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群922
-
2 # 魏國現代
美國製造業不容有失,因為他不僅關係著誰主導世界,更重要的是關係著普羅大眾的基本收入如何解決,川普看準歷史賦予它的機遇,競選時就提出降稅、降息,其目的只有一個,實現智慧製造在製造業起主導作用,替代工人,解決釗造業效率低、收入低的窘境。當製造業有了競爭力,就必然會迴流到美國,從而政府收入增加,可以用來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美國製造業復興關鍵是怎樣定義“復興"。美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工業在GDp中佔比最高達81%,相較現在的三次產業分工佔比,二次產業自然不會"復興"到一次工作革命高峰期了。實際上,按微笑曲線,發達國家佔據產業分工的價值鏈高階,是自然逐利的結果。因此,要保持高附加值,保持高人均GDP,必然在三次產業分工上,第三產業的比重要高,第二產業必然不會佔據其經濟成份的主要地位。其次,全球工業化因逐利而產生集約化發展,高度專業化分工趨勢越來越強,因此,全球工業化也因資源要素稟賦差異的比較優勢,形成產業分工,即全球工業垂直分工的產業鏈。只要參與全球貿易體系,企業因逐利是不可能進行產業轉移的,除非你自成一家。所以,無論如何,美國也不可能"復興"製造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