敗才是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苦哪有甜?
航行在人生航船上,我們可能經歷波濤洶湧,也會感受風平浪靜,喜悅和幸福充斥在航行中,苦難和挫折也必然是航行的一部分。“不經風雪苦,難得梅花香”。“梅花香”正是經歷嚴寒考驗的產物。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痛飲過人生航行中所有的感覺,人生才會完整。然而,在痛飲人生滿懷的過程中,痛苦從來是無法逃避的,它是人生的必然經歷。
“天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乏,空乏其身……”。因此任何苦難都是磨礪我們成長的盛宴,無數個志士仁人都因苦難而奮起,擔當起社會進步的責任。他們至高無尚的觀念和濃厚的生命意識,崇高的獻身精神,正是在敢於直面痛苦戰勝困難中獲得的。
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是不圓滿。沒有面對苦而超越苦的感覺,是不夠強大的。苦與樂是生命的盛宴。生命因波峰波谷高低起伏,才會在波瀾壯闊中創造人生的價值。
當我們把苦看作人生的必然經歷時、把苦難看作歷練自己的對鏡及道具時,苦便充滿意義,它便不是世俗的“苦”。樂也不變是世俗的“樂”,而生命因體現價值而獲得的幸福感。所以是生命的饋贈,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控與超越苦於樂的境界,是強大自身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