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I是什麼,
首先PLMN編碼,我相信大家都知道MCC+MNC。那LTE的CI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有誤解,這裡我來跟大家說說。
在eCGI序列中,實際上是由PLMN+eCI兩個編碼組成,PLMN這裡不解釋了。
eCI在3GPP協議中規定為7個16進位制的編碼。其中,前面的5個16進製為eNodeBid,後2個16進製為Localcellid。通常大家會誤解,而實際在報文中,這個序列是一個串聯的28個bit構成。總的來說就是eNodeBid和Localcellid組成,
即:eCI=eNodeBid*256+Localcellid。
這個在同一個PLMN中是唯一的標識一個lte小區的。
相信做過TDS的人會知道,有一個長的CI,這個CI實際上市RNCid和CI組成,
即:長CI=RNCid*65536+CI。
同樣的,如果大家想反向換算的話,我想這個小學問題不是個事了吧!
實際上LTE在去除RNC網元之後,卻沿用了RNCid的邏輯結構,加入eNodeBid表示,在做小區外部資料和切換的時候,採用的就是該裝置id,內部的邏輯小區id只是作為必要的小區識別而已。
eCGI是什麼,
首先PLMN編碼,我相信大家都知道MCC+MNC。那LTE的CI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有誤解,這裡我來跟大家說說。
在eCGI序列中,實際上是由PLMN+eCI兩個編碼組成,PLMN這裡不解釋了。
eCI在3GPP協議中規定為7個16進位制的編碼。其中,前面的5個16進製為eNodeBid,後2個16進製為Localcellid。通常大家會誤解,而實際在報文中,這個序列是一個串聯的28個bit構成。總的來說就是eNodeBid和Localcellid組成,
即:eCI=eNodeBid*256+Localcellid。
這個在同一個PLMN中是唯一的標識一個lte小區的。
相信做過TDS的人會知道,有一個長的CI,這個CI實際上市RNCid和CI組成,
即:長CI=RNCid*65536+CI。
同樣的,如果大家想反向換算的話,我想這個小學問題不是個事了吧!
實際上LTE在去除RNC網元之後,卻沿用了RNCid的邏輯結構,加入eNodeBid表示,在做小區外部資料和切換的時候,採用的就是該裝置id,內部的邏輯小區id只是作為必要的小區識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