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的各種節日都來自巫術和宗教:老百姓把節日注入更多的宗教色彩……,是否可看成一種文化?
(2)節日剝離宗教後,是否削弱了祂的神聖感、夢幻、或輕鬆的氣氛?
(3)為什麼中國的春節都是實用主義的?它是否削弱了節日的趣味性、以及文化色彩?
回覆列表
-
1 # 想的再進一步
-
2 # 123老梅吳楣福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曰。祭祀祖先,慶祝新年,聯絡親情,走親訪友,互相祝賀和慰問等許多重大活動都在春節開展。但隨著電視、手機的普及,春節活動在年輕人心裡變得越來越淡漠了。一些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融藝術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民間春節活動很難看到了。
老百姓把某些節日注入宗教色彩,的確形成了一種文化。節日剝離宗教後,削弱了它的神聖感、夢幻感,但不會減少它的輕鬆氣氛。像國慶節,就從來沒有注入宗教色彩,照樣令人輕鬆愉快。
首先節日本身就是從各種巫術和宗教中來的,所以不能說把節日注入宗教,而節日當然是一種文化,人一開始為什麼過節就是因為相信同一個神或者巫術或者宗教,而也是為什麼人類能夠形成社會的原因,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原來的信仰被淘汰節日作為一種形式留了下來,不能說削弱而是原來的神聖感大家已經不再相信,中國春節的真正由來已經不重要,現在的節日就是給一直工作的人休息和家庭團聚的時間,春節的節日趣味性變差和文化色彩變淡與人們文化水平提高有關,人們不再敬畏於神而是更喜歡了自由自在,我認為這種實用性是時代前進的體現。可以看一下《今日簡史》這本書或許會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