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共七首民族主義愛國詩歌,題材分別包括當時中國割讓予列強的七塊殖民地/租借地: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及大連。 創作背景—— 自晚清開始,中國屢次受列強侵略。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 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將近三年的他,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起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離鄉的經歷,使他更對祖國和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也使他更加深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他創作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一方面懷念和讚美祖國,一方面抒發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這組《七子之歌》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寫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聞一多就在寫給好友梁實秋的信中將之稱為“國家主義的呼聲”。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共七首民族主義愛國詩歌,題材分別包括當時中國割讓予列強的七塊殖民地/租借地: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及大連。 創作背景—— 自晚清開始,中國屢次受列強侵略。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 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將近三年的他,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起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離鄉的經歷,使他更對祖國和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也使他更加深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他創作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一方面懷念和讚美祖國,一方面抒發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這組《七子之歌》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寫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聞一多就在寫給好友梁實秋的信中將之稱為“國家主義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