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脈文化雲
-
2 # 農人小妹兒
我們那膝蓋叫格拉拜子,還有很多方言,下面分享一下。
1石渣子----碎石子
2 不嚷----不錯
3 當央----中間
4 將將----剛剛
5 屋當們----屋子中間
6 燕來----表示同意
7 我不揉你----我不理你
8 得一滴----故意
9 賴賴鼓----賴蛤蟆
10 卡倒----摔倒
11 zer(第四聲)兒----爽
12 區不黑----很黑
13 我嘚(dei第二聲)個乖乖----我的個天
14 跟(第三聲)跟(第二聲)----附近
15 癩子哄----邋遢
16 起葉子----惡作劇
17 人臉瘋----神經病
18 什麼黃子----什麼東西
19 突魯地-用鞋磨著地走
20 賞問----中午
21 窪窩----小坑
22 章穩----什麼時候
23 崔(音)----水壺
24 洋心----很得意的樣子
25 刀(音)菜----夾菜
26 閱(2聲)----謳吐
27 毛格----(硬幣)
28 拋死----浪費
29 刺(第一聲)毛----孬,不好
30 恣(zei四聲)兒----舒服
31 剔溜圓----很圓
33 海了----壞了
34 家走----回家
35 肉頭----意為“很掘,不開竅”
36 散(4聲)熊----算了
37 管----行
38 擺活擺活----修理修理
39 搭把手----幫忙
40 按窩----立刻
41 車骨碌----車輪胎
42 列列----讓讓
43 搦(nuo第三聲)----介於拿和捏之間的一種力度
44 馬上馬---- 一會,片刻
45 滴婁打掛----拖拖拉拉,拿的東西或穿的衣服多且長等意思
46 有抹兒----有本事的人
47 你真菜----你真笨
48 透胖----很胖
49 清等著----等待
50 怪(第三聲)----任性
51 瞎迷婁----亂比劃
52 西里斜歪----不正經
53 血苦、血酸----很苦,很酸
54 吐沫星子----唾液
55 稀不熱----很熱
56 溫臭----很臭
57 也(第二聲)嚷(第三聲)----受批評
58 高低高----終於、最後
59 左不拉子----左撇子
60 黑不楞通----黑漆漆的
61 挺不溼、挺潮----很溼
62 拉呱----聊天
63 格拉繃----脖子
64 格拉敗子----膝蓋
65 咯吱窩----腋窩
66 下才爛----貪吃鬼
67 揍飯----做飯
68 巴不第----巴不得
69 妖冶----不務正業
70 白古寧(第一聲)----別動
71 腮幫子----臉頰
72 爹(第三聲)婁----撒嬌
73 艘比釦子----小氣
74 土嘍地----土地
75 起椰子、椰子包----人來瘋
76 通紅通紅的----很紅
77 需不爛紫----紫
78 白搭----無能
79 任哪----到處
80 胰子----肥皂
81 不管乎----不行
82 當陽----中間
83 挨熊----批評
84 弄啥子、幹雄的----幹什麼
85 尅飯----吃飯
86 筋(第三聲)鼓----後背
87 麻利滴----快點
88 白吱聲----別說話
-
3 # 盛夏旅遊
我的家鄉在河北保定,保定話是一種地方方言,四聲調、無入聲、部分兒化(很多er不與前面的字連讀,而是獨立成wer)、不分尖團、輕聲少於普通話、一聲較普通話更低平、少有二聲(普通話裡讀一聲的字在保定話裡讀一聲或三聲)。
經典保定話:膝蓋(各了半兒;書面化為:胳垃瓣兒)
保定話越來越多的在影視作品裡出現,2010年,電影《決戰剎馬鎮》裡,林志玲搞笑的方言,讓我們領略到保定話的魅力。
著名導演李蔚然執導的電影《決戰剎馬鎮》於10月6日在景泰開拍,這是一部講述西部尋寶故事的電影,確定在永泰龜城、黃河石林和大敦煌影視城拍攝,並已開始美術置景工作,拍攝期限在45天左右。
剛剛憑藉《潛伏》將“飛天”影帝收入囊中的孫紅雷,日前悄然抵達景泰,在2010年的暑期檔電影《決戰剎馬鎮》中大搖大擺地當起了“搞笑村長”。《決戰剎馬鎮》由著名演員孫紅雷、林志玲、李立群、黃海波、甘薇等主演的電影《決戰剎馬鎮》已在景泰取景拍攝。
-
4 # 吾已先生
想必大家對這句話“波稜蓋卡馬路牙子上卡禿嚕皮了”不陌生吧。而且應該是很熟悉的一個地方的方言。對,沒錯,這是東北的搞笑方言。我們東北把膝蓋叫做“波稜蓋”,說實話,從字面的意思來講 好像是沒有什麼和膝蓋的關聯之處。但是的確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有的時候我們東北人說起東北話都覺得很搞笑。哈哈…
拓展一下,教大家更多一點東北的身體部位的方言
脖梗子:頸部。
膀子:肩,肩膀。
奔兒嘍:額頭。
肚囊子:腹部。
肚囊抽:肚皮。
肚(du三聲)子:胃。
大腿腋子:大腿內側襠部。
大腿棒子。小腿部分或小腿骨。
大脖筋:頸椎部分。
腚溝子:股溝。
大腸頭子:直腸。
幹棒骨:小腿骨前側。
孤蓋:顴骨。
後背脊經:後背中央部分。
等等…
-
5 # 任家女孩
我是正宗的皖北農村人,我們那裡叫膝蓋叫疙拉敗子,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叫法。為了生活已有十幾年沒在家了,除了過春節外。但對家鄉一直很思念,想父老鄉親。想兒時的小夥伴。以前無憂無慮很開心。我們小時候沒有玩具,就是玩石子,丟沙包。放暑假的時候,每天和小夥伴們割草。在河邊玩耍打打鬧鬧的一會就夕陽西下了。如今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為了生活都四處奔波。只有過年回家的時候才能夠見到她們。每一年回去我們還會約好到我們地裡的河邊走走,還會去田間地頭看看。和二十年前的心情完全不同了。現在的我們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不在是那時的青澀少年,都是臉上流露出時間的滄桑。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有時候一個人的時候會想起已故的爺爺奶奶,爸爸。會淚流滿面,沒想到一個膝蓋讓我感想了這麼多。希望我們的日子都能夠越過越好。家人朋友都健康平安幸福快樂。日子雖平平淡淡簡簡單單但這就是幸福。我是這麼認為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很累很累,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孩子事情還有夫妻矛盾。很煩很煩,很想逃,但還是挺過來了。想想孩子想想老人,想想每一家都沒有那麼一帆風順的。就忍著堅持著。希望自己的付出努力沒有白費。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點。你們的童年記憶都是什麼樣子的呢?說出來聽聽。
-
6 # 愚公愛喝茶王傳義
把膝蓋叫啥也用到回答上了,好,我索性寫出來,供大家笑談,我的老家山東聊城高唐。從我小時候至今管膝蓋叫胳垃拜,這個叫法流傳山東很多地區,及便濟南市(一百年農村過去的)一些人都講胳拉拜。
-
7 # 孟良崮張姐
我是北方人,山東臨沂蒙陰縣的,縣與縣之間的叫法也不一樣,我們當地膝蓋叫胡其蓋子(譯音),當聽到叫膝蓋胡其蓋子的,就知道是蒙陰人了。
-
8 # 淘寶美工老申
貴州人路過,我們叫“克西頭兒”,拼音(kei xi tou ),記得要用個兒話音。再跟大家分享幾個很有意思的叫法:
蟋蟀:照雞兒
青蛙:克麻
松鼠:毛叼叼
打工:殺廣
喜歡麼:熊不?
-
9 # 優雅中帶自信
我老家管膝蓋叫“各了拜”,怎樣寫不知道!
更不知道的是管爸爸叫“達達”!
爺爺叫“老爹”!
辛虧我還有先知先覺,我的孩子全部按《新華字典》來教稱呼!
-
10 # 張益寧350
我是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南河鎮人,在我們家鄉,膝蓋稱為克頭。皮蛋稱為卞蛋。罵人稱為卷人。謝謝稱為難為。難為情稱為下不去。殺魚稱為磁魚。炸便稱為放便(便炮,爆竹)。盛飯稱為裝飯。玉米稱為棒頭。包子稱為饃頭。父親稱為爺,大,大大,爸爸。哈蟆稱為賴股。青蛙稱為蛙子。自行車稱為腳踏車。竟然稱為胡幾。奇怪稱為蹺其。眼睛發炎稱為害眼。女子懷妊稱為害伢子。運氣好稱為走時。下巴稱為下沒股。
回覆列表
膝蓋在古代叫“臏骨”。著名軍事學家孫臏所受的刑罰就是“髕刑”,指的是挖掉膝蓋骨。司馬遷《史記》中有: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臏腳就是指腿腳被挖去了髕骨。“臏”和“髕”在古代常常可以通用。它是一個單音節詞。一個字就可以代表膝蓋這個詞的意思。
“膝蓋”作為一個組合詞最早出現在 明代。明朝朱權在《卓文君》這篇戲文中寫道:
“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近現代作家楊沫在小說《青春之歌》的第一部第三章中寫道:
“肩膀露在外面,破褲腿上還露著汙黑的膝蓋。”作家魏巍 在小說《東方》 第四部第十九章中也有:
“ 楊雪回到院裡,水已經有膝蓋深了。”膝蓋,現代漢語讀作“xī gài”,很多“方言版普通話”常常誤讀成“qī gài”。
“膝蓋”的英文為:knee
它在各地的方言中也有不同的稱呼,比如:
柯西蓋(陝西西安方言)
不郎蓋(多數河南用語)
撥拉蓋(山東區域性用語)
膝拉波子(安徽沿江江南一帶方言)
kei西門兒(四川方言)
哥些gie(山西沁縣方言)
哥定蓋(山西昔陽方言)
磕幾包(湖北孝感方言)
磕幾頭(安徽鳳陽用語)
磕腿蓋兒(河北石家莊用語)
波拉蓋子(山東泰安用語)
網路用語常常有戲謔調侃的成分,表示”跪了“”佩服得五體投地“等意思。比如:
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獻上我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