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hksm35829
-
2 # dhksm35829
“兩” 部首是“一”;“兩”是單一結構。筆順編號:1253434筆順讀寫:橫豎折撇捺撇捺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銖、兩、斤、鈞、石。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兩,又作両,是東亞傳統的質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北韓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質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7.5克,與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不同。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鑑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首尾分解查字:一從(hengcong) 漢字部件構造:兩筆順編號:1253434筆順讀寫:橫豎折撇捺撇捺
“兩” 部首是“一”;“兩”是單一結構。筆順編號:1253434筆順讀寫:橫豎折撇捺撇捺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銖、兩、斤、鈞、石。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兩,又作両,是東亞傳統的質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北韓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質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7.5克,與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不同。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鑑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首尾分解查字:一從(hengcong) 漢字部件構造:兩筆順編號:1253434筆順讀寫:橫豎折撇捺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