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底:明
解釋:
元旦的日期是一月一日,因此一“月”一“日”合在一起為“明”。
字義:
明:míng
1.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說。~令。
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英~。精~強幹。
5.光明:棄暗投~。~人不做暗事。
擴充套件資料
明,會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由“日”“夕(月)”組成,表示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之意。後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將“日”改寫為類似“囧”的窗格子形狀,在“明”字的演變到隸書過程中,這個形狀始終保持著,因而自此至楷書以前“明”字都表示月亮照窗。
相關詞彙:
1.明杖:指盲人用來探路的手杖。
2.闡明:講明白(道理)。
3.明溝:露天的排水溝。也叫陽溝。
4.明火:古代用銅鏡等映日聚光所取的火。
5.明前:綠茶的一種,用清明前採摘的細嫩芽尖製成。
謎底:明
解釋:
元旦的日期是一月一日,因此一“月”一“日”合在一起為“明”。
字義:
明:míng
1.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說。~令。
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英~。精~強幹。
5.光明:棄暗投~。~人不做暗事。
擴充套件資料
明,會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由“日”“夕(月)”組成,表示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之意。後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將“日”改寫為類似“囧”的窗格子形狀,在“明”字的演變到隸書過程中,這個形狀始終保持著,因而自此至楷書以前“明”字都表示月亮照窗。
相關詞彙:
1.明杖:指盲人用來探路的手杖。
2.闡明:講明白(道理)。
3.明溝:露天的排水溝。也叫陽溝。
4.明火:古代用銅鏡等映日聚光所取的火。
5.明前:綠茶的一種,用清明前採摘的細嫩芽尖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