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禮節
居士拱手(作揖),以右手握拳,左手蓋於右拳上,下起膝,上齊眉,為一揖,不合十。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出一手,屈食指(含一氣化三清之義)為禮,口稱無量觀(或慈悲)。蓋無量觀有為人祝福之意;慈悲則有「問好」或「再見」之意,惟慈悲二字,乃道家通用語。拱手為禮時,亦有作如是稱。除用於「問好」或表示「再見」外,點名即可以「慈悲」應到;開會發言時,即可宣揚「慈悲」,以取得發言地位。
古以四起八拜,今以三跪九叩為最敬禮:有神之處,如廟內、壇上,須向長者拜禮時,請受禮者立於神龕之右,同神拜禮即可,通常以一禮(一次頓首拜)為限。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邊為大邊。上香,用左手插香於爐;跪時右膝先屈,左膝後屈;起時,左膝先起,右膝後起,然雙膝同時跪,同時起,方可也。
道女居士行禮,與乾道男士同。惟拜揖時,不可齊膝,上則及頷可矣,下必齊眉,態度仍須端莊嚴謹。
查明問性、道明(法號):答者,姓則直言其姓,名則直言其名,不必上某下某,以循古例。道士依其傳授,通常規矩,與居士同。
道教禮節
居士拱手(作揖),以右手握拳,左手蓋於右拳上,下起膝,上齊眉,為一揖,不合十。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出一手,屈食指(含一氣化三清之義)為禮,口稱無量觀(或慈悲)。蓋無量觀有為人祝福之意;慈悲則有「問好」或「再見」之意,惟慈悲二字,乃道家通用語。拱手為禮時,亦有作如是稱。除用於「問好」或表示「再見」外,點名即可以「慈悲」應到;開會發言時,即可宣揚「慈悲」,以取得發言地位。
古以四起八拜,今以三跪九叩為最敬禮:有神之處,如廟內、壇上,須向長者拜禮時,請受禮者立於神龕之右,同神拜禮即可,通常以一禮(一次頓首拜)為限。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邊為大邊。上香,用左手插香於爐;跪時右膝先屈,左膝後屈;起時,左膝先起,右膝後起,然雙膝同時跪,同時起,方可也。
道女居士行禮,與乾道男士同。惟拜揖時,不可齊膝,上則及頷可矣,下必齊眉,態度仍須端莊嚴謹。
查明問性、道明(法號):答者,姓則直言其姓,名則直言其名,不必上某下某,以循古例。道士依其傳授,通常規矩,與居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