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控資料其實就注重三組就可以了
精度,縮圈時間,三擴係數,就這三個,沒別的,
一個一個講吧。
由於坦克世界裡的落彈判定是根據一個“落彈圈”來判定的,所以這個落彈圈必須要確定一個大小,精度是決定這個落彈圈的重要資料。
精度的單位是米,但是遊戲裡的精度指的都是百米精度,也就是在剛好100m距離上縮圈到最小狀態時的炮彈散佈範圍,而根據正態散佈的引導,無論你這個圈有多大,100m距離內的炮彈會有95.45%的機率落在精度限定範圍內,比如說豹一的精度是0.28,意思就是在100m距離上,縮圈縮到最小的豹一的落彈圈半徑為0.28米,而你在100m範圍上無論怎麼打你的炮彈都有95.45%的機率向這個精度限定的中心靠攏,不過由於圈大小本身不會變化,所以當你瞄準更遠的目標時,精度實際上沒有資料上表現的那麼好,畢竟落彈範圍在空間上的表現是一個圓錐,精度只是截取了這個圓錐在高為100m時的底面積半徑。
雖然這個圈只能直觀看出100m距離上的散佈,但是這個遊戲並不是戰艦世界,沒有所謂的專有的散步計算公式,大家都一樣,所以百米精度數值越小,落彈圈就能縮的更小,反之則更大。
雖然這玩意兒會因為距離超過100m而大於紙面精度,但是你可以稍微記一下,還是拿豹一的0.28精度來說事,100m他有0.28,200m他就有0.56,400m他就有1.12m,沒錯,就是單純的乘除法,你可以理解為距離與精度保持了一個相對比例,只不過資料上反饋給你的是當距離為100m時精度的數值,這個比率你可以自己算,不過一般來講我們都不會去算這個的,因為我們只需要知道精度越小越好,也沒人會去算這種東西,挺累的,真的。
“落彈圈”是會出現擴大與縮小的,所以為了有一個相對直觀的擴大與縮小反饋資料,就有了縮圈時間,這個縮圈時間指的是任何狀態下的落彈圈在突然靜止不動時縮小到這個圈的三分之一大小所需要的時間。
縮圈時間的單位是秒,也就是說“需要多少秒才能將圈縮到最小”,這個好理解吧?
由於這個東西並不是指“所有狀態下縮小到最小所需的時間”,也不是“某個特定狀態下縮小到最小所需的時間”,而是“在所有狀態下縮小到三分之一大小所需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個三分之一可能會小於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小落彈圈,也有可能大於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小落彈圈。
這個值的參考價值看起來不夠高,實際上和三擴搭配的話還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三擴其實就是影響“落彈圈”擴大程度的資料,準確的說應該叫做“三項重要擴圈係數”,而三擴不是一個數據而是三個資料,分別為車體移動擴圈、車體旋轉擴圈與炮塔旋轉/炮管移動擴圈,分別聯動車身位移、車體轉動與炮塔轉動/炮管移動,擴圈係數屬於隱藏係數,不能在客戶端裡直接檢視,咱不是很懂為什麼要藏著,這東西明明拿出來給大家看會更好不是嗎?
擴圈係數的單位為米,但是這個係數和精度一樣只是在100m距離上的表現,這些係數會根據聯動的動作而生效,從而疊加在落彈圈上,還是拿豹一舉例,豹一的精度是0.28,也就是說他的最小圈半徑是0.28m/100m距離,而豹一的三擴為0.12/0.12/0.07,那麼當豹一在前進/後退時,落彈圈會擴散到0.28+0.12=0.4m/100m距離,由於豹一的車體旋轉擴圈係數與車體移動係數一致,所以豹一在原地轉向時最大擴散也如上,當豹一在旋轉炮塔時,可以擴散到0.28+0.07=0.35m/100m距離,如果豹一滿速滿舵瘋狂旋轉炮塔時,那麼這個圈可以擴散到0.28+0.12+0.12+0.07=0.59m/100m距離。
不過,車體移動擴圈係數/車體旋轉擴圈係數/炮塔旋轉擴圈係數與車體移動速度/車體旋轉速度/炮塔旋轉速度或炮管移動速度存在關係,目前暫不知係數與速度值之間存在的具體比值,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速度值越高,擴圈速度也會隨之加快,但是在某個大小情況下會停下,也就是全速三擴,不過由於很少人會選擇在全速狀態下進行精確射擊,所以全速三擴係數也就這樣被遺忘了,說真的,留著沒用,沒一點參考價值,順便說一句,有助於車體移動加速/車體旋轉加速/炮塔旋轉加速的技能並不會影響三擴,該多大還是多大,這一點就很有人性,但是我覺得全速完全可以固定為三擴係數的固定倍數大小啊......說到底就是擴圈係數這個玩意兒就是要藏著?但是既然要藏著那為什麼會出現在一些坦克世界相關的資料網站上?
精度,決定圈的最小程度,是對遠射擊能力的最佳參考資料,
三擴,決定擴圈的最大程度,是對快速反應射擊的最佳參考資料,
縮圈時間,單純的給你反映一下在擴圈係數突然失效(車體、炮塔、炮管突然靜止)的情況下縮小到這個圈的三分之一大小的時間而已,不過這個資料同樣也是快速反應設計的最佳參考資料,
我舉個例子,在對遠距離目標狙擊的時候,精度越好的車子的落彈圈越小,打的也就越準,在動起來的時候,三擴越好的車子因運動而擴大的圈的大小最小,突然停止開始瞄準的時候,縮圈速度越快的車子能越快把落彈圈縮到最小。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裡主講其他擴圈係數。
除了我在擴圈係數那裡提到的全速三擴,還有兩個擴圈係數:開火後擴圈係數與炮管損壞擴圈係數,這兩組相對於全速三擴可能會更加有用,呃,大概,
開火後擴圈係數(after firing)對於擁有十分短的裝填時間的車輛而言有一定參考價值,比如說像是彈夾車這樣的,開火後擴圈係數指的是當你的主炮開火後的那一瞬間落彈圈的擴散大小,需要注意的是你發射出去的炮彈是根據你在發射前一瞬間的落彈圈大小判斷散佈,所以不需要擔心開火後擴圈係數對你的炮彈散佈的影響,之所以說這個玩意兒對於彈夾車有一定參考價值,是因為彈夾車有不少人因為短裝填過快、縮圈速度過慢、擴圈係數過差之類的原因導致下一發裝好的時候圈還沒縮完。
炮管損壞擴圈係數(damaged)的參考價值就很小了,顧名思義這個係數是直接疊加在炮管損壞時的精度上的,也就是說,就算是最小圈,炮管損壞時這個最小圈的半徑也 會比紙面精度要大,因為精度被直接疊加了一個炮管損壞擴圈係數,這個係數會直接在你的炮管損壞(黃狀態)時直接疊加在你那一瞬間的落彈圈大小,縮到最小圈也不會和精度所標識的一樣。
成員與配件對這些資料的影響
其實真的能有具體影響的成員只有炮手和駕駛員了。
炮手熟練度會影響精度與縮圈速度,熟練度越高,精度與縮圈速度越快,熟練度可以受到大補給、兄弟連技能的影響。
炮手技能“人工穩定”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075%的炮塔旋轉系數,學滿可以減少7.5%的炮塔旋轉系數。
駕駛員技能“平穩駕駛”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04%的車體移動/旋轉擴圈係數,學滿可以減少4%的車體移動/旋轉擴圈係數。
炮手技能“炮術大師”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2%的炮管損壞擴圈係數,學滿可以減少20%的炮管損壞擴圈係數。
其實真的能有具體影響的成員只有這麼多了。
垂直穩定系統可以減少20%的擴圈係數,紫裝/紅裝為25%。
炮控系統可以加快10%的縮圈速度,紫裝/紅裝為12.5%。
通風系統可以給炮手增加熟練度,熟練度越高,精度與縮圈速度越快。
沒錯,就這些。
火控資料其實就注重三組就可以了
精度,縮圈時間,三擴係數,就這三個,沒別的,
一個一個講吧。
精度 Dispersion由於坦克世界裡的落彈判定是根據一個“落彈圈”來判定的,所以這個落彈圈必須要確定一個大小,精度是決定這個落彈圈的重要資料。
精度的單位是米,但是遊戲裡的精度指的都是百米精度,也就是在剛好100m距離上縮圈到最小狀態時的炮彈散佈範圍,而根據正態散佈的引導,無論你這個圈有多大,100m距離內的炮彈會有95.45%的機率落在精度限定範圍內,比如說豹一的精度是0.28,意思就是在100m距離上,縮圈縮到最小的豹一的落彈圈半徑為0.28米,而你在100m範圍上無論怎麼打你的炮彈都有95.45%的機率向這個精度限定的中心靠攏,不過由於圈大小本身不會變化,所以當你瞄準更遠的目標時,精度實際上沒有資料上表現的那麼好,畢竟落彈範圍在空間上的表現是一個圓錐,精度只是截取了這個圓錐在高為100m時的底面積半徑。
雖然這個圈只能直觀看出100m距離上的散佈,但是這個遊戲並不是戰艦世界,沒有所謂的專有的散步計算公式,大家都一樣,所以百米精度數值越小,落彈圈就能縮的更小,反之則更大。
雖然這玩意兒會因為距離超過100m而大於紙面精度,但是你可以稍微記一下,還是拿豹一的0.28精度來說事,100m他有0.28,200m他就有0.56,400m他就有1.12m,沒錯,就是單純的乘除法,你可以理解為距離與精度保持了一個相對比例,只不過資料上反饋給你的是當距離為100m時精度的數值,這個比率你可以自己算,不過一般來講我們都不會去算這個的,因為我們只需要知道精度越小越好,也沒人會去算這種東西,挺累的,真的。
縮圈時間 Aim time“落彈圈”是會出現擴大與縮小的,所以為了有一個相對直觀的擴大與縮小反饋資料,就有了縮圈時間,這個縮圈時間指的是任何狀態下的落彈圈在突然靜止不動時縮小到這個圈的三分之一大小所需要的時間。
縮圈時間的單位是秒,也就是說“需要多少秒才能將圈縮到最小”,這個好理解吧?
由於這個東西並不是指“所有狀態下縮小到最小所需的時間”,也不是“某個特定狀態下縮小到最小所需的時間”,而是“在所有狀態下縮小到三分之一大小所需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個三分之一可能會小於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小落彈圈,也有可能大於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小落彈圈。
這個值的參考價值看起來不夠高,實際上和三擴搭配的話還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三擴 moving,tank traverse,turret traverse三擴其實就是影響“落彈圈”擴大程度的資料,準確的說應該叫做“三項重要擴圈係數”,而三擴不是一個數據而是三個資料,分別為車體移動擴圈、車體旋轉擴圈與炮塔旋轉/炮管移動擴圈,分別聯動車身位移、車體轉動與炮塔轉動/炮管移動,擴圈係數屬於隱藏係數,不能在客戶端裡直接檢視,咱不是很懂為什麼要藏著,這東西明明拿出來給大家看會更好不是嗎?
擴圈係數的單位為米,但是這個係數和精度一樣只是在100m距離上的表現,這些係數會根據聯動的動作而生效,從而疊加在落彈圈上,還是拿豹一舉例,豹一的精度是0.28,也就是說他的最小圈半徑是0.28m/100m距離,而豹一的三擴為0.12/0.12/0.07,那麼當豹一在前進/後退時,落彈圈會擴散到0.28+0.12=0.4m/100m距離,由於豹一的車體旋轉擴圈係數與車體移動係數一致,所以豹一在原地轉向時最大擴散也如上,當豹一在旋轉炮塔時,可以擴散到0.28+0.07=0.35m/100m距離,如果豹一滿速滿舵瘋狂旋轉炮塔時,那麼這個圈可以擴散到0.28+0.12+0.12+0.07=0.59m/100m距離。
不過,車體移動擴圈係數/車體旋轉擴圈係數/炮塔旋轉擴圈係數與車體移動速度/車體旋轉速度/炮塔旋轉速度或炮管移動速度存在關係,目前暫不知係數與速度值之間存在的具體比值,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速度值越高,擴圈速度也會隨之加快,但是在某個大小情況下會停下,也就是全速三擴,不過由於很少人會選擇在全速狀態下進行精確射擊,所以全速三擴係數也就這樣被遺忘了,說真的,留著沒用,沒一點參考價值,順便說一句,有助於車體移動加速/車體旋轉加速/炮塔旋轉加速的技能並不會影響三擴,該多大還是多大,這一點就很有人性,但是我覺得全速完全可以固定為三擴係數的固定倍數大小啊......說到底就是擴圈係數這個玩意兒就是要藏著?但是既然要藏著那為什麼會出現在一些坦克世界相關的資料網站上?
總的來說,其實這三大組資料嘛,也就那樣精度,決定圈的最小程度,是對遠射擊能力的最佳參考資料,
三擴,決定擴圈的最大程度,是對快速反應射擊的最佳參考資料,
縮圈時間,單純的給你反映一下在擴圈係數突然失效(車體、炮塔、炮管突然靜止)的情況下縮小到這個圈的三分之一大小的時間而已,不過這個資料同樣也是快速反應設計的最佳參考資料,
我舉個例子,在對遠距離目標狙擊的時候,精度越好的車子的落彈圈越小,打的也就越準,在動起來的時候,三擴越好的車子因運動而擴大的圈的大小最小,突然停止開始瞄準的時候,縮圈速度越快的車子能越快把落彈圈縮到最小。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其他的影響係數這裡主講其他擴圈係數。
除了我在擴圈係數那裡提到的全速三擴,還有兩個擴圈係數:開火後擴圈係數與炮管損壞擴圈係數,這兩組相對於全速三擴可能會更加有用,呃,大概,
開火後擴圈係數(after firing)對於擁有十分短的裝填時間的車輛而言有一定參考價值,比如說像是彈夾車這樣的,開火後擴圈係數指的是當你的主炮開火後的那一瞬間落彈圈的擴散大小,需要注意的是你發射出去的炮彈是根據你在發射前一瞬間的落彈圈大小判斷散佈,所以不需要擔心開火後擴圈係數對你的炮彈散佈的影響,之所以說這個玩意兒對於彈夾車有一定參考價值,是因為彈夾車有不少人因為短裝填過快、縮圈速度過慢、擴圈係數過差之類的原因導致下一發裝好的時候圈還沒縮完。
炮管損壞擴圈係數(damaged)的參考價值就很小了,顧名思義這個係數是直接疊加在炮管損壞時的精度上的,也就是說,就算是最小圈,炮管損壞時這個最小圈的半徑也 會比紙面精度要大,因為精度被直接疊加了一個炮管損壞擴圈係數,這個係數會直接在你的炮管損壞(黃狀態)時直接疊加在你那一瞬間的落彈圈大小,縮到最小圈也不會和精度所標識的一樣。
後話成員與配件對這些資料的影響
其實真的能有具體影響的成員只有炮手和駕駛員了。
炮手熟練度會影響精度與縮圈速度,熟練度越高,精度與縮圈速度越快,熟練度可以受到大補給、兄弟連技能的影響。
炮手技能“人工穩定”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075%的炮塔旋轉系數,學滿可以減少7.5%的炮塔旋轉系數。
駕駛員技能“平穩駕駛”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04%的車體移動/旋轉擴圈係數,學滿可以減少4%的車體移動/旋轉擴圈係數。
炮手技能“炮術大師”每1%訓練度就能減少0.2%的炮管損壞擴圈係數,學滿可以減少20%的炮管損壞擴圈係數。
其實真的能有具體影響的成員只有這麼多了。
垂直穩定系統可以減少20%的擴圈係數,紫裝/紅裝為25%。
炮控系統可以加快10%的縮圈速度,紫裝/紅裝為12.5%。
通風系統可以給炮手增加熟練度,熟練度越高,精度與縮圈速度越快。
沒錯,就這些。