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不卡
-
2 # 伊犁大維心理
心理學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哪個對?
如果非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兩個都不對。因為,提問者的核心不是"“近因”和“首因”哪個更靠譜,或者是哪個更準確?而是問“哪個對?”試問:只接觸過一兩次的人,你能夠判斷出他是什麼品質的人嗎?那麼複雜的人性問題,僅僅憑著簡單的幾次接觸就可以下結論嗎?
首先,我們看看這兩個概念的含義:近因效應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的最近一次接觸後留下的印象;首因效應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的最初印象,即第一印象。
其次,這兩個印象都有缺陷或者存在偏差的地方。比如在相親的過程中,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接觸,這是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能瞭解到其本質的。就是這樣,不是還是有人依然說自己當初“瞎了眼”嗎?出賣你的往往是你最信任的朋友,這樣的教訓還少嗎?
所以,我認為“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都不對。
如果你講自己的偶然的幾次判斷作為經驗來渲染和宣傳,但其中若有失誤了該怎麼解釋,如果是僅僅一次失誤就已經釀成了重大事故、造成了巨大損失,你該如何向大家交代呢?
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呢?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我們還可以繼續探討和交流。
-
3 # 06685521638
心理學實則是一門自然科學。心理學涵蓋的真正要素和約束力,並非一眼就能著穿東西。人是最會偽裝的動物,有真相與假相之別。所以看人應該有分外在與內在!
-
4 # 自在192460673
【近因——首因——都是有“無明”生出來的,——“業因”——果報,把無明斷掉了,什麼“因”也就不種了!《無因——無業——無煩惱》做什麼事,“來了應,去了空”——逍遙自在】阿彌陀佛!
-
5 # 劉十三啊
兩個都對,因為兩種效應發生的情景不同。
首先,近因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來自大腦神經系統對資訊的反饋,其中杏仁核和皮質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大腦將我們每日所接收的資訊進行編碼,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某個事物,杏仁核和皮質層便根據對方的特徵迅速分類,最終形成我們對該事物的第一印象。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在1957年以實驗證明了首因效應的存在。
他杜撰了一個叫詹姆的學生兩種完全相反性格的生活片段。
一段故事是熱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是冷淡而內向的人。
洛欽斯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改變兩份材料的排列順序,得到了以下結論。
當積極外向的材料放在上面,消極的放在下面時,第一組被試中有百分之78的人認為詹姆是個比較熱情而外向的人;
然而當調轉順序時,第二組被試只有18%的人認為詹姆是個外向的人。
可見第一印象對人的影響有多深。
如果你見過一個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且往後沒有見過和接觸了,那麼你對他的印象就一直保持在較差的水平。
但是,後面你們又長期生活在一起,發現他好像沒有想象的這麼差,反而有很多優點。
這就是近因印象。
在關於某人的兩種資訊連續被人感知時,人們總傾向於相信前一種資訊,並對其印象較深,即此時起作用的是首因效應;而在關於某人的兩種資訊斷續被人感知時,起作用的則是近因效應。
什麼意思呢?
人與人在交往初期,彼此還不熟悉的時候,首因效應的影響和作用就比較明顯,然而當人們熟絡了以後,近因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
6 # 心理諮詢師保樸蕊
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哪個對?兩個都對。
一個是“首”,一個是“近”。顧名思義,“首”是第一次,而“近”是“最近”,即距當前“時間近”。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並不矛盾:
先說說首因效應:
試想,你和一個人第一次見面,對方言語粗俗,外表邋遢,你還願意見他第二次嗎?估計遠遠看到都要繞路走了;同理,如果你和一個人第一次見面,對方談吐不俗,外表整潔乾淨,服飾屬於高大上,再讓你碰巧看到體現他品格高尚的一兩件小事,你還會想第二次見到這個人嗎?太想了,對不對,更多次都願意,對吧。
再來說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跟我們自己當前所處的環境、接觸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狀態有關。比如,我們自己最近正在健身,那麼見到任何人,我們最先會關注到的是對方的身材和健康狀況;如果我們最近忙於公益事業,見到一個人,我們最先關注的是“這個人是不是有愛心❤”“是不是有大愛的人”“是不是有奉獻精神”等等,這個時候,對對方身材和健康的關注明顯少於“是否有愛心”這個部分。
所以說,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都對,也並不矛盾,只是兩者先決條件的不一樣罷了。
-
7 # 芝芝心理
很負責地告訴你,兩者都對,否則怎麼會成為心理學上的帶“效應”2字的專有名詞呢。
沒有正確不正確一說,只是看的人站的角度和時間點不一樣,就會出現想法的不同。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心理學上很基礎的概念。舉2個簡單的例子就能馬上理解。
1.首因效應(最初的印象)相親,交友派對,面試,等等這些場合,第一次見到某人/事物,由對方的表現而決定了自己對對方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決定了你對他是好印象,壞印象,不好不壞的印象,無印象,等,是否願意繼續和這個人接觸下去。
2.近因效應(最近/最後一次的印象)在學校班長選舉演講中,陸續上臺十幾位學生毛遂自薦班長一職,每個人發表演講時間有長有短,總計所有人演講完差不多過了2個小時左右。
而你能記得的是最後2-3名演講者大致的演講內容,對他們印象最深刻,這就是近因效應很好的體現。
3.“首因效應”是可以轉化為“近因效應”的我們對某個人/事物只見一次的話,那對他只存在“首因效應”,但只要超過1次的接觸,對他的印象就會容易轉變成“近因效應”。
第一印象有影響力,但間隔時間長了,人的大腦就淡忘了,轉而對最後一次的接觸印象變得深刻。人對人的印象是會改變的。
所以,人和人的交往,並不只取決於“首因效應”,
短期交往,看“首因效應”。長期交往,則要看“近因效應”。 -
8 # 東籬之下Tori
都對,但是首因效應比近因效應更普遍。
首因效應說明"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在接觸新刺激的時候最專注,並且此後的推斷都會錨定再最初的印象上。
近因效應需要利用人們的遺忘和不斷地提供新資訊。
-
9 # 流水凡塵
1.人的認知有一種要形成穩定連續的世界觀傾向,而這種傾向往往會主觀歪曲事實
「刻板印象」說明了人的認知圖式雖然簡單高效,但是經常會出錯。
「光環效應」說明了印象的形成會因為某一出色的特質而被拔高。
「首因效應」說明了人對別人印象的形成要受到接受資訊順序的影響。
「證實偏見」說明了人往往會為自己的立場而去辯護,選擇性的收集證據,選擇性的解讀證據。
「近因效應」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的最近一次接觸後留下的印象
這些都是為了保持自己一貫的認知傾向和少量的資訊而去認識這個世界,甚至潛在性地歪曲事實或者滿不在乎什麼是事實。某物某人一貫是好的(或者我們先看到了好的那一面),以後我們也會傾向於認為此物此人是好的(或者此物此人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
有種心理學說法說第一次見面能決定百分之五十的印象,但是還有說法,說人會根據最近的印象判斷別人。哪個是正確的?
其實兩者都是正確,或又不正確的。
所有的心理學效應都是摘取大部分正常人的行為習慣總結出來的經驗。而非真理。
舉例:
最近杭州某殺妻案的老公,一直是以好人,正面形象展示,而且能堅持多年,但一朝因為錢的問題,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
這是大部分人很難想象的事情。
「首因效應」說明了人對別人印象的形成要受到接受資訊順序的影響。
「近因效應」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的最近一次接觸後留下的印象
有效嗎?有效,再當時有效,之後無效。因為人本身是一個複雜多變的行為體。
回覆列表
兩個都對,但是兩種效應產生的條件和起作用的階段是不同的。
一次性接觸和短期內,首因效應起主導作用【首因效應】,其實就是第一印象。如果人與人的接觸是一次性的,在短期內首因效應起著很大的作用。例如:相親、面試、初次見面的朋友的朋友、剛被分到一個宿舍的大學同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有更多渠道和手段去了解對方更多的東西,因此第一印象中的穿著、談吐、顯性習慣等,就成了我們判斷對方的標準。但是這種判斷是非常短期的,會隨著後期接觸的增多和深入而改變,逐漸轉向【近因效應】。
多次和長期接觸時,近因效應起主導作用【近因效應】指的是在長期和頻繁接觸中,對方留給你的最後印象起主要作用。
生活中近因效應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朋友的朋友,初次見面你可能覺得這個人很冷淡和高傲,可是一起玩了幾次熟稔之後,發現其實TA只是不善於和陌生人打交道,而在熟人面前TA其實是個逗比。
同樣在職場上,近因效應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面試的時候你的形象並沒有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但是幸運入職了。此後你的工作與情商都非常出色,一樣可以扭轉最初的不利印象,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
近因效應更值得我們重視和警惕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感情生活中,其實一旦開始多次的接觸,近因效應就會無時無刻不發揮作用,但是很多人卻容易忽視這一點,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陷在過去的回憶裡」。
一對戀人徹底分手了,經常有一方一時半會走不出來,不斷回想曾經的甜蜜時光。可是近因效應在此時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對方心裡想的,更多的確實你最近的無理取鬧、你們最近的一次吵架、彼此最近的一次互相失望。
同樣,在職場上也有不少這樣的人,被公司裁員了,還非常不理解、不甘心,覺得自己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有的人因此怨恨原來的公司,有的人對原來的公司依依不捨。可真相是,公司的決策層不會記得你以前做過什麼事情,他們只會記得,你近半年業績很差、你最近總是倚老賣老、你最近幾乎沒有衝勁了!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作為一種心理認知,幾乎不可避免會產生。但是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它們的存在,以及當它們影響我們的時候保持警覺。第一印象並不可靠;最後的印象也不會最終不變。
人本身就是多面的、變化的、複合的;人與人的接觸不是簡單的螺絲對螺母,而是兩個複雜表面的不斷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